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被俘的宋徽宗,我要报仇 » 第十九章不要小看小地方人的智慧

第十九章不要小看小地方人的智慧

    定陶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卫国,卫国位于中原的黄金地带,领土跨河南与山东两省,朝歌所在地就在卫国。

    卫国南边是郑国,西北与西边是强大的晋国,东北齐国也是大国,东边是曹国,面积与卫国差不多。

    卫国在战国时期出过一个名人,一个赫赫有名的战将,名叫吴起。

    吴军所在的小镇便是吴起的出生地,早期吴起本来出身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发展,花费了许多家财,可以说是倾家荡产。

    吴起最终没有也没有弄得一官半职,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更是高不可攀,那些官员大多是贵族担任。

    吴起离开家乡去鲁国发展,开始学习儒学,拜在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吴起的成名是在鲁国,他带领鲁国的军队战胜了强大的齐国,一战成名。

    因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吴起为了获得鲁王的信任,便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会偏向齐国,这才能率领鲁军大战齐军。

    虽然吴起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他的人品却因杀妻遭到质疑猜忌,这不是光彩的事,后来吴起便离开了鲁国。

    吴起的家乡就是这个小镇,小镇上有大户人家吴洛,吴家世居此地,传为吴起家族后人,只是历经一千五百多年,皇帝都换了上百个,是不是吴氏后人都不可考证了。

    不过吴洛家族一直以吴氏后人自居,到吴洛这里,在北宋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家产也颇丰,成为了当地比较有名的乡绅。

    商人也好,乡绅也好,在丰衣足食之后,都有强烈的政治需求,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那些穷人也想当官,可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他们考虑的不是去当官,而是想着怎么吃饱饭,很少有人先想着去当官,生活的压力摆在这里。

    有钱人不一样,衣食无忧,家产丰厚,一方面他们想保住家产,一方面还想着有体制内的关系更容易赚钱。

    所以有钱人的政治需求更强烈一些,这种情况很普遍,不想的还是少数。

    在乡村,光有钱就想进入太难了,县这个平台太低,最大的官就是县令,那些有名望的乡绅也就能想办法在县城给家人亲戚弄个小吏干干。

    即使这样也算威风,比泥腿子强多了。

    可如果有更大的抱负,那就很难了,平台很重要,没有平台白搭,能力再强也没用。

    吴洛想的很明白,他很清楚这点,他们家世代都体会到了这点。

    当他听说谢东林挨揍的事后,吴洛找人仔细打听了一下来龙去脉。

    这么说来人是大官了,可能有什么情况紧急招收护卫。

    这个大官连马都没骑,做的是驴车,可见非常匆忙。

    至于是假的,冒充大官,吴洛觉得可能性非常小。

    金银,人家有,从给护卫的待遇上看并不缺钱。

    如果是大官,能结交上,那以后家里很有可能飞黄腾达,不再拘泥于一县之地,这可是机会。

    家里子侄中可没有吴起这样的人物,单枪匹马出去闯荡能闯出这么大的名头。

    即使如此,吴起还是在楚国被乱箭射死,尸身还被车裂。

    吴起没有根基,后面没有家族的支持,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对鲁国,魏国,楚国来讲,他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有点能力的过客,仅此而已。

    吴洛明白人脉的重要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靠上高官,眼下机会来了。

    吴洛犹豫不决的在屋里走来走去,思来想去反复定夺,高官不是想靠就能靠上的。

    谁都想靠上,有几个人能靠上,非亲非故连门都进不了,大家都有自知之明。

    吴洛焦急的走来走去,他已经下定决心去搏一搏,只是拿出什么东西还没定下来。

    拿的少了人家看不上眼,至于多拿,那多少算多。

    “都家的,别在屋里转来转去了,转的我都头晕了。”

    吴夫人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在屋里转来转去的吴洛有些心烦。

    “没看到我有心事。”吴洛也是一脸焦虑。

    “什么事能让你这么心神不安的,都转了半个时辰了。”

    吴夫人也有些好奇。

    “我琢磨着咱们四个儿子中得出个人去外面闯荡闯荡。”

    “闯荡啥啊,现在的世道不太平,外面多危险。”吴夫人立刻反对。

    吴洛也转累了,直接坐在太师椅上,“不是说咱们这来了个大官吗,我想让老二跟着人家闯荡闯荡,还不知道人家看不看的上呢,我在琢磨着怎么办?”

    “在家里也挺好的,跟着他去外面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我觉得不如在家里好。”

    吴洛冷哼一声,“你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在家里一代代的就这样了,在人家当官的里屁都不是,家里真有的事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吴夫人还是有点不情愿,“让老三去不行吗,非得让老二去。”

    “啪。”一提老三,吴洛气的一拍桌子,“老三除了吃喝嫖赌,别的啥事都不干,你让他出去给咱们家招灾去,越是这种不成器的玩意越不能离开家,在县里惹了事咱们还可以找找人,在外面惹了事别人直接把他埋了咱也没办法。”

    吴夫人还是有点不舍,四个儿子之中,老大比较憨厚,老三有点废了,老四年龄还小,唯独老三勤奋好学,为人处世也灵活。

    “就这样吧,人家看不看的上还不一定呢,人家招的是护卫,老二个头够了,就是稍微有点瘦。”

    吴洛稍微有点苦恼,只能下重礼了,不但要去,还要让人家重用才行,宰相门前七品官,就是看大门的门房,别人也不敢小觑。

    有些小人物,千万不能忽视,领导跟前的小人物,万万不能得罪,还要交好。

    吴洛就是想让二儿子成为人家身边的小人物,运气好说不定能弄个一官半职。

    正在这时,老二吴森走了进来,“爹,总共找到八匹好马。”

    “好。”吴洛高兴的站了起来,“一会我亲自把马送过去,让厨子准备一桌好的饭菜,我看看能不能把那位大人请来吃一顿,再找几辆牛车,准备给大人拉上几车钱。”

    在宋代,标准的一贯钱重量相当于现在的三公斤,一千贯钱就是三千公斤,六千斤,一牛车都够呛拉一千贯钱都够呛。

    在宋代,白银的存量比不了明清两代,从明朝中期开始,随着西方殖民者发现新大陆,大量的白银流入明朝,西方殖民者从明朝手里购买商品。

    然后导致明朝的白银存量大量增长,地主老财也好,商人也好,家里的地窖都是巨大的银东瓜。

    这在北宋是不可能的,整个国家还是以铜钱为主,金银还是少数。

    金兵攻破开封之后索要巨额赔偿,金人的要求是:黄金1000万两,白银2000万两,绢帛1000万匹。

    这个数目是天文数字,北宋朝廷根本拿不出来,国家的存量达不到。

    最终直接拿出来的黄金大约七八万两,白银约二百万两,于是金人想到了用女人换钱。

    而在明末,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一顿拷响就得银八千万两,可见明末的白银存量已经相当多了。

    吴洛家里有银子,不过没这么多,还是得以铜钱凑数。

    吴洛吩咐下去,吴森迅速安排人去准备。

    随后吴洛便与吴森一起去了护卫招收处,这时候护卫还在招收着,谢东林一丝不苟的维持秩序。

    吴洛亲切的与谢东林打了个招呼,一锭银子悄悄的塞到了谢东林手里。

    谢东林心神领会,熟练的把银子收了起来,该来的钱怎么挡也挡不住,虽然挨了三巴掌。

    “吴员外可是有事?”谢东林问道。

    “谢大人,在下想请那大人们到舍下去吃顿饭,不知道谢大人能不能给通传一下。”吴洛谦虚的说道,他与谢东林也是熟识,平时也打过交道。

    “这个嘛,我只能帮忙跟大人汇报一下,大人去不去我不知道。”

    谢东林考虑了考虑,他就是帮忙传个话,也没什么不可以。

    “有劳谢大人了,这是在下的礼单,麻烦帮忙给大人吧。”

    吴洛递上一张红纸,上面记着他送的礼品,这次是下了血本了。

    谢东林把礼单接了起来看也没看就拿着找吴军去了,这大白天他看出来了,吴军虽然气场强大,但没有多少架子,这就是大官的模样吧。

    吴军正琢磨着以后的行程,这时谢东林带着谄媚的笑容走了过来,对这种小角色,吴军也没有再对这种小蚂蚁怀恨在心,没必要。

    “大人,镇上的吴员外听说大人路过,给大人备了一份薄礼,想请大人晚上到家里去吃顿饭。”谢东林边说边弯腰把礼单递了上去。

    吴军瞅了一眼谢东林,跟个太监一样,吴军也没吭声,伸手把礼单接了过来。

    吴军一看吓了一跳,他前世当军官也没有收过礼,现在第一次收礼就来了个大的,这小镇上都这样送礼吗。

    马八匹,这个可以有,虽说不是燃眉之急,但马也是好东西。

    酒二十坛,这个也可以有,比没有强。

    还有一本兵书,《吴子兵法》,吴员外说是他们家老祖所作,这个也不错,可以借鉴借鉴看看。

    关键是这个钱五千贯是大手笔,一个小镇上的员外,一出手就是五千贯,这可不是小数。

    退回去不收,吴军可没想过,练兵可是需要钱的。

    吴员外给吴军开了一扇窗,一个捞钱的门道,大宋民间肯定有大量的钱财,要是能让他们主动把钱交出来一些,那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等会看看吴员外有什么诉求,就知道其他的有钱人有什么诉求,如果能满足吴员外,也就差不多能满足其他人,那钱财就大大的有。

    明朝灭亡原因很多,有一点大家都承认,崇祯是个大穷鬼,一年比一年穷,过的一年不如一年。

    崇祯望钱欲穿,什么办法都想了,哭穷化缘的那个惨,还是没人落落他。

    吃崇祯的堑,长自己的智。

    崇祯的教训要吸取,没有钱,很多事都干不了,军队的装备,吃穿,军饷,抚恤,这些可都是钱。

    吴军决定会一会吴员外,这是真正迈出的第一步,很关键的一步,如何解决钱的问题。

    “吴员外现在哪里?”吴军问道。

    “在那边厚着呢,怕打扰大人不敢过来。”谢东林朝吴员外那边指了指。

    “走,过去见见他。”

    谢东林心里一喜,收了人家的钱终于把事办成了,快步带领吴军向那边走去。

    吴员外一直在那边悄悄观察着,目光一直跟谁着谢东林,也发现了那位大人。

    没多会那位大人大步朝他这边走来,走起路来龙行虎步,一看就是大人物。

    吴员外慌忙迎了上去,到了跟前吴员外躬身说道,“小民参加大人。”

    吴军虚扶了一下,“吴员外快请起,吴员外送来马匹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在此谢了。”

    吴员外心神领会,知道这个事成了,心里一喜,“大人客气了,不知道大人晚上是否有空,让在下尽一下地主之谊。”

    吴军一抱拳,“那就打扰吴员外了。”

    吴军也不客气,天天风餐露宿的,去吴员外家吃顿好的也不错,顺便了解一下人家的诉求。

    钱不能白收,还指望从吴员外这打开市场呢,当然吴员外的市场已经打开了,主要是通过吴员外了解市场,以后精准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