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大唐废皇帝开始 » 第82章 送宋璟,九曲地

第82章 送宋璟,九曲地

    “王爷,该走的终归要走,留也留不住。”

    李重茂的心中,也是有些懊悔。他应该听从刘牧之的建议,杀了宋璟。

    如今宋璟去京城,李隆基更加如虎添翼了。

    李重茂还在出神的望向远方,就在他准备放弃之时,一个小黑点又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渐渐地,李重茂看清楚了,那是一辆马车。

    他之前驾驶过的马车。

    宋璟驾驶着那辆马车回来了。

    “宋,宋先生回来了!”刘牧之有些激动。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也像李重茂一样,对宋璟的能力,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认可。

    李重茂的脸上,也露出笑容。

    他赌赢了。

    很快,宋璟的马车便到了近前。

    “王爷,老夫不走了。王爷真诚待老夫,老夫又岂能负王爷!”宋璟十分真诚的说道。

    这就是宋璟与姚崇的不同,宋璟重感情,而且为人刚直不阿。

    “好,好……我们回家!”

    李重茂的话虽短,却饱含了莫大的热情与激动,也饱含了他对宋璟的认可与感激。

    两个人的手,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这一次,君臣的心,终于算是完完全全的在一起了,不再有任何的嫌隙。

    房州城的大街上,百姓们再次十分奇怪的看着一辆马车。

    车还是那辆车,赶车的还是襄王。

    不同的是,之前襄王眉头紧锁,心中似乎愁云惨淡。而这一次,襄王兴高采烈,显得十分开心。

    回到襄王府中,在一阵开心后,棘手的事情总归要面对。

    那就是,朝廷的公文,总归得有个回复。

    置之不理,或者直接拒绝的话,那就等同于造反了。

    李重茂率先开口道:“此事其实也不难,只需要一物,就可以堵住朝廷的嘴。”

    宋璟不禁觉得有些奇怪,问道:“是什么?”

    “万民书!”李重茂一字一顿的说道。

    众人立刻明白李重茂的意思,那就是以百姓的名义,写一份请求宋璟留任的书信给到朝廷。

    在上面,让数以万记的百姓签名或按手印。

    “好!此计甚妙!”宋璟拍手叫好道。

    “子墨!”李重茂喊道。

    苏子墨立刻应道:“在!”

    “此事交由你来办!”

    “是!”

    宋璟想了想,说道:“我再写一封信,给到姚崇。相信从他的内心,也是不希望我前去京城的!”

    如今的朝廷之中,呈现一番特殊的景象。

    那就是每次上朝之时的廷议,几乎成了姚崇的个人专场秀。

    面对要处理的国家大事,姚崇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着,皇帝李隆基面带笑容的看着,频频点头认可。

    而其他的大臣,则是不断的附议,以及执行姚崇的决定。

    姚崇虽然没有去分门阀世家的土地,不过对他们也是进行了打击,严惩他们违法乱纪的行为。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惩治薛王李业的舅舅事情。

    李业原名为李隆业,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弟弟。他的舅舅贪污受贿后,被御史举报到朝廷之中。

    面对弟弟的请求,李隆基也暗示姚崇要网开一面,放过李业的舅舅,惩治御史。

    谁知,姚崇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宣布御史举报内容全部为实,然后按照《大唐律》惩治了薛王的舅舅。

    对此,李隆基也十分认可。

    薛王舅舅都被惩治了,其他的门阀世家、王公贵族,更是不敢违法乱纪。一时之间,大唐官场一片廉洁之风。

    在姚崇的治理下,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

    春风得意的姚崇,心中最近也有些不快。

    那就是皇上要将宋璟招来,同样入阁。

    若是别人,姚崇并不担心。但是宋璟这个人,能力跟自己在伯仲之间,为人更是耿直。

    虽然二人关系极好,但若是意见不和,宋璟绝对是会硬刚自己的。

    但这是皇帝的决定,姚崇也不好加以阻拦,而且也没有理由阻拦。

    这一日,姚崇刚用过晚膳,管家就立刻来报:“老爷,宋璟宋大人,差人送来一封信。”

    “哦?”

    姚崇觉得很是奇怪,这似乎不太符合宋璟的性格。

    按照日子推算,宋璟也应该快到京城了。

    打开信,姚崇一看,心中不禁大悦。原来宋璟拒绝回京入职,不愿意做中书令。

    姚崇不禁感慨道:“知老夫者,宋璟是也!为了我们之间的情谊,他居然舍弃入阁!”

    管家也是赶紧说道:“是呀,老爷与宋大人乃是知己,有管鲍之交、伯牙子期之情啊!”

    第二日早朝之上,吏部呈上了房州的回文以及万民书。

    顿时,官员们议论纷纷,他们一来没有想到,李重茂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拒绝朝廷的公文。

    二来没有想到,入阁可是位极人臣了,如此大的诱惑,宋璟居然不动心。

    “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李隆基的心情,也是十分不悦,他隐隐的觉得,李重茂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经过太平公主一事,镇魔司现在都没恢复元气。否则,他早就派镇魔司的人,暗中刺杀李重茂了。

    姚崇立刻闪身而出,宋璟如此的对待自己,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姚崇滔滔不绝,从大唐的一片大好形势,讲到宋璟毕竟还年轻,一步登天也会让许多人不符。

    总体的意思,就是宋璟入不入阁的没太大影响,宋璟这个人,还是要再历练一下。

    有了万民书,再加上姚崇的意见,李隆基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就按照姚爱卿的意思办吧。”

    姚崇可是千年的狐狸,从中听出了李隆基不快。

    就在这时,兵部奏报道:“吐蕃十万精锐从黄河的九曲之地冦边,攻打大唐,忘朝廷火速发兵抵御。”

    九曲,位于现今青海省境内,黄河在这里蜿蜒曲折,造成这里山峦起伏、湖泊众多、水草肥沃。

    原本,九曲是属于大唐的土地。

    唐中宗李显时,也就是李重茂父亲做皇帝时,吐蕃求婚。李显就把义女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相当于,金城公主是李重茂的干姐姐。

    金城公主走到九曲之时,被这里美丽的景色迷住,多住了几日。吐蕃使者看在眼里,就向唐朝请求,把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的嫁妆,给到吐蕃。

    当时的唐朝,皇帝李显、太平公主、韦后、李隆基父子、武三思为首的武家,共五方势力争权夺利,谁也没太在意九曲之地,就同意了吐蕃的请求。

    后来才发现,九曲除了风景秀丽外,还是快重要的战略之地。

    吐蕃可以在这里囤兵,以此为跳板,进攻大唐。

    这九曲就如同是吐蕃的一把尖刀,随时可以插进大唐的命脉之处。

    等大唐明白时,已经晚了。

    听到这里消息,姚崇的心中立刻有了主意,知道如何挽回刚才李隆基心中对自己的不快了。

    姚崇赶紧上前启奏道:“启禀皇上,金城公主是吐蕃的暮末。襄王李重茂是金城公主的弟弟,不如派他出使吐蕃,暂缓吐蕃出兵,朝廷也好趁此调兵遣将。”

    吐蕃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赞普,相当于吐蕃的皇帝,而赞普的妻子,就是幕末。

    姚崇此话一出,谁都明白,这是让李重茂去送死啊。

    李隆基也是喜笑颜开,说道:“姚爱卿好主意,速速宣召李重茂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