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职业反贼 » 第八章 办点事太难了

第八章 办点事太难了

    刘经邦又问了几句,见少年再无保留,确定好具体宅院后,连忙找来夏捕头,吩咐道:“速速派人去查八宝街的宅院,查清是何人所有,是否租赁,租赁何人,严密监视待我奏报查大人后处理。”

    坏了!若是太平军的人在那里,估计和秦武有关。吴了凡暗自后悔,没想到好心照顾下少年,竟坑了自己。

    “仙尘,你虽然字写的不咋样,处理来往公文恐难胜任。但你审问犯人很有一套,正好,大量粤匪可能齐聚江宁,和我一起把他们挖出来。”刘经邦忙完,招呼吴了凡坐下,道:“你是怎么想的?这招很高明呀!对犯人施以恩义,让他感恩于你,主动说出重要线索。高呀!这可比拷打有用啊,拷打最多让他招出所做之事,不问的他定避重就轻,还容易错过很多蛛丝马迹,恰恰是这些谁都忽视的地方,让我柳暗花明啊!”

    哪是手段高明?只是凑巧罢了!还给自己惹了麻烦!要赶快找到秦武问清楚!吴了凡暗自琢磨。

    “居功不傲!很好!”刘经邦见吴了凡不说话,道:“昨日刺杀你的歹人可能也和粤匪有关,快帮我想想,怎样从这条线再查出些结果?”

    突如其来的线索,让刘经邦对吴了凡的疑心去了大半,认为他就算来历神秘,也和太平军无关。

    自己是太平军的人,来杀自己的必然是太平军的仇家了。吴了凡正要将刘经邦的注意从太平军身上移开,上赶着送来了梯子,他自然连忙接住,开始出谋划策道:“经邦兄若能抓到那些歹人,也算帮我报了仇。我想,他们在桥上与秦武打斗,身上必定有伤,有伤就要去医馆治伤,或去药房抓药,查江宁府的医馆药房,可能会有些线索。”

    “不错,我叫人去查。”

    夏捕头已经去八宝街查宅院,此时来的是姓杜的捕头,杜捕头不如夏捕头那么干练,一身捕头服穿在身上显得有些宽大,眼中透着精明。

    杜捕头听完,叫苦道:“大人,全城有名的医馆一百五十多家,游医四五百人,且行踪不定,药房也有百余家,臬台一共就两班捕快,夏捕头带走了一班,我们这班人就算不吃不喝,三五日内也查不清楚。”

    “调江宁府和各县衙的捕快衙役一起走访。”刘经邦道:“江湖游医叫打降去查。”

    打降,指的是城内帮派、地头蛇,这些人平日里以暴力手段谋取财富,但和官府关系都不错,也帮助官府查案捕凶。清朝捕快衙役并不多,很多捕快的职能都是由打降来分担。

    “没有臬台的文书。”刘经邦见杜捕头等待文书,道:“你自己想办法,让仙尘和你一起去,顺便了解一下下面的办案流程。”

    两人出了臬台,杜捕头低声道:“大人,冒犯问一句,您家中长辈官居何职?”

    “大人别怪小的冒犯。”杜捕头解释道:“调动江宁府县衙门,没有臬台公文,方法可就有些玄妙了。”

    “你继续说,都有什么办法?”吴了凡问道。

    “大人若是像刘大人一样,背后有查大人撑腰,只需自己走一趟,通判和典史自会全力配合。”

    “若是没有关系呢?”

    杜捕头比划下银子,道:“那就要用这个开路了。”

    “哦。”吴了凡疑惑道:“臬台出个公文,让下边配合不就行了,我去找经邦兄要……”

    杜捕头阻拦道:“大人有所不知,拿着公文,下边自会配合,但也就是公事公办了,既然是公事,就不着急了,三五日是他,三五十日也是他,刘大人不给公文就是要从速办理。”

    杜捕头一摆手,无奈道:“让大人和小的同来,就是要用大人的关系或者银钱了。”

    真他妈黑!五百两银子喂了狗了!吴了凡暗骂道。有银子给这些胥吏,都不如去听红鸾唱小曲。

    “大人若是不愿撒银钱,还有个法子。”杜捕头见他沉思不语,建议道:“咱们这几日不来衙门,把捕快也放出去,三日后和刘大人说,没有查到什么线索,便能应付过去了。”

    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摸鱼嘛!果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吴了凡问道:“这么做没人会发现吗?”

    “自然有人知道。”杜捕头解释道:“捕快们白得了几日饷银,不会多说什么,其他幕客就算知道,此事与他们并无瓜葛,也不愿多说。今天他们说了咱们,明天咱们也会说他们,都会装作不知,瞒的只有刘大人一人而已。”

    “让捕快们去查呢,还有经邦兄说的打降,是否能用?”吴了凡还想祸水东引,不想这么敷衍了事。

    “大人万万不可。”杜捕头解释道:“让捕快们辛苦三日,自会有人叫苦埋怨,难免传到刘大人耳朵里。让他们白得几日饷银,一来得到了好处,二来说出去大家要一起挨板子,自然没有会对外吐露。”

    “至于打降,每个月都给各衙门孝敬着银钱。”杜捕头继续解释道:“他们的银钱从何而来,明面上的是商家保护费,调节商家纠纷赚些孝敬,但大头可都来自偷盗行凶之人,他们怎会自断了财路。”

    杜捕头接着讲了几个例子,江宁城小偷小摸,每个月要固定上缴三成收入,入户大盗要上缴五成所得,至于官府发海捕文书的逃犯,要掏赏金的十倍才能被暗中保护。

    原来如此。吴了凡感觉还不如赶紧找到秦武,看看他有什么线索来的靠谱。便与杜捕头拱手告别,约定三日后再回来复命。

    这三日,吴了凡白天要不在客栈练字,等待秦武归来,要不在城中闲逛。晚上则去找红鸾打茶围,听其弹唱。毕竟目前只有红鸾与他是萍水相逢,也没有太大的干系,可以畅所欲言,说出了红鸾不懂的名词,他就推脱是从洋人那里听来的。

    自从清廷签订了江宁条约,上海、宁波成为了通商口岸,洋人往来贸易定居的甚多,江宁临近上海、宁波,红鸾倒也没起疑心,反而认为吴了凡见多识广。

    几日下来,虽然吴了凡没能一亲芳泽,但感情也迅速升温,红鸾对他不再处处提防。

    三日转眼即过,吴了凡必回客栈一次,问过小二,也并未见到秦武回来,心中不免有些着急,担心他被官府拿了去。因此,三日一过,吴了凡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臬台,正巧在门口碰到杜捕头,吴了凡连忙将他拉到一旁,塞二两银子到他手里,道:“杜捕头,我有个随从叫秦武,三日未归,不知是否吃了官司,麻烦你四处打听一下。”

    共同敷衍过上思,杜捕头亲近了许多,收了银子,忙应道:“大人放心,今天我就派人到个衙门打听,下午就给大人回信。”

    吴了凡忙忙道谢。

    两人一起走到后院,找刘经邦汇报三日探访成果。别看在家待了三日,杜捕头却将众捕快如何辛苦查访,如何协调个衙门,如何逼迫打降,描绘的绘声绘色,吴了凡听了,都感觉自己真的马不停蹄的跑了三日。

    “你们辛苦了!本该给你们放一日假,但夏捕头那边查出了不少东西,正值用人之际,等逮到这批长毛贼,再给你们多放几日。”

    刘经邦并未怀疑二人偷懒,说完就叫来夏捕头布置任务。

    原来,八宝街那处住宅正是太平军的藏身之地,房屋主人是一个满人参将,房子是半个月前租出去的,面积不小,是个三进三出的庭院。夏捕头监控三日,打探周边的米店、饭店等处,根据每次采购粮油计算,推断院内大约藏有80-100人,院内防卫严密,夏捕头两次趁夜色派人进去探查,还没进庭院就险些被发现,只得退出来,无法查清具体人数,及武器持有情况。

    片刻后,刘世锦、吴师爷、一个绿营游击、几个乡勇走了进来。绿营游击姓李,面色红润,身体肥胖,不像是个将军,反而像个土财主。乡勇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没有官职,是江宁府下辖个乡县自筹经费,自行组练的团练,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一乡平安,免受山匪侵扰。

    见人都到位,刘经邦拿出满城城防图,在桌上摊开,道:“粤匪很少外出,分别捉拿不现实。院内防守严密,捕快摸不进去,具体人数装备不太清楚,大约百人左右。这么多贼人留在满城,危险太大,必须尽快剿灭。”

    “查大人已经奏报两江总督陆建瀛陆大人,江宁将军祥厚命江口防御阿克墩带领八旗子弟围攻参将府,由于八旗主力负责剿贼,守城力量不足,令绿营、江宁府捕快、乡勇今夜协助守卫满城,不得放一个贼子出城。”刘世锦念出总督命令后,众人连连称是,纷纷发誓要身先士卒,今夜定剿灭贼人。

    待众人表完决心,刘世锦示意刘经邦安排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