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苟在大夏自律修仙 » 072:平衡失守,大船也该调头了(求追读)

072:平衡失守,大船也该调头了(求追读)

    元帝,大夏执鼎人物,其虽不如先祖那般惊才绝艳。

    其治理下的大夏也算不上盛世,然自其十六岁登基至今,牢牢的掌控着天下。

    即便其贪财好色,引领大夏教坊司的教祖级人物。

    然而其对大夏朝堂的掌控,却远超历代大夏皇帝。

    居于深宫,享乐十多载,大夏仍旧有条不紊的运转。

    甚至在其登基头几年,还能对外发动扩张战争,其帝王心术,权谋水平从来不弱。

    无论是掌权的辅政大臣,亦或是如今的国师辅政。

    其登基十多年中,权臣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他稳坐钓鱼台。

    人人皆可道元帝昏庸荒诞,但在帝王心术,皇族权谋中,他则是实打实的高手。

    以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巧妙的借助外部势力打击朝堂内的旧有格局,再塑造新的权力格局。

    换人这种事,元帝不仅玩出了花儿,而且还玩了三次。

    无论是元帝初年的辅国权臣,还是后来的执国大将军,亦或者如今名满天下,以帝号令天下武林的大夏国师。

    每一次朝堂的腥风血雨,这位都坐在后宫之内,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击败了辅国权臣,将先皇下放的权力再度收回手中,斗倒了执国大将军,又将大夏四大军团的兵权收回。

    不仅掌权,还有兵权,便是大夏国师,也替其收拢了不服夏都的三老山。

    若非其掌控欲过于强大,欲使夏都之令,能号北丘之民。

    这般掌控朝堂,又有兵权加持的帝皇,顺带治理了纷乱的天下武道。

    其江山不仅会稳若泰山,甚至能延续百年前的极乐盛世,治理出个极乐遗风不成问题。

    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料到,天底下又出一位武道奇才。

    不过十余年间,其创立的教派势力羽翼渐丰,恰好世家大族又面临百年来最大的低谷期。

    三老山虽服帖大夏国师,仍旧有人不服。

    多方运筹帷幄之下,可谓是必然,太平道起义爆发。

    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席卷大夏半壁江山。

    曾经斗争失败的权臣,见太平道都能踹几脚老虎屁股,掂量一番天下之鼎的重量。

    太平教主集合众家之力,反叛大夏。

    反应过来的夏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断了南北要道,调集重军火速平叛。

    大夏有实力迅速扑灭太平道起义,然而夏军雷声大,雨点小。

    挥师数十万,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然而战果却无多少。

    刘晨辰离开王府外出之前,可谓毫无战果。

    其离开不过半年,两场大捷,斩首百万。

    一举瓦解太平道的战略进攻权,再联想夏军安分时,太平教主发起太平寻宝。

    便是瞎子也能看出来,夏都与太平道之间,达成了某种各取所需的动态平衡。

    太平道真反叛吧,席卷了半壁江山。

    太平道不想反叛吧,它没有趁着夏都没有反应过来时,出其不意的攻取夏都。

    磨磨蹭蹭的让大夏反应了过来。

    夏军出动后,太平教主反而耗费大量财富,营造太平道圣城巨鹿。

    夏军也坐镇要道,不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击溃太平道叛军。

    刘晨辰可以理解,夏都欲借太平道反叛的机会,灭掉一批世家大族,强行续命。

    也能理解,太平道趁此举建设巨鹿城,是为了弥补底蕴不足的缺陷。

    以建造巨鹿城为核心,将太平道这种教派组织的起义,转化成具备管理生产能力的政权。

    夏军迟迟不能平叛,观望的墙头草们就会愈发的失去判断能力。

    局势愈发混乱,能够揪出的大鱼也就越多。

    太平教主想对太平道进行洗牌,将支持的势力尽数清洗干净。

    元帝也想借着此次叛乱机会,将世家大族好好的清洗一遍。

    双方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元帝跟太平教主这么一搞,难受的可就是那些默默出钱出力的势力了。

    了解事物的表象,才能探究其根本。

    昏庸之名在外的元帝,这是在下一盘真正的大棋。

    只不过其通权谋帝王心术,却不通武道之变化。

    他能以权势牢牢的压制大夏国师,却压制不了太平教主。

    最强之力能给他带来无上的至尊荣耀,却也抵不住天下皆反的燎原火种。

    这趟水,足够浑浊。

    就看最后,谁能摘取胜利果实。

    “愿闻其详。”

    刘晨辰微微握紧鱼竿。

    “元帝中风,瘫痪在床,丧失行动能力,虽以神药续命,终究是凡人之躯。”

    青云观主捋须,握紧鱼竿,“抵不过岁月流淌,不出所料,世子可修书一封,询问南安王,近来夏都催促平叛的消息,是否加大;

    若世子本领通天,更可自皇子变化中,窥出一二。”

    他很有自信,太平道的问题,远比纸面数据复杂。

    但谁得好处,谁就会推动风暴的扩散。

    事已至此,风暴不毁天灭地一回,是无法平息的。

    只是风暴会摧毁大夏的社稷,还是世家大族生存的土壤?

    亦或者是宗派武道的根基,便有待商椎。

    想让风暴停下来,非一人之力可为。

    元帝不行,太平教主也不行。

    谁敢带头冲锋,就会被麾下的人先扬了。

    元帝中风,不过是数日前的消息,其自然想催熟风暴,使得皇族占据最有利的一面。

    太平教主为了营造巨鹿城,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身为站在大夏一方,获利最大的群体之一。

    南安王等平叛的主要将领,对于时局的变化更为敏锐。

    刘晨辰也自飞鸟传书中,判断出了些许时局的变化。

    只是没想到,平衡的核心,出了问题。

    元帝若薨,新皇帝自掌控不了天下局势。

    太平道也无需继续带头冲锋,可以反向等待胜利果实的成熟。

    现在,该急的,的确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了。

    “贫道愿当中间人,至于能否与王府合作,还需贵派与父王亲自磋商。”

    刘晨辰思索许久,决心暂停这次旅途。

    母妃的延命蛊有了着落,自身实力也达到自保的水平。

    他需时间弄明白四品与三品的玄妙,探索更高层次的武道。

    二来,他也想弄明白,神破力的来源以及用途。

    再加上时局变化之快捷,他也该返回风暴中央,与父王一同执掌南安王府这艘大船,走向何方。

    “如此便好,想来祖师们也磋商出了结果,世子殿下不妨随贫道去一趟青云阁,收取蛊神遗种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