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大唐废皇帝开始 » 第22章 造火药,见村长

第22章 造火药,见村长

    在穿越之前,李重茂就从史书上看到过介绍,火器的运用是从隋唐开始的。整个唐朝,只有被称为火箭的一种火器。

    说白了,就是在箭矢上捆绑小型的炸药包,然后射出去。射程有限,杀伤力也有限。

    宋朝时,才开始研究各种火器,不过也都十分的有限。火铳等武器大规模的使用,是在元明时才开始。

    史书上的记载,很多时候,未必完全就是事实,或者说会跟事实有些不符。

    欧阳的话,证明了目前整个世界对于火器都没有多少的研究,更谈不上运用了。

    如此一来,自己掌握的打造大炮技术,就可以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你看这如何?”

    李重茂递出一张纸来,欧阳立刻上前,接过纸张,上面记录的正是大炮打造之法。

    看到上面的内容,欧阳先是怔了一下,继而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

    转瞬间,睁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惊呼一声:“这,这……”

    这突如其来的一张纸,打乱了他以往的镇静,在面对千军万马之时,他都没有如此的心潮澎湃过。

    像庄稼人久旱逢雨,又像渔人雾海中望见灯塔,心中那股兴奋劲,真不知该怎么形容!

    李重茂向他点头示意,开口道:“此物名为大炮,你可造的出来?”

    欧阳慎重的看了很久的图纸,这才开口道:“按照图纸,这大炮的制造,整体上难度不大。”

    “不过需要大量的铜与铁,而融化铜和铁,需要的温度极高,必须焦炭才可以,普通的木炭根本不行。”

    “而且就算大炮造好了,这弹药的制造,则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爆炸。”

    李重茂看向欧阳,问道:“你需要什么?”

    “大量的铜、铁、焦炭,还有大量的能工巧匠!”

    “这铜、铁、焦炭,房州蕴含丰富,只要提炼出来就可以。能工巧匠就……”欧阳补充说道。

    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李重茂沉吟了一下,说道:“匠人不是问题,本王可以给你解决。”

    李重茂的目光看向了曹达芳。

    曹达芳一个激灵,赶紧说道:“王爷,整个军营之前不过千余人,现在不过三百人左右!”

    李重茂摆了摆手,笑道:“你误会了。有两件事情,本王要你去办!”

    曹达芳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今天之事,他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如今被捆绑上了李重茂这条船。

    李重茂虽然没有明说要造反,不过这造反的势头,已经很明显了。

    不参与造反,李重茂定然会杀了自己。参与进去,一旦造反失败,恐怕也是死。

    富贵险中求,只能希望李重茂将来可以成功登基,自己也可以一步登天。

    “第一,你派人将房州境内所有的村长全部请来,三天后,本王要见到所有人!”李重茂说道。

    虽然不知道李重茂的用意,但曹达芳也只能应承下来。并且此事并不算特别的难。

    “第二件事情!”

    李重茂看向刘牧之。

    刘牧之立刻拱手行礼道:“请王爷吩咐!”

    李重茂看向殿外,目光坚毅的说道:“本王要举办武科举,凡到达十六岁者,均可参与。此事以你为主,曹参军辅佐!”

    “是!”

    “是!”

    刘牧之与曹达芳几乎同时应道。

    在他们看来,李重茂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为了造反而征兵,而且把年龄都下降到了十六岁。

    实际上,这固然是李重茂的用意之一。毕竟现在房州的士兵太少了,只有三百左右。根本就抵挡不住朝廷。

    另外一个重要的用意,则是想找到在武将方面,可以扛鼎之人。虽然如此做,希望极为渺茫,但李重茂只能这么做。

    “桑延!”李重茂说道。

    “在!”又一个侍卫闪身而出。

    李重茂看向他,说道:“你善于理财,所有的钱财从现在起,全部交给你管理。造城、造炮所需的银两,全部由你调配!”

    “是!”那名叫桑延的侍卫立刻说道。

    “民以食为天,你现在最急着要做的,就是筹集粮食。你可以与忱宣联系,让他想办法多筹粮食!”李重茂说道。

    桑延点了点头,说道:“筹粮不难!”

    李重茂麾下的十八名侍卫,都是出自门阀世家,只要联系自己的家人,筹些粮食还不是问题。

    没有粮食就会饿死人,没有粮食就会引发哄抢与争夺,渐渐地就会引发社会动荡!

    若是房州没有粮食,李重茂已然能够想象到冬天到来时,房州七万百姓,会发生怎样的惨事了,恐怕冬天过去,能剩下三万百姓,都是老天开眼了!

    “除此之外,你还要想办法多进一些粮食种子、农具、耕牛等!”李重茂又吩咐道。

    粮食事关重大,就算买来粮食,房州城不能坐吃山空,必须自给自足,要自己播种粮食。

    桑延眉头轻皱,说道:“王爷,造城、造大炮、买粮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再买这些,我们的钱财可能就会见底了。”

    李重茂摆了摆手,说道:“先这么做吧,钱财若是不够,我们再想办法筹集!”

    “是!”

    见状,桑延只能答应下来。

    时间很快就到了三天后,有人来禀报,村长们陆陆续续的来到,现在已经全部到来了。

    李重茂连忙吩咐下去,让这些村长们在正厅面见自己。

    正厅之中,此时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

    两百多个四五十多岁的老者站在那里,战战兢兢的,脸上都是紧张之色。

    山路崎岖难走,他们在得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往这里赶。不少地方他们根本走不了,需要府兵背着走山路。

    即便如此,他们也全部在李重茂规定的时间前,赶到了王府。

    不仅府兵,所有的百姓都对李重茂又敬又畏,对李重茂的命令,不敢违抗。

    “襄王叫我们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不知道啊,该不会是要加收什么税吧?”有一个村长惴惴不安的说道。

    另外一个村长立刻说道:“不可能,襄王王爷可是取消了一百多个税种呢,而且还把银子都给还回来了。”

    “是呀,襄王那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这些村长们全都在窃窃私语着,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对李重茂的认可。

    因为他们知道,襄王是好人!

    “襄王到!”

    一句嘹亮的声音,打破了众人的议论。

    李重茂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

    这些村长们看到李重茂,便立刻跪下行礼道:

    “草民拜见王爷!”

    “拜见青天大老爷!”

    李重茂微微一笑,双手上抬。

    众人便顿时感觉一股神奇的气力忽然出现,他们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给托着,不自主的站了起来。

    这让他们所有人都无比的震惊,看向李重茂的神色,充满了敬畏,如同看待神仙一样。

    李重茂笑着看向众人,说道:“小王今日请诸位来此,是想宣布几件事情!”

    “什么事情?还请王爷吩咐?”

    “该不会是又要加税了吧?”

    那个一直担心的村长,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