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知青中的手艺人 » 第7章 县官不如现管

第7章 县官不如现管

    “玉凤,你让队员去干活,这儿有我就行了。”

    “生产队都在比赛,再耗下去,咱就被比下去了。”

    刘志勇也吃不准手表是谁的,但林佳成的心虚摆在那里,一旦真相暴露,林佳成丢人,他还有整个生产队都成为最大的笑话。

    所以,刘志勇赶紧控制住局面,防止事态恶化出现扩散。

    “好,大伙都散了吧,赶紧干活。”

    姜玉凤也看出来了端倪,吆喝着队员们,一会儿功夫,眼前就只剩下刘志勇,林佳成,还有葛大鹏还有姜玉凤五个人。

    有理不在人多,刘志勇语气中立了许多:“周卫国,你先回去吧,这件事儿我会负责到底…但手表先暂时放在我这里……”

    周卫国也不是不讲理的人:“那不行,这件事你无权过问,你也没权利把手表扣下。真想查清楚,咱现在就进城……”

    林佳成心虚地很:“知青点距离县城几百里地,恐怕不现实……”

    这好办,周卫国脑海中浮现出发票的信息,很有信心地说道。

    “不去店里,那发票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记得,发票就在我老舅那里…”

    林佳成脸色立马变了,涨成了猪肝色…

    “大队长,别……”

    刘志勇很确定,周卫国这个二流子,就是在对着跟自己干。

    看情形,这手表八成是周卫国的,再加上他舅手里有发票,他舅又是刘河乡的乡长,这官司怎么看林佳成都惨败。

    但他可是大队长,现在低头,自己脸上没光,传出去更没法做人。

    刘志勇身份在那放着,不允许被周卫国这么挑衅。尽管可能管错了闲事。

    他一把拽过周卫国的衣领,恶狠狠地说道:“看来当初我劝我爸没有让你进朱家村知青队,是正确的。你这种二流子,就会无事生非……”

    周卫国读高中的学校和刘志勇的学校相距不远,刘志勇暗恋林佳瑶,自然不会让周卫国进朱家村知青队。

    周卫国一抬手,直接打在了刘志勇的手腕上,逼得他后退了一步。

    “呵呵,你未来会为你说的这句话后悔的。”

    “后悔?”

    刘志勇身为大队长,从来没见过像周卫国这么嚣张的二流子。

    “我刘志勇一生从没做过后悔的事,轮不着你这个二流子指指戳戳。”

    周卫国手指着刘志勇的脑门,笑地一脸痞气:“就指了,你怎么着?”

    刘志勇的火,直往脑门上窜,撸撸起袖子,就想跟周卫国切磋切磋。

    却被姜玉梅拉住了。

    周卫国鼻孔朝天,言语中透露着讽刺。

    “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以后少他妈管闲事。”

    刘志勇气地浑身打哆嗦,爱于姜玉凤在跟前,没法发作。

    一转眼的功夫,葛大鹏和周卫国拿着手表开着11路车扬长而去。

    身后,姜玉凤望着他的背影发呆,也让刘志勇有火发不出。

    “玉凤,你刚才怎么还胳膊肘往外拐,还向着周卫国,差点让我们朱家村知青队成为笑柄。幸亏我把这事处理好了……”

    刘志勇挺了挺胸,想找回一点面子。

    姜玉凤收回来目光,很是有些无语:“大队长,他舅舅可是咱们乡的乡长,你得罪了他,终归会给咱们生产队带来小小的麻烦。”

    再说了,刘志勇这算解决了问题吗?

    刘志勇脑门子嗡嗡的,地是人家刘河乡的地,刘河乡的乡长不用给他们穿小鞋,稍微拿捏一下,就够他们喝一壶了。

    轻工业局固然有特权,但乡长的潜力也不可小觑。

    县官不如现管。

    于公于私,刘志勇都觉得自己做的没错。

    “这也不是硬把周卫国塞到这里的理由。他那种二流子,只会拉生产队的后腿。”

    想进朱家村知青?

    只要我爹在那个位置上坐着,没门。

    刘志勇一回头,看到林佳成还在自己身后杵着,快一米八的个头,像是一个等着挨训的小学生。

    为了在姜玉凤面前找点面子,刘志勇直接熊起来了林佳成。

    “等着吧,周卫国把发票拿过来,看看你还嘴硬不嘴硬。”

    “都是你,差点让我也跟着翻了车。今天你去翻地吧。”

    那地是最硬的,翻地最耗体力,刘志勇摆明了惩罚林佳成…

    ………

    葛大鹏和周卫国得了手表,十一路车开地飞快。

    “卫国,这手表你让我也带带。”

    葛大鹏羡慕的不得了,他爸一个月才三十块钱工资,养活一大家人都困难,更不会给他买手表,更不会买这么贵的表。

    普通人家买不起,但周卫国在家太受宠,用他爹妈的话说,砸锅卖铁也要买儿子的心头好。

    有钱人大部分会买自行车,骑出去威风,而不是手表这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这年代摩托车凤毛麟角,更别说是汽车,甚至连自行车都算奢侈品。

    永久牌自行车,凤凰牌自行车,这些都属于自行车行业的玛莎拉蒂超级跑车。

    充其量一辆自行车才一百多块钱,而梅花牌进口手表在要票证的情况下,也得三百元靠上。

    这属实是个奢侈品。

    两人走着走着,葛大鹏发现不是去地里的路。

    “这是要回村吗?别人在劳动,咱们回去合适吗?”

    周卫国摇摇头。

    “回什么村儿?直接找我舅去,下乡一个多星期了,还没见我舅的面。”

    当初,林家退婚之后,爸妈气不过要去要回来自行车和手表,老舅拍着胸脯说这事儿他能搞定。爸妈这才把发票都给了老舅。

    “去给我舅要过来发票,省得林佳成再过来逼逼。”

    葛大鹏点头称是:“对,咱这手表已经要回来了,索性把自行车发票也拿回来,回头向林家讨要回来。”

    周卫国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谁说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着?哈哈,走吧,到城里我请你喝正宗的丛台酒。”

    他俩属于旷工,但周卫国有舅舅罩着,葛大鹏自知没法跟他比。

    “卫国,那我就不跟你去了,我得赶紧去上工。”

    丛台酒固然吸引人,但葛大鹏更害怕旷工。

    丛台酒三十块钱一瓶,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

    葛大鹏虽然嘴巴馋,但也不想太占周卫国的便宜。

    周卫国也没多话,告别葛大鹏,骑上他那辆从城里带过来的自行车,一溜烟的往乡里跑。

    刘河乡位于阳城市西侧,去市里还有二百里地,是有名的贫困乡。

    当初周卫国坚持来刘河乡下乡,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舅舅。

    他小时候上面有两个姐姐,爸爸妈妈是双职工,生下来不久,就把他送到姥姥家。

    姥姥身体不好,舅舅舅妈待他像亲生的一样。

    只是,长大后的周卫国不爱学习,整天跟着一帮社会青年鬼混。为此,他舅数落了几句。

    叛逆期的少年,赌气三年没有回姥姥家。

    周卫国不由的骂前身,不知好歹。

    舅舅含辛茹苦把他从两个月的婴儿,养到八岁,说是他爹都不过分。

    他回城之后就不学好,说他几句,让他改邪归正,走上正道。

    这有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