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我的篮球史 » 第九章 新星

第九章 新星

    必须要单独介绍这位异军突起的人物,因为他后来不仅在篮球上获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同时在各个方面,都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天花板。

    他姓何,暂时先叫何同学吧。

    何同学在包括文(cheng)学(ren)创(xiao)作(hua),文艺表演(模仿刘德华惟妙惟肖)等娱乐方面造诣颇深。

    最厉害的还是他那一张能怼死人又不偿命的嘴和临场应变反应,许多时候都可以用幽默调侃的方式化解很多尴尬和困难,但在老师眼中也成为了不听话和爱顶嘴的典型人物。

    最经典的场景,是一次在化学课上的测验。下课铃一响,老师站在最前排喊:“停笔,收卷子!”。

    正常情况下,老师一喊收卷子,从最后一排的同学开始,往前一排递卷子,然后一排一排往上传。

    此刻坐在最后一排的何同学还在奋笔疾书,因此他所在的那一排同学都等着,没有上传卷子。

    等老师走到这一排跟前,往后排方向指名道姓的喊道:“何同学,快点传上来!”

    丝毫不带迟疑的,何立即抬起头回应道:“何同学这么胖,怎么传的上来啊?”然后又立即继续低下头继续狂写。

    化学老师的这句话省略了主语,那么小个漏洞,就被何同学一记漂亮的回复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连老师自己都忍不住插着腰笑起来。

    那么一闹,何同学又给自己多争取了一两分钟写答题。等老师再次催促后才上传试卷成功。

    初三以前,何的成绩和我差不多,中不溜的水平,没有哪一科特别好的,也没有特别差。而我与何两人很荣幸的成为班级两大问题学生,因为都是刺头,又经常怼老师,还会互相配合惹麻烦。

    而最后的中考,我俩又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分别考上了两所区重点高中。

    后来的高考,何居然还凭难以言状的外表形象,通过了艺考进入著名演艺圈摇篮的大学。又在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广告圈、娱乐圈、环保圈、餐饮圈、N个圈。绝对的斜杠青年,我心目中的精英人物。这些都是后话了。

    回到篮球,直到初三开学许久,眼看着都进入中考毕业节奏了,何同学才开始学打篮球。由于身材和体型有些偏胖(也可以说是比壮实再多一层膘),球场上可以适合四号位或五号位。但刚开始,他技术实在粗糙,篮球基本功落后主力球员至少三年功力。

    在这里,我给他起个叫“何花道”的名字吧,看客们应该知道他的球员模板了,正是日本动漫《灌篮高手》中的主角樱木花道,绝对的绝配。因为后来作为新手初出茅庐,他就一鸣惊人,震动了球场(且听后一章节分解)。

    在随后的几年里,何花道迅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内线型球员,甚至可以用篮下小霸王称呼他,也可以用前NBA球星斯塔德迈尔来匹配,不过我还是觉得用樱木花道更合适。

    往后从初三开始一直到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何花道、黄罗赞还有我,三个人组成了有名的铁三角,在我们那片区的野球场上成为了一组在三对三比赛中值得所有对手尊敬的组合。后文我会专门写一章介绍。

    现在的何花道从当初巅峰时期180身高180体重的健壮身材,演变成现在的250体重挺着巨型圆筒腰围,配上黑边框眼镜和络腮胡,俨然一副娱乐圈老大的样子。

    篮球却已经离他很遥远很遥远,回想最后一次和他一起打球是在差不多将近二十年前了,那会大家都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不久。

    回过头还是继续讲我们何花道刚出道时候的故事。

    他的出道有点莫名,在初三以前,他都是羽毛球组的,偶尔来打篮球。

    何年幼时,身材偏胖移动较慢,而且当时的身体协调性和篮球技术也都欠佳。因此从来没有正经儿进入过班级篮球队,连替补都当不成。初二结束的暑假那次特训和兰华杯比赛,他也都没参加。

    但不知何时,到了初三上半学期,他突然对篮球开始涌起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每次体育、体锻课都会积极的加入我们篮球组。

    后来我们的猜测是他喜欢班上的一个女生,而据传那个女生喜欢我们的体育委员,也就是篮球队主力中锋刘建联。

    这个猜测和后一个传言都从未得到过当事人的确认,反正我们每次提到这个话题,何花道只承认喜欢那个女生,但从不承认是为了吸引她的关注而喜欢上篮球。

    当时何花道身体的发育让他的身高已经排到了班级第二,仅次于刘建联(初三毕业时超过了刘),而且肥胖和身体素质条件相比之前有了一些改善。

    我们当然非常乐意发展他成为篮球队的一员,但由于之前三年没有打下扎实的篮球基本功,什么运球、传球这些技术同我们主力选手有太大的差距,一持球就容易走步或两次运球违例,因此也不能指望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我们班整体的篮球水平。

    考虑到不久以后将要举行的初三学年,也是我们在初中最后的篮球赛季,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训练新手了。

    我们因材施教,暂时放下那些要求技战术水平的进攻型技巧,教他在内线站桩,偏重以防守和争抢篮板为主。他也非常的虚心受教,愿意干那些以前我干的苦活脏活累活。

    正是因为有了他这个四号位大前锋顶替,我就可以解放出来出任一号位控球手。

    因为我们队伍有黄罗赞和陈川枫两名射手作为主要得分点,因此各项技术水平比较均衡的我就可以担任一号位,在先发五虎球员中,由我顶替范努力出任控球,这样是对一号位的升级。

    按照原先我作为四号位的进攻属性先撇开不说,单看防守端的任务,在经过大约一个学期的训练调教以后,何花道也慢慢找到一些感觉,可以算是与大家形成了默契,至少基本达到了球队的需要。

    从此,我们的主力阵容就有了两套方案。一套是原本的,范努力顶替徐洛瑞。

    第二套就是何花道顶替我出任四号位,我去到一号位,范努力回到替补席,这其实也增加了我们的板凳深度。

    由于何花道这位新星的出现,直接带给我们的变化就是阵容配置的丰富,针对对手的情况,我们可以排出不同的阵型和安排不同的打法去应对。

    后来这位新星在赛场上的实际表现,则给大家带来了更多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