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给我你的手 » 第六十五章 武迓鼓和打铁花(上)

第六十五章 武迓鼓和打铁花(上)

    许浩轩三人从电影院出来后,直奔附近一家具有川渝地区特色的火锅店。

    一进门,浓重的红油味道就刺激着三个人的味蕾。看着桌子上那些翻滚着的红油锅底,红彤彤,油亮亮的,相当有食欲。

    三人选择了一张靠墙的桌子,杨蕾本来是要和许浩轩坐一起的,但是想到中午那事,果断抛弃许浩轩,选择跟李丽坐在了一边。

    “咦,什么情况啊?你们小两口不坐在一起,反而跑我这儿来。闹别扭了?”

    李丽有些好奇,看着一旁的杨蕾轻声问道。

    “没有。丽姐,你都不知道,中午这家伙在我家...”

    把事情讲完以后,李丽搂着杨蕾就笑了起来。看着对面两人有说有笑,许浩轩倒也识趣的没去打扰,在纸质的菜单页勾画了几下后就放在一旁,等着看她们还需要添加哪些菜品。

    “哎呦,点完了?那我们来看看还需要点哪些吧!”

    点好菜递给服务员后,李丽看着许浩轩说道:

    “小子,今天见父母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很紧张啊!”

    许浩轩还没来得及张嘴,一旁的的杨蕾就拉着李丽的衣袖说道:

    “丽姐,你说什么呢!什么叫见父母啊!只不过是他去找我,顺便在我家吃了个饭而已。”

    李丽没想到杨蕾还有害羞的时候,就打趣道:

    “呦呦呦,这是害羞了?嘿,这可不像你啊!也不知道是谁,当初在张老师办公室...唔”

    李丽话都没说完,嘴就被杨蕾嫩白的小手给捂上了。许浩轩看着杨蕾的动作就是一乐,说道:

    “行了行了,你再捂下去丽姐怕是今晚就要光荣在这里了。”

    “你乐个屁啊!真的是...再说了,我会忍心让丽姐光荣在这嘛!”

    面对许浩轩,杨蕾可就没那么害羞了,跟个小斗鸡一样。许浩轩被怼了之后就有些小尴尬,得亏这时候服务员端着锅走了过来,要不然杨蕾还得再说几句。

    好在这顿饭有李丽的存在,中间不断调侃着许浩轩和杨蕾两个人,许浩轩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此劫。饭后,李丽开着车,三个人向着目的地驶去。

    过节的火热气氛,在到达目的地不足五十米处体现的淋漓精致。单单是在停车场寻找空位,三个人就足足花了二十分钟。

    好不容易将车停在一个空位上后,李丽抱怨道:

    “这人也太多了!等会儿看完表演,估计更不好出去。”

    许浩轩虽然有想到过年期间人会很多,但是眼前的场景还是令他大吃一惊。只好说道:

    “没事,等会儿我们可以提前走,或者演出结束后,在周围转转。”

    “嗯嗯,兴许咱们看完表演后又饿了呢!我都闻到羊肉串的香味了!”

    杨蕾说着,还用自己的小鼻子深深嗅了嗅空气中弥漫着的肉香,那可爱的样子让许浩轩忍不住伸手在她脸上捏了一把,然后就遭到了杨蕾的粉拳伺候。李丽看着两个人的打闹,不仅不制止,反而还在一旁给杨蕾出着主意,说道:

    “蕾蕾,你别光打啊!掐他腰!或者掐胳膊内侧!”

    许浩轩听到李丽的话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好家伙,你说你一个当老师的,教自己的学生怎么对付自己的男朋友,这合适嘛!但是这话自己还说不出口,因为只要自己敢说,那就不是挨一个人的揍了,那是俩人啊!甚至李丽会在学校给自己来个公报私仇!到时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就这样,三个人打打闹闹的来到了演出地。许浩轩本来是要直接买票进去的,但是却被李丽拦住了。指了指一旁的公告栏,李丽说道:

    “来,咱们先过来看看武迓鼓的介绍再买也不迟。如果连人家表演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咱们看了也白看。不是吗?”

    许浩轩和杨蕾觉得李丽说的没错,毕竟看演出你得知道人家讲述了什么故事,背景是什么,所以就跟着李丽一同看向公告栏上的内容:

    平定武迓鼓是由多人演奏成套锣鼓乐曲、进行舞蹈和摆阵表演,并表现剧目故事的民间表演形式,因其表演起来具有民间武社火风格,故名“武迓鼓”。迓鼓,曾有“讶鼓”、“衙鼓”、“研鼓”、“逐鼓”四种称谓。迓鼓产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金院本”中,有“迓鼓二郎”、“河转迓鼓”名目,又证明迓鼓已演变为一种小型的歌舞形式。据文献考证,其沿革脉络清晰:在勾栏瓦舍中为杂剧,在市井乡间则变为“元宵迓鼓”“村里迓鼓”“河转迓鼓”。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清代平定州已有文、武、丑三种迓鼓。

    关于迓鼓的由来,当地还有这样的传说,当年宋军与西夏作战,宋军屡战屡败。可当宋朝将军王子醇统领大军对阵西夏作战时,连克熙、河、洮、岷、宕、叠六州,史称“熙州之役”。当年宋军休息时,王子醇带领着几个能歌善舞的将士编排了一种舞蹈,作为军旅生活的娱乐方式,并称其为迓鼓。后来王子醇又把这种舞蹈变成了战场上的阵势,命军中百余战士,伪装成迓鼓队绕到两军阵前。西夏军队见此情景很是吃惊,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眼前的迓鼓队突然变成作战阵型,宋军由此大破西夏军。至此,宋军迎来了对西夏作战为数不多的胜利。此后,王子醇便在军中亲自教将士们跳迓鼓舞,不仅闲时活跃军中生活,战时还能成为获胜的战术和阵法。

    武迓鼓的表演包括“耍回”和“走阵”两部分,用象征手法表现行军破阵的场面。“耍回”以“内外圆场”为基础,表现梁山武士与敌人短兵相接、激烈厮杀的战斗场面,其套路名目为“狗相咬”、“头回”等15个。“走阵”阵法名目有“剪股阵”、“四人阵”等,通过不同阵法变换,象征性地表现攻城掠地的过程。演员身着古代武社火服饰,背插单靠旗,胸挽八宝绳花,每有女角,正额及两颊各画一朵梅花图案,头饰及脸谱与戏曲略同。

    武迓鼓由男性表演,演员的装扮与戏曲装扮颇为相似,如“孤、净、武生、小旦、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