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南北浮生记 » 第四十八章 台使降临

第四十八章 台使降临

    三五日的时间,可谓弹指一瞬,最终柳家终究动用人情东拼西凑,攒足了规定数目的孔方兄。

    玻璃佛像最终,虽只结清了一多尊的钱,但仍给柳长青,缓和了不小的压力。

    柳长春虽然没少为尾款难以收回而吹胡子瞪眼,但核算完成本后,还是对未来的生意充满了期许。

    二月中旬的天气,春意虽然已乍现,却仍未站稳脚跟,早间夜里寒气驻足,依旧不容小觑。

    顾远今日难得起来得很早,天才蒙蒙亮,他就带着大包小包,去了临时的小厨房里。他与更早到来的方欣汇合,两人一人烧火一人站锅配合无间,一如回到了铁匠铺里。

    “哥,你这干面条,真管用吗?”

    “欣儿,你这就是对你哥,最大的侮辱,蛋糕缺东西弄不出来,伊面还不算难弄的。”顾远看着锅里水烧开了,又添了块木材进灶里,绕至方欣身侧。

    “咱名义上是给暴力女准备长寿面,实际也是实验这面做的成不成功。俗话说,与人方便,不如与人方便面嘛。只要这次能顺利,往后镖局里的人出门,也可以随身带上一些,只要能烧热水,他们也就不必啃干粮了。”顾远把灶台上的面,放进水里煮下,另一头又备起了菜码。

    “可惜她对螃蟹,产生了心理阴影,不然用面条裹上蟹黄蟹肉,也算豪华了。不过,既然她不愿意,这下就只能给她吃酱油面了。”顾远想起女郎一听说螃蟹两个字,就四肢不协调地乱舞,然后严词拒绝的模样,面上带笑地回忆道。

    “这事还不是怪哥哥嘛,你还好意思提。”方欣没好气地,用手戳了下顾远腹部,开始把锅里的面条,捞进事先准备好的大碗里。

    顾远也跟着盛了碗面出来,并开始按自己喜好调起了口味。方欣见他一副近水楼台先得月,马上就要尝一顿的架势,赶忙劈手夺过碗道:“不是说给姜姐姐煮长寿面嘛,怎么哥你倒先吃起来了!”

    “这不还有半天嘛,咱们等晚上再庆祝。再说,今天那什么台使,不是也要上门来的,我不吃饱哪有力气招呼他。”为免让方欣紧张焦虑,顾远隐去了齐王的人也虎视眈眈、环伺四周,且极有可能也过来的事情。

    顾远捋起袖子,重新夺过大碗,筷子叉起大团面条,囫囵个儿吸溜了起来,“欣儿,你也试试,也提提意见,以后好再改进。”不待清空嘴里的面条,顾远便含含糊糊又劝起方欣,一副咱们都吃了你就没法告状的状态。

    “哥,你吃面就吃面,怎么还剥这么些蒜的,这下我就是有意替你遮掩,你却只要一开口就暴露了呀!”方欣略带嫌弃地推开顾远递过来的碗,重新盛了些面汤,跟着小口喝了起来。

    “不让吃肉,咱也只能搞些蒜了,人家吃一碗削面,就能剥下一辫子蒜呢,我这才哪到哪啊。放心,大不了一会儿,我再搞点浓茶,好好漱漱口就是了。”顾远说着又啃了颗蒜,直被辣得闭紧了双目。

    柳长青端坐于前厅主座上,静静地看着敞开的大门,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从前,满眼都是自己二十多岁时,试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振兴柳家的自信骄傲模样。

    他颓然地摇了摇头,有些埋怨自己力有不逮,又有些枯叹流年不利,末了他无奈地摇了摇脑袋,重新展露一抹熟悉的微笑。

    “无论如何,也得把今天这遭给挺过去。”柳长青忽地握紧了拳头,原先高高鼓起的太阳穴,重新平复了下去,骨节发出一阵劈啪响声。

    辰时将尽,寂静的柳府门外,由远及近传来辘辘的车轮声,和节奏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音。

    一队身着亮银色盔甲的卫士,先行接管了柳府的大门,接着一辆漆黑描金、气势恢宏的双乘马车,便从大门口慢慢踏入,直驶入豪华不复规模依旧的宅院里。

    第一辆马车的后面,还跟着一辆装饰朴素了许多的人力轿辇,马车在前厅左侧的马厩处停下,步辇里的人却落在了广场远处。

    一队级别更高的甲士有序地奔跑向马车,先结阵护好车内之人。再由带头的武人,对着车内之人,敬小慎微地汇报完安全后,车内便传出了一把厚实且气力充足的声音。

    “上一次来这瓢城,还是十年前接人去建康那次,这老宅子哪儿都好,就是空旷了些,失了全盛时的景象,让人觉着怪可惜的。”随着声音发出,车内慢慢走出了一个黑冠白衣,面色白皙红润,带着些许褶子的中年人。

    那人无法被帽子遮掩的鬓角,已微微泛白,高耸的鹰钩鼻子微微颤动,干净的下颌略动,开口道:“台使出巡,如圣上亲至,四下皆须恭敬拜俯!”

    于是偌大的院子里,除却那鹰钩鼻中年,便只剩下轿子里的人,还未曾动弹。

    柳长青从主位上缓缓站起,微微弓身作了个揖,“江湖中人未及朝堂,只使得个江湖之礼,还望台使海涵。”

    “无妨,来前京口柳氏的人,曾对我再三嘱托,莫要为难了柳家主,我曾承人恩惠,自当回报些许。”鹰钩鼻中年挥了挥手,所有人便解除了行礼的姿态。

    他自袖口中取出,一个用蜡封好的厚实袋子,当场以木制礼刀破开完好的蜡壳,又从中拿出了一卷文书。“此乃陛下赐福,还请柳家主待会儿接下。”

    “铜币已提前换成等价的金饼银锭,还请使者仔细检查一番。”柳长青示意手下人,取出一口乌木所制的大箱子。

    与鹰钩鼻中年同来的随行人员,就这样当着柳长青的面,开始清点起了财物。

    一盏茶功夫后,侍从一共清点了三遍,双方均确认无疑后,那些人又取出封条,将合上的箱子,又给重新加固了一遍。

    “我只凭一枚印章,就取走如此巨额财物,恐怕难以令柳家主信服,还是请来此地的父母官,做个印证才算妥当。”那鹰钩鼻中年又招呼来一名甲士,轻声吩咐道:“去把那人给招来吧。”

    很快一道“宽敞”的身影,就跟着来到了柳府门前,只百十步的距离,就累得来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来人缓了好一会儿,才露出谄媚的一笑,朝鹰钩鼻中年拜了一拜道:“下官此地县丞严步遥,见过台使大人。”

    “喝,这得二百六都高高的吧!”要是顾远瞧见这县承,定要出言吐槽道。

    满面堆笑的县尉严步遥,缓缓转身朝向了柳长青,笑容顿时收敛,严肃也重新占领了他的面颊。他板着脸冷冷道:“印章乃陛下赐给台使院的无疑,印泥也是台城特有的百花香蜜,调制朱砂所制,还是请柳家主乖乖受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