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大唐废皇帝开始 » 第84章 和谈使,三日后

第84章 和谈使,三日后

    高公公看了一眼刘牧之,心中松了一口气。

    只见刘牧之的手中有一个盘子,上面摆着一个个的银元。

    刘牧之将银子递到高公公面前:“收下吧!”

    “不敢,不敢!”高公公连忙摆手拒绝。

    李重茂开口道:“收下吧,本王有事问你!”

    见状,高公公这才慌里慌张的将银子全部收下:“王爷有事尽管问,只要咱……只要奴才知道的!”

    “关于此次出使吐蕃,朝廷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高公公这次是知无不言,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吐露而出。

    在那次上朝结束后,李隆基又召集姚崇、李范、张说等人商议,当时高公公就在场。

    对于李重茂此次出使,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如果李重茂拒绝,那就是抗旨,可以以此为由,杀了李重茂。

    如果李重茂同意,他一旦到了吐蕃,朝廷就立刻发兵迎击吐蕃。这样吐蕃一怒之下,也会杀了李重茂。

    就算李重茂侥幸能够逃回大唐,那么他出使的任务也是失败了,也可以以此为理由杀了他。

    所以,无论李重茂做何种选择,都是死路一条。

    “王爷……”

    刘牧之十分担心,此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有的路都被朝廷堵死了。

    众人一阵商议,也是没有好办法。

    “起兵吧,王爷本就是皇帝!”刘牧之建议道。

    “不行!”

    宋璟摇了摇头,说道:“就算我们反了,房州一千余人的将士,未必会同意。”

    如今,房州军所有将士的饷银,都是李重茂私人发放的,因此,他们也只听从李重茂。

    但,如果让他们跟随李重茂造反,恐怕根本不会答应。毕竟饷银跟生命相比,生命更为重要。

    这一下子,又让大家没了办法。

    “本王就前往吐蕃!”李重茂坚定的说道。

    “王爷……”

    刘牧之等人知道,李重茂此去,是必死无疑了。

    李重茂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再多言。

    如今的事情,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据事态的发展,然后想解决办法。

    “既然如此,还是我随王爷进京!”刘牧之说道。

    “我也去!”

    “我也去!”

    ……

    苏子墨、桑延等侍卫,也是纷纷的请愿。

    对此,李重茂很是欣慰,但他也知道,这次去再多的人,也没有用。毕竟如果武力反抗,完全是被碾压。

    “不必了,李隆基就算想杀我,也要找个罪名,到时候你们还有机会救我。倘若都去,被他一网打尽,救我的人都没有!”

    李重茂的话,说的十分在理,众人只能作罢,叮嘱李隆基千万要小心。

    李重茂一人一骑,往京城而去。

    皇宫之中,李隆基早已经在等待,见到李重茂风尘仆仆而来,嘴角不禁一丝冷笑。

    “臣襄王李重茂见过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李重茂行礼并未跪下,李隆基的心里,有一丝不快,但很快又遮掩下去了。

    “襄王不必如此客气,你与朕本就是兄弟!快快请坐!”

    一个之前的皇帝,一个如今的皇帝,二人就这样,坐在同一间殿里。

    李隆基的皇帝之位,是从李重茂手中夺得的。

    如今二人的位置,可以说是互换了。这让谁,心理都十分的不舒服。

    若非那场政变,此时坐在皇位之上的,还是李重茂。

    二人是政变之后,第一次正式见面。上一次李重茂行刺之时,二人距离远,而且李重茂蒙面,算不上正式见面。

    李重茂行刺之后,李隆基彻查刺客的身份。

    得知曾有人夜入太平公主府,最后被太平公主放走。

    对于此人的身份,见过的都死了。

    后来通过旅馆查可疑之人时,也没有查出任何的线索。此事只能不了了之了。

    李隆基假惺惺的说道:“襄王啊,此次朝廷遇到了天大的麻烦,还希望你能出面解决!”

    “此事陛下已经在圣旨中提及了,臣也知道事情的大概了!”

    “好,很好,那不知襄王意下如何?”

    李隆基眼睛盯着李重茂,看他会如何反应。

    李重茂淡然一笑,开口道:“朝中大臣,文韬武略在臣之上的,不可胜数,其中不乏熟悉吐蕃情况之人。臣不过是碌碌无能之辈,前去吐蕃,只恐辱没了朝廷的威严!”

    “诶!”

    “襄王不必如此的自薄,你的本事,朕还是知道的,文韬武略岂是朝中诸臣可比的。更何况,金城公主是你的姐姐,你前去,定然是马到成功!”

    李重茂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恐怕这场吐蕃之行,都是免不了的。

    “不知臣此次前去,朝廷准备的和谈之物,有多少?”

    既然要去和谈,那就得有诚意。

    诚意有多少,就看带去的金银珠宝有多少了。

    李隆基呵呵一笑,说道:“当年金城公主陪嫁那么多,足以见诚意了。你与金城公主姐弟情深,想必,她不会不给你这个面子。”

    说来说去,一两银子都不想给。

    带的金银少了,都有可能有去无回,更别说空手去了,这是要将李重茂彻底的往死里坑啊!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事情也不由得李重茂不同意。

    “那不知臣何日启程?”李重茂问道。

    李隆基以一种不可置疑的语气说道:“三日后!”

    “臣遵旨!”

    李重茂很是无奈的退出皇宫,回到朝廷为他安排的驿馆之中,便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必死之局。

    像李重茂一样在思考这件事情的,还有李林甫。

    镇魔司给他新的任务,那就是这次吐蕃和谈的副使。

    他最大的任务,并非和谈,而是万一李重茂从吐蕃死里逃生,他负责最后一击,然后将责任推给吐蕃。

    对此,李林甫心中也是极为忐忑与不满。因为他的作用只是以防万一而已,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与李重茂一起被吐蕃杀死。

    他对朝廷与官场,已经极为愤怒了。

    在平定太平公主一事中,他出力极大。

    若不是他冒死探明了太平公主府的虚实,那一仗,李隆基未必能赢。

    为此,他差点丢掉了性命。

    然而,他得到了什么?几百两银子的封赏而已。

    他想要的升官、得势,都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