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我的篮球史 » 第二十七章 清醒

第二十七章 清醒

    什么怀才不遇,什么壮志未酬。说到底,对篮球专业这条道路,还是念念不忘,那颗没有死透的心又有点躁动起来。

    仅在Y中学做一个井底之蛙,拥有独孤求败一样的感觉,让我开始对自己的篮球水平有了盲目的乐观。

    此时,迎来了一批华东师范大学的体育系学生,他们到Y高中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体育教学实习。

    也就是临时取代日常的体育课老师,给我们上体育课。

    这一批临时工体育老师,也就比我们大了三四岁。体育课上和放学以后,大家经常进行篮球切磋。

    如果仅是比较身体条件,包括我班李博班的身高,二班大块头的体重,还有我自己的劲爆身体素质,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让我认识到真正实际的差距,是在基本功、战术还有团体配合方面。

    所有体育项目,都必须由基本功练起。

    就拿篮球来说,最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动作;

    然后是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弹跳、反应、身体协调性等;

    最后是战术素养,跑位、挡拆、配合、团队协同等。

    虽然我在H初中时候一直做着校队陪练,但其实并没有正儿八经的经受过正规训练。

    往后在M高中,就读高一那一年,从上学期后半段到下学期前半段,满打满算也就半年左右时间,也只是参加篮球预选队的集训。

    虽然基础性训练一直坚持自己私下做,但相对于保持长期正规训练的球员来比较,差距还是有的。

    这种差距放在一个球员身上也许不是太明显,但这两类球员组成的两支球队来相比,差距则是巨大的。

    有一回,我们班和其他班级的精英球员组成学生队,对阵由这帮体育实习生组成的老师球队。

    我不在场上时候,老师们打学生队像玩一样,各种遛狗放风筝。有段时间,学生队几乎连球都快摸不到。

    我上场后,虽然有增强了一个点,但老师对我的特别也了解,很顺畅的做出些许调整就可应对。

    他们依然打得轻松,不和我拼身体、比技术,而是通过娴熟的配合。

    进攻时,总是可以找到我们防守的弱点或阵型的空档,耐心的撕开防线,在合理的位置和时机下攻击篮筐。

    他们每一个人,从不使用花哨的动作,全部是靠极其朴实无华的基本功堆砌。

    防守时候也非常讲究策略,不太用身体也不轻易下手,而是运用站位,还有整体的换位补防,来切断我们的传球和进攻线路。

    总之和他们打球,自己觉得很别扭,好像有力无处使,使劲了又像一拳打进一团棉花。

    反过来看他们进攻则是行云流水,恰到好处。

    比赛结果,我们学生队也是流水,只不过是被打的落花流水,有没有我在场其实效果差不多。

    打完比赛,我特地找到老师队中,那位明显技高一筹的核心球员,向他取经。

    他说篮球是一门既需要天赋,也必须再经过长期专业训练,才能有所成就的运动。

    他本人在进大学以前,就是一所中学校队的明星球员,曾在一场比赛独中5个三分球。

    但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主要是身高不到一米八),完全没有机会进入职业篮球队,高考加分也只能进师范大学的体育系,将来做老师而已。

    他劝我们,热爱篮球可以,但至多只能当成爱好,想走专业道路会有太多困难障碍,还是好好学习为上。

    三个月实习期很快到了,临时体育老师们离开以后,我又回到自我陶醉于独孤求败状态,直到区级篮球比赛开始。

    Y中学作为田径传统学校,并没有常设校篮球队,更没有组织日常的训练。对区级篮球赛事也不太重视,参与为主。

    有一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平时打球的,按惯例都在篮球场玩耍,体育教研组长忽然亲临,问我们要不要代表本校去参加区级比赛,就在两周以后。

    答案当然是“YES!”此刻,我终于圆梦成为校队成员,而且还是当仁不让的队长。

    Y中学所在区的篮球赛制比较简化,每年只举行一次杯赛,各个队伍直接抽签两两捉对,一场淘汰。

    我们的抽到对手,是本区唯一的篮球传统学校,J中学,据说是该区的最强队伍。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带领这支临时组建的校篮球队,煞有介事的训练了几次,说训练,也就是比日常打着玩稍微认真一点罢了。

    很快,比赛的日子就到了。

    那天刚一放学,我就带领着队员们集体骑着自行车出征了。

    我们没有教练,更别说什么后勤拉拉队。

    校队成员包括我们班的五人主力(除了孟帕森,那天说是有田径训练课,或许是去拍拖了)。

    另外有,一班的小后卫,二班的胖中锋,三班一对活宝,六班的瘦中锋,总共十名球员,阵容还算齐整。

    比赛场地就在J中学,那儿离我们Y中学不算很远,骑车20分钟就到了。

    一进入对手的校园,就感受到这里热烈的篮球氛围。

    比赛还没开始,好多观众已经把球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因为这一场将是他们校队的主场比赛。

    上场前我们做着热身,观察对面的球员,平均身高均在一米八以上,个个体格健壮,素质劲爆,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练家子。

    比赛开打,我立刻体会到,业余队伍和专业队伍之间,真的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简单形容,他们打我们,就像我们班的先发五虎打其他班的精英联队,比赛呈现一边倒。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和拼命,进行轮换,改变战术,完全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除了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方面确实有一些差距,而真正造成被碾压态势的根本,在于团队体系。

    一支成熟的队伍,由各个训练有素单个球员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并通过长期训练磨合形成默契的化学反应。

    每个人承担的角色和责任非常明确,配合与整体攻防转换也会极有效率。

    另一个层面在于心理,当我们遇到如此强大和专业的对手,经过几个攻防回合就被压迫的喘不过气。

    然后因为经受不住巨大压力,每个人和整支队伍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于信心和精神状态,进而影响到了动作和竞技状态。

    包括我在内,也同样受到了极严重冲击和影响。

    我们这业余支队伍,在平时大家打着玩习惯了,心态也比较放松。

    日常很多动作做的不专业也不规范,这种打着玩和正式比赛相比,在节奏、强度、心理到身体的等各个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

    双方在比赛中发挥出的某些动作细节,或是利用规则和判罚尺度做出的即时反应,都会是天壤之别。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本方一次进攻当中。

    开场时候,我们队一号位由陈帕克或者一班的小个出任,但由于他俩在身高体壮上的绝对劣势,基本组织不起像样的进攻。所以比赛后半段,只能由我出任控球后卫。

    有一回和,我方其他球员都先落位,准备阵地进攻,我运球推进到中场附近。

    对方防守球员上前贴身紧逼,凭借我的技术和身体条件,原本是不落下风的。

    而对方的防守动作非常凶狠,在我侧身护球时,他突然上前发力出手断球,这其实也是我擅长的防守动作,自然也懂得如何防范。

    所以他那一下伸手掏球的动作,并没有触碰到我的球,但却一巴掌结结实实打在我脸上。

    当下我就一阵眩晕,愣了一两秒,想着此时会有哨声。结果没想到裁判完全没有反应。

    就在这一两秒呆滞的时机,我原本运球护球的姿势正放松。趁着没有哨声,对手立即抢过一个身位,将球断下,直接快攻上篮得分。

    当我还呆在原地,吃了个巴掌的晕眩劲儿还没过去,那哥们返身准备回自己半场防守。

    中间路过我身傍,顺便拍拍我的肩膀,说:“兄弟没事吧,刚才不好意思哈。”

    不可否认,这是在人家主场,或许会有裁判判罚尺度的问题。

    但其实正式的篮球比赛中,就是充满这种激烈肢体接触,甚至是打脸的动作,只是我们在平时打着玩的那种轻松氛围里体会不到,而且更不习惯罢了。

    在后面的比赛中,我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对方凶狠的防守有点无所适从,所以也导致了许多技术动作变形,攻防两端都没有发挥出平时应有的水平。

    而我的队友们也遇到差不多的情况,明显从心态到动作都不是平日的水准,失误很多。

    我们队除了胖中锋在内线略有优势,能得到挽回脸面的分数外,其他方面真是惨不忍睹,最后大比分落败。

    这次的比赛之后,我对自己身处井底只做个青蛙的现实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赛场上的那一个巴掌,也算是把我从梦幻中击醒。我也得重新考虑,篮球在我生命中的定位。

    最终认清的现实,正如之前那位体育实习老师讲的,篮球只是的一个兴趣爱好,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更重要的依然是学习。

    此时也已经临近高二下学期期末,即将进行高考文理分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