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被俘的宋徽宗,我要报仇 » 第十二章建立个根据地

第十二章建立个根据地

    中原地区自主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易攻不易守。

    而中原地区也并不是没有山,像河南省西部,西北部,南部都是大山,山地占据了河南接近一半的土地,西北有太行山,西部是秦岭余脉(伏牛、外方、熊耳等山脉),南部则是桐柏山与大别山,中部有嵩山。而且,河南中西部的伏牛山,是非常高大雄伟的。

    真正平原是河南北部与东部,也就是大别山以北,嵩山与伏牛山以东,包括太行山以东这大片土地,是真正的一马平川。

    开封就处于这片地区,无险可守,如果守不住黄河,那就只能守城,据城坚守。

    这片土地也适合大兵团作战,48年在这里曾经发生了一次会战,二十万对二十五万,叫豫东战役,就是这一片范围。

    当时南渡黄河之后,首先要打的就是兴仁府这片区域,发现他们在此有重兵,如果打,直接上来就是大决战了。

    于是改变策略,转而攻下了开封。在此片区域双方激战二十多个昼夜,没有分出明显的胜负。

    这场战役是以后淮H会战的预演,规模小了一点。

    吴军现在往东去的地方,还没有脱离豫东战役的范围,从大的战略角度讲,此处是不安全的,这里适合大兵团作战。

    他现在要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也就是山东东路,如果现在往南去,还是在豫东战役的战场,除非一口气往南到大别山。

    如果再往南跑,那就跟赵构没有区别了,还是爷俩一块跑。

    山东紧靠河北,如果在山东招募训练兵马,则上可攻下可守。

    而且赵构登基后,金人的第一目标还是赵构,搜山检海捉赵构。

    让儿子赵构登基吸引敌人火力,自己在山东乘机给金人一个惊喜。

    至于以后谁当皇帝,谁手底下有兵谁才能当皇帝,谁手底下的兵厉害谁才是皇帝。

    没有兵当皇帝的过得都很惨,有些死的都很惨,老赵家早就看透了。

    像南明那些皇帝,都跟傀儡差不多,被那些带兵的武将耍着玩,说了都不算。

    赵构能在南方坐稳皇帝,是因为他掌握了兵权,开始时韩世忠这些人就支持他,就这样赵构也经历了苗刘兵变。

    所以说现在南方还不能去,没有兵去南方,说不定真弄不了赵构这个乖儿子,这小子手里现在是有兵的。

    赵构虽然无能,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抓权还是有一套的,再就是骨头软了点,胆子小了点,给南宋开了个坏头。

    只能这么评价赵构,他稳住了南宋的基本盘,是有点能力的。

    他畏惧金人如虎,弃父兄与不顾,软弱无能,与中华民族的孝道又格格不入。

    赵构有两面性,这个两面性对现在的吴军来讲非常不好,简单的说赵构根本不能指望,而且还有可能是他的大敌,赵构不是孝顺的人。

    在权利与亲情方面,赵构会选择权利,在骨气与权利面前,他还会选择权利。

    所以吴军要先建立自己的基本盘,再利用未来一两年错综复杂的形势,迅速发展壮大自己。

    目前山东东路是完好无损的,山东西路有部分陷入了战乱,他首先要把山东东路拿下来。

    山东东路有一府七州,在泰沂山脉的北部,又背靠大海,地理条件优越。

    从大的战略地位来看,山东也是四战之地,从各个方向都能进入山东,古代没有皇帝在此地登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现在吴军还考虑不了那么多,只要手里有精兵,山东守住没有问题。

    山东的位置比燕京好多了,燕京北边虽然有长城,但也处于华北平原,地势不险要,人家明朝的朱家子孙在此也守了二百多年。

    能不能守,不但要看地形,还有看综合国力与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强了,不用城墙也能守住。

    军事力量弱了,再险要的城也守不住。

    李三这个人还是比较实在的人,收了钱真卖力,不惜消耗驴力,不停的往东北跑去。

    驴虽然跑的比马要慢,但驴耐力好,农村有“铜驴铁骡纸糊的马”一说,马要娇贵的多。

    驴子比较泼辣,吃喝也不讲究,干活也抗造。

    几个人在路边买的早餐,吴军两人带着水囊,李三兄弟还带着碗,路上方便喝水。

    除了大小便,四个人都在车上,驴不停蹄的往东赶,中途也就休息了三次,一次十分钟左右,驴也吃的喝点补充一下能量。

    驴拉货的能力比马要强,新疆的小毛驴可以拉七百公斤重的货物,他们四个人也就五百来斤,驴拉起来很轻松。

    吴军也让李三照顾好驴子,驴子吃的东西他负责,挑好的吃。

    吴军也在驴车上睡了一觉,感觉精神头好了不少,中午时已经进入东明县境内,这里已经属于兴仁府了。

    兴仁府属于山东西路,就是以后的鲁西南地区,豫东战役开始的发起地就是这里。

    我军南渡黄河后,发现国军在这里部署了重兵,国军始终觉得我军就是要先打这里。

    国军的判断是对的,我军发现此地有国军重兵后,如果打,那上来就是大决战了,于是我军改变计划先打开封,拿下了开封城。

    到了这里,吴军知道已经离开黄河一段距离了。

    “李三,我们走了多远了?”吴军问道。

    现在是李二赶车,李三坐在车上休息。

    李三考虑了考虑,“按照这驴子的速度,半天走了应该六七十里地了。”

    现在已经是中午了,驴跑了一上午也该大休了。

    “那我们在路边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喂喂驴,歇歇一会再走。”

    又走了没多会,路边看到一个小店,就在田野的路边上,门前还有个旗杆,旗子上面写着“店”字。

    门前还摆了两三张桌子,看来是给客人吃饭用的。

    桌子旁边坐着一个妇人,看到驴车过来后慌忙走到了路旁朝几个人招手,“客官,中午了,在这休息一下吧,再往前十里地都没有店了。”

    吴军打量了一下妇人,也就三十岁上下,长的端庄大方,圆脸,还挺漂亮,有种成熟女人的美。

    穿着稍微有点暴露,上面白花花的一片,高高鼓起非常有料,挺有沟壑。

    “咕咚。”李三看了忍不住吞了口口水,他已经结婚了,懂得如何欣赏女人。

    吴军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又强忍着挪开眼。

    妇人一见几人表现嘿嘿一笑,“店里吃饭打尖都可以。”

    李三想留下来又作不了主,眼巴巴的看着吴军。

    “好。”吴军从车上跳了下来,“麻烦老板娘先找点黄豆来我们喂喂驴。”

    “好来,几位客官先做,我先到后面找点豆子。”

    妇人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就往房间走去。

    不一会妇人带着茶壶出来了,“几位先点吃的,一会豆子就拿来了。”

    “都有啥吃的?”吴军问道。

    “有包子,稀饭,还有好酒。”

    “包子都有什么馅的?”

    “羊肉的。”

    妇人面带笑意,稍微弯着腰站在吴军面前,露出深深的一到沟壑,让人忍不住就想多看几眼。

    妇人好像也无所谓,很享受这种被人看的感觉。

    吴军感觉到有点不对,这是卖吃的还是卖春,还是二者都有。

    其余三人的目光也被牢牢吸引在妇人身上,眼睛都拔不开。

    妇人笑了笑,又紧挨着吴军,“我们这的酒也很香,几位客官赶路都累了,正好喝点酒解解乏。”

    妇人挨的吴军很近,吴军忍不住吸了口气,“先来十个包子,四碗稀饭,再来点酒。”

    “好来。”妇人这才起身离开吴军身边,吴军也松了口气。

    这时从店里出来一个男人,店小二的打扮,双手端着一个簸箕。

    “二娘,黄豆来了。”

    “嗯,驴在那边,把驴喂上。”二娘说道。

    二娘,吴军听到后心里猛的一惊。

    因为宋代有个二娘太猛了,后来跟丈夫带资上了梁山,二人坐了一把交椅,位列一百零八将。

    那个二娘就是母夜叉孙二娘,两口子专门开黑店的,不知道结果了多少人,绝对不是好鸟。

    后来孙二娘两口子都死了,宋江也死了。

    古代二娘是个称呼,家里第二个姑娘可以称二娘。

    这个二娘不是孙二娘。

    但孙二娘的事提醒了吴军,这里不会也是个黑店吧。

    这个二娘穿着如此暴露,正常开个店不必如此,开春店还差不多,总之有点不正常。

    要么开春店,要么开黑店。

    开春店还好说,要是开黑店就麻烦了。

    吴军长了个心眼,一会得注意了,别不小心丢了性命,被人做成人肉包子。

    吴军又观察了一下喂驴的店小二,此人脸上带着横肉,个子不高但很墩壮,带着一股狠色。

    待小二走了之后,一看四下无人,吴军悄悄对几人说道,“我说点事,大家不要惊讶,以免引起别人注意。”

    “我怀疑这是个黑店,吃的喝的都有问题,很可能给我们下蒙汗药,所以东西上来先别吃,李二李三你二人悄悄去驴车上把斧子拿下

    来别在腰上,一会可能用的上。”

    三人一听都有点惊讶与害怕,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不让别人看出端倪。

    一会李三二人悄悄去车上拿斧子去了,来的时候怕路上不太平,一人带了把斧子防身,给杨浩也带了一把,吴军有刀。

    杨浩年轻胆子大,手上已经见过血有了人命,倒是没有多么害怕。

    “吴叔,我们直接带着斧子到店里面看看,要真是黑店直接砍了他们就行了。”

    吴军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冲动,店里什么情况我们也不知道,别进去中了埋伏。”

    李二李三拿了斧子刚坐下,远处又走过来一个人,看到这家满脸喜色,“好不容易找到个店,快饿死我了。”

    边说边在另一张桌子旁边坐了下来,坐下把身上包袱往桌子上一放,都能听到咚的一声,看起来沉甸甸的。

    来人身材高大,面相粗犷,浓眉大眼,一脸络腮胡子,典型的山东大汉模样,年龄在三十岁上下。

    看到吴军几个人,抱拳打了个招呼,“几位哥哥有礼了。”

    吴军也抱拳打了个招呼,便随意攀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