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被俘的宋徽宗,我要报仇 » 第十五章复仇要趁早

第十五章复仇要趁早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军离金兵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安全了。

    吴军开始思索起报仇的事来,兵家之道,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金兵现在的优势是野战无敌,缺点是不习水战,与当年的曹操差不多。

    还有就是金兵的战线拉的太长,分为东路军与西路军,只要南下,就被南北走向的太行山分隔开来。

    看似是协调作战,实际上是单独作战。

    两路兵马人员都不少,大体上是十万左右,战斗力也可以,所以金兵左右两路兵马一直没出问题。

    再就是金兵不习水战,海战就更不擅长。

    金人的老巢在最北边的会宁,属于以后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大北方。

    那里是金国的首都上京,作为政治中心存在了三十八年,现在还是金国首都。

    而金国的属地辽东半岛,与会宁的距离太远了,此处还没有重兵把守。

    这里作为金国的后方,是不相信有人能打过来的。

    如果从陆地上打,那得一路从河北路往上,经过金人重兵集结的燕云地区,目前来说与找死差不多。

    如果从海上,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距也就一百公里左右,如果是顺风,一天就可到达。

    宋朝不限制商业发展,所以海贸很发达,造船业就很发达。

    联金灭辽的海上之盟,就是北宋朝廷为了绕过幽云,从山东登州坐船去的辽东,与金人在海上签订的盟约。

    现在登州还完好无损,海军还存在,从登州出海去辽东报复一下金人完全可以。

    赵佶的许多亲人还都在金人手里,如果不管不顾,那金人还是会粗暴的对待。

    如果赵佶有反击报复金人的能力,金人就会掂量掂量。

    金人作为少数民族,是重视强者的,越屈服了,金人越看不起,只要强硬了,金人才会有所顾忌。

    这个报复,吴军觉得越快越好,至于会不会遭到金人更大的报复,那也不用考虑太多,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这个也怕,那个也怕,打赢了怕,打输了也怕,那就跟赵构没有什么什么区别了。

    自古以来用兵如神者,胆子都挺大,各种奇思妙想,各种奇兵,能人所不能,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今年的目标是给金人一个大大的惊喜,一个意外,一个难忘的教训,让金人知道疼了,才会有所顾忌。

    吴军一行人在定陶走了整整一下午,三人乘车,其余人步行,看着身材高大,又有些散漫的这些人,吴军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些训练了。

    下午没有走到天黑,吴军预留了一些时间,准备给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

    为了让这些人能够心甘情愿的训练,吴军决定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停车下来之后,吴军让大家站好,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教育训练课。

    “大家听我说,咱们去的地方这一路并不太平,到处都有占山为王的土匪,这些人杀人不眨眼,我给你们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训练好的奖钱,以后在护卫时表现好的直接加工钱,提高工钱档次。”

    “还有,我是开封官府的人,你们之中表现好的,以后我可以推荐你们做官,最低让你们在县城里当差,让你们从此之后当官家人,光耀门楣。”

    听到能当官,大家都议论起来,自古以来当官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古代在官府里的人是第一等人。

    官府里许多吏员,都是推荐而来,有些是世袭,并不是科举而来,吏滑如油,说的就是这些人。

    千万别小看这些小吏,那些县太爷治理一县就靠这些小吏,那些手腕差的县官能被这些小吏架空了。

    这些小吏在老百姓眼里可是威风的很,黑白两道通吃,没有办不成的事,根本不能得罪。

    像宋江宋押司,只是一个县城里的押司,都能混出个呼保义及时雨的称呼,没点本事屁事都办不了,那怎么当及时雨。

    北宋一个县城押司数量不一定,最多六个人,主要是招募而来,也有派遣的,只要不是科举,这里面道道就多了。

    所以大家一听能在官府当差,那吸引力一下就上来了,真要成了官差,那就不是钱不钱的事了,没听说过北宋官员多么清廉。

    最重要的是能光耀门楣,社会地位一下就上来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比加薪更有吸引力。

    郑铜年轻气盛,又是第一个忍不住问道,“大人,以后我们真能在官府当差吗?”

    自有宋以来,他家里世代土包子,家里能出个差人是世代的梦想,可惜代代只能打铁。

    吴军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微微一笑,“你们现在就是在给官府当差,以后表现好的我会继续把他留在官府里,以后还会给个官当当。”

    大家一听眼神都热烈起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也忍不住的窃窃私语。

    吴军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那些训练不认真,吃苦怕累,贪生怕死的,我直接赶回家,安家费我也会让你们县里要回来,我是开封府来的官,敢放心给你们安家费就不怕你们跑了或者不好好干。”

    “好好干的,吃的喝的用的都亏待不了你们,让你们来官府当差也没问题。”

    郑铜见状慌忙说道,“大人放心,我郑铜一定好好干,好好训练。”

    吴军笑了笑,拍了拍郑铜的肩膀,“小伙子不错,如果以后有人要杀我呢,你怎么办呢?”

    郑铜稍微一愣,接着就坚定的说道,“谁敢杀大人我就干他娘的,往死里干他,想杀大人必须从我身上踏过去。”

    “好,非常好。”吴军充满了赞赏,“以后你就是一班班长。”

    吴军又看了看其他人,“如果以后有人想杀我,你们怎么办?”

    其余人也七嘴八舌的喊了起来,“往死里干他。”

    “为大人上刀山下火海。”

    吴军很满意这些人的表现,第一步思想教育工作完成了,时间紧迫,要先把人心笼络住再说,让大家知道跟谁干,怎么干,老板是谁。

    “好,有你们这句话,我亏待不了你们,下面咱们就开始训练,咱们首先要训练站立,要做到站立如松,一动不动。”

    吴军说完就把人分成三列站立,按照严格军姿要求训练他们的站立。

    军姿是队列的基础,只有军姿站好了,做其他队列动作看起来才整齐,如果站个军姿都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没有气势,战斗力一般。

    吴军有多年的军旅经验,知道怎么把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训练一个合格的军人。

    下午时间不多,吴军只进行了队列训练,快天黑的时候就结束了,晚饭大家还是吃的路上买的东西。

    行军路上的饮食,还是以简单方便为主,在外面不是在家里,做饭什么的都不方便,还是拿些便于携带与食用的,吴军也要让大家养成这种饮食习惯。

    即使晚上大家简单吃了点,大家吃的也很知足,对普通人家来讲,能够吃饱饭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训练中的那点劳累很快被驱散开,大家眼里都充满了希望。

    晚上大家就在野外露营,吴军把大家分成三组,一组负责警戒一晚上。

    这一晚上的时间,再由这一组人分配时间,分成三班来警戒执勤,大家也是轮流休息,综合下来大家夜间执勤的时间并不长,能够保证睡眠。

    以后晚上警戒是必不可少的,军队就是如此,每天晚上都必须有岗哨,而且不止一组,有隐蔽哨,流动哨,固定哨,起到多重保险,防止敌人偷袭的作用。

    现在他们的人少,占的面积也小,一组岗哨警戒就够了。

    晚上大家睡的都很踏实,一觉就到了第二天早上。

    天蒙蒙亮的时候,吴军就醒了,然后他叫大家起床,留下刘洪看车,其他人跑步出早操。

    跑步是体能训练的重要内容,部队急行军,还有长途奔袭,哪怕是逃跑,都与体能息息相关。

    兵贵神速,有时奇兵的出现就是靠速度来完成的,在敌人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时候出现,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长途奔袭,也是以后吴军的训练内容之一,要练就一支行军速度极快的快速反应部队,达到战略目标。

    这三十个护卫都是农村的庄稼汉出身,平时就天天干活,体能都很好,跑步很轻松。

    跑完步大家来到河边简单的洗了洗,吃完早饭后又继续前进,还是一路向东。

    路过小镇的时候,吴军又采购一批物资,包括食物与一些木棍,木棍路上防身用。还有一些御寒的东西,晚上宿营用。

    又购买了一辆驴车,一辆车已经拉不了那么多东西了。

    吴军给每个人又买了两身衣服,路上可以换着穿。

    下午最后的一个多小时依旧是训练,这次在队列训练结束后又进行力量训练,做俯卧撑与蹲下起立,练腿部与胳膊的力量。

    每个人都得了两件衣服,开心的不得了,对训练丝毫没有抵触情绪。

    吴军也对训练效果很满意,山东兵素质还是可以的,刘洪看到这种训练方法也是啧啧称奇。

    他小时候接受的是单个人的武功训练,更加注重单个人的能力。

    而吴军进行的是集体的训练,更加注重大家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大家很快形成战斗力。

    经过训练之后,单个人的勇武在这种集体力量面前就不够看了,如果要硬扛,那没多久就会被淹没。

    刘洪眼见这些泥腿子气质迅速发生变化,对吴军也越发佩服起来,发现吴军很不简单,如果一支军队这样训练,那会很快变成强军。

    晚上的时候,吴军在山脚下背风处找了块平坦的地方宿营。

    吃完饭吴军让大家围成一圈坐着,给大家讲讲古往今来那些有名的战役,让大家长长见识。

    这时候的四大名著还都没有出世,这四本书都是元朝以后才写的。

    就是在民间流传的杨家将的故事,也还没有形成文字,只是在民间流传着各种故事,到了明朝,才由熊大木写了《杨家将》这本小说。

    辽国与北宋,包括与前面的后周,后汉,后晋,恩怨一直纠缠了一百七八十年,北方的民众感触颇深。

    杨家将做为抗辽的英雄,在民间影响很广,大家都很敬仰。

    这本书描写通过杨业一门世代抵抗契丹侵扰的事迹,贯串了反抗外族入侵,歌颂抗敌英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杨家一门深受老百姓尊敬与爱戴。

    吴军把杨家将的故事讲出来,很容易凝聚人心,激起大家的同仇敌忾。

    虽然这时候辽国变成了金国,但对这时候的老百姓来讲,都是野蛮的异族,是侵略者,是大家抗争的对象。

    经常给大家讲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就会痛恨金兵,以后与金兵作战也就习以为常了。

    讲了一晚上,看到有人打哈欠的时候,吴军便不讲了,让大家赶紧睡觉,负责警戒的则轮流警戒。

    忙活了一天,大家躺下就开始睡着了。

    吴军宿营的山叫仿山,后世是旅游景点。

    现在被几个地皮给占住了,每逢国家有难,总有妖孽横出,趁火打劫。

    地皮王丰就是这么个人,金兵南下的事传的沸沸扬扬的,王丰干脆就纠集了十几个游手好闲之徒来到这仿山占山为王了。

    平时打家劫舍,祸害了一些人,一行人在山上,见官兵来了就跑,官兵走了就回来,日子过得逍遥快活。

    吴军晚上过来宿营的时候就引起了一个小喽啰的注意,看到驴车上装了那么多东西,小喽啰满心欢喜,这下来肥羊了。

    至于他们的护卫,小喽啰都没看在眼里,以往他们的人晚上大喊一声,护卫就会吓得如鸟兽散。

    有负隅顽抗的一刀砍了,他们就知道害怕,再也不敢反抗了。

    吴军也没想到山上有土匪,这下有点大意了。

    小喽啰发现情况后,立即回去向大王王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