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这么稳怎么会失败 » 第七章 小牧道长的顾客们(一)

第七章 小牧道长的顾客们(一)

    陈伯离开后,牧荣起身环视了一下小院,低矮的青砖墙围绕着整个院子,老道士在墙角种下的菊花现在开得正艳,院门处有一棵年代久远的桃树仍然挺拔,每年都会结十几颗果子。

    尽管天色还很早,但牧荣也没有了睡意,他回屋换好衣服,准备去前街买一笼馒头回来当做早餐。

    这座小院虽然简陋,但依然让他感到温馨和舒适,不出意外的话,他可能会在这里住上一辈子。

    当牧荣提着一袋馒头回来时,他发现陈伯已经在门口等着自己,陈伯没多说什么,只是将二十枚铜钱交给牧荣,然后就急切地离开了。

    回到屋内,牧荣花点时间煮好了一锅粥,并用自己泡的酸菜和馒头一起吃了起来,这样的早餐,他差不多吃了五年。

    吃完之后,他还喝了一些煮好的药汤,可是这一次就没有什么效果,还略带苦味,像是喝茶一般,让他感到有些失望。

    其实,在第一次煮药中,牧荣按照老道士传授的方法,就已经把药力全部逼了出来,因此后面再煮也就没什么作用。

    “看来真的只有第一次才有效啊,细水长流的计划失败了。”

    牧荣有点失望地得出结论。

    随着清凉的晨风,牧荣在院子里练起了养生拳,这也是老道士交给他的,据老道士说,多练习此拳能延年益寿,牧荣也是勤练不辍。

    打完拳后,牧荣身旁的小型旋风也慢慢地消散。

    他看着天边已经升起的秋日暖阳,回房拿起了事项签筒,准备看看今日去做什么事情。

    “居家”

    看着桌面的竹签,牧荣一阵惊疑,已经有好久都没抽出这支签了,前两次“居家”都是无事发生,想必这一次也会是这样。

    牧荣从房内搬出摇椅放到院中的石桌旁,又舒舒服服地躺了上去,把“算经”拿出来细细专研。

    老道士曾说,这“算经”里面有长生之法门,虽然牧荣对长生并不感兴趣,但又有谁会嫌弃自己的寿命多呢。

    “如果真修得了长生,我定给道爷您每日烧一个纸女。”

    但他好像忘了,从前承诺的纸女一个都没有烧下去。

    “请问小牧道长在家吗?”

    牧荣还没有看多久,陈学的声音就在门口响起。

    “请进。”牧荣放下手中的“道经”,看向大门。

    在整个烟柳巷中,有两人与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

    一个是穿着道袍的牧荣,从五年前跟着老道士来到这里,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言行举止都十分得体,很受烟柳巷居民的喜爱。

    另一个则是眼前穿着儒生服装的陈学。

    陈学是烟柳巷中唯二在官学上学的,在去年秋闱中,陈学已考中举人。

    很多商人都看好他,但陈家家教十分严格,把别人的资助都回绝了,因此陈家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教,才能培养出像陈学这样的人才。

    “陈兄,别来无恙。”牧荣拱了拱手,“陈伯在四处找你,你回过家了吗?”

    “小牧道长,我才从家里面过来,有些事情我一直想不通,这次是来让你为我解惑的。”

    “哦?是因为昨晚没回家的事吗?”

    牧荣把陈学迎了进来,两人在院中的石桌旁坐好。

    陈学思考了一下,从自家母亲病重开始,说到昨晚包罗生与自己在树林中的谈话。

    “我回家后也仔仔细细地找遍了全身,也不知道仙长从我这里拿走了什么,所以来请你算一算。”

    牧荣一听,抬头仔细地看了看他的面相,发现陈学现在脸上有些气虚,但仍是大富大贵之像,也拿不准,便让他小坐一会儿,自己去拿签筒出来。

    等陈学摇晃出竹签,牧荣把竹签拿在手上,看着卦词,笑着说道,“应该没什么大事,大吉,诸事亨通。陈兄现在就应该用功读书,来年春闱必将高中。”

    陈学紧绷的神色稍缓,也露出了笑容,“承小牧道长吉言,我这就回去看书写文。”

    说着就付了签费,脚步轻快地走了。

    等陈学走后,牧荣又躺下看书了,只不过,没看一会儿,门外又传来问候声。

    “小牧道长,你今日居然在家。”

    小王爷李瑞锋带着几名家仆走了进来。

    看见来人,牧荣赶忙起身相迎,“不知小王爷今日怎有空闲,到我这小院里来?”

    “哈哈,我是来感谢你的。”李瑞锋笑着道,

    “昨日父王把公主的画像给我看了,那公主可谓是沉鱼落雁之姿,我也送了一封信出去,现在就等公主的回信了。”

    “流言蜚语总是不能轻信的,我就在此恭祝小王爷与公主百年好合。”

    牧荣俯身拜了一拜。

    “请起,请起,”李瑞锋把牧荣扶起来,“其实今日我还有一事,需要小牧道长帮我算上一算。”

    “何事?小王爷尽管说。”

    “我昨日丢了一个对我很重要的玉佩,不知小牧道长你能算出它掉在哪里了吗?”

    牧荣听完后来了兴趣,他精通算事,帮别人算物倒是很少。

    “那烦请小王爷抽下签。”牧荣指了指放在石桌上的签筒。

    李瑞锋也不多言,拿起签筒摇了摇,把掉落的竹签捡起来递给了牧荣。

    牧荣看着竹签,面色一阵惊疑,有点拿不定注意,“小王爷可否再说一字,我来解字,配合签文能算得更准确。”

    “既然是玉佩,那就玉字吧。”

    牧荣思索了一会儿,对面前的李瑞锋说道,

    “小王爷你是在打趣小道吗?那玉佩就在你的身上,不知小道说的可对?”

    李瑞锋听完后哈哈大笑,把衣摆撩了起来,左腰间正有一块玉佩挂在那里。

    “小牧道长可真是神算,日后有空,我定将你引荐给我父王。”

    牧荣面色稍缓,有点无奈,“小王爷真是风趣,今日小道就不收签费了。”

    “哈哈,那怎行。”李瑞锋说着挥了挥手,立即有家仆递上来二十枚铜钱。

    牧荣见盛情难却,也不推脱,把李瑞锋在心底的位置又提高了一节。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大隆国的风土人情,小王爷便兴高采烈地走了,看来他这一次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