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4:我叫朱慈烺 » 第四十五章 南明特色:亡国也要党争!

第四十五章 南明特色:亡国也要党争!

    朱慈烺率军星夜兼程南下之际,留都南京正笼罩在一场政治危机的阴云中。

    午门外的一间昏暗民宅内,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东林党魁钱谦益正眉头紧锁,一言不发。院内院外被数十名便衣卫士围得结结实实,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好半晌,钱谦益首先开口打破了沉默:“福王不贤,难当大任。潞王朱常淓文武双全,素有贤名,当立为新君。”

    史可法捋了捋胡子:“潞王法统不正,恐怕难以服众。依我看来,如今神宗皇帝直系子孙尚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三位,从法统上来说,作为神宗皇帝的孙子,先帝的堂哥,立福王朱由崧是最为合理的,兄终弟及也符合皇权传承的规矩。”

    “更何况福王近在江淮,其余二王远在两广,宁舍近求远乎?”

    钱谦益摇摇头:“尚书大人,你应该明白,我坐在这里便是代表了朝中许多人的意见,如果不经过我们东林党人的同意,就没人能坐得稳那个位置。”

    见两人针锋相对,凤阳马士英不置可否,他陷在阴影之中看不清面目,端起盖碗茶杯轻刮数下,喝了一口。

    现场又陷入了可怕的沉默。

    三月十九北京城破,四月初消息便传到了南直隶一代,但混乱之中消息来源失真,留都南京的官员只知道北京陷于李自成农民军之手,却弄不清楚崇祯帝和三个皇子的下落,一时间莫衷一是,陷入混乱之中。

    过了几天又有消息传来,说崇祯帝在正阳门力战殉国,太子朱慈烺带着永王定王,率领七百残兵自西直门突围而出,遁入西山之中失去踪迹。

    在留都官员看来,所谓的失去踪迹,其实便等同于阵亡或者失踪。这年月兵荒马乱的,整个北中国上百万军队打成了一锅粥,就算是太子也不是钢筋铁骨,必然是被顺军所杀所擒,相信此类消息不久便会传到南京。

    于是一个问题立刻摆在了留都官员面前: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崇祯帝和三个皇子均命丧李自成之手,该扶立何人执掌大宝?

    法统上来说,自然是神宗皇帝的直系子孙,即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最为合理。

    但福王朱由崧的祖母是大名鼎鼎的郑贵妃,万历年间的三大案都与其有关。万历帝一度想要立郑贵妃的儿子、朱由崧之父朱常洵为太子,后因为东林党人以死相逼而作罢。

    东林党人担心如果福王朱由崧登基掌权,必然会发起反攻倒算,于东林党不利,便半路杀出,要求立潞王朱常淓为新君。

    东林党人的那点心思昭然若揭:扶立一个素无根基的人坐上皇位,必然就会对他们感恩戴德,言听计从。

    控制了皇帝,也就控制了明帝国。

    目下主持南京局势的是兵部尚书史可法,乃是东林巨魁左光斗的得意门生。从人情角度出发,他自然倾向于东林党人的意见,但从理智角度出发,立福王朱由崧几乎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国破家亡之际,明朝庙堂之上的不死幽灵——党争,又冒了出来。

    在这些官员心目中,国家尊严、战场胜败也好,黎民糊口、黔首生计也罢,其重要性都比不上自己手里的权力。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要内斗,这也成为了明朝中期以后的常态,不知道太祖朱元璋要是泉下有知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三人之中,钱谦益代表东林党,史可法代表实权派,马士英则代表江北四镇的兵将,三派都想扶立一个听自己话的皇帝上台,谁也不肯先让一步。

    又沉默了好半晌,一直没说话的马士英终于发话了:“桂王朱常瀛颇有神宗皇帝风采,可立。”

    其余二人对视一眼,瞬间达成了默契,好,只要不立福王就行,法统上来说桂王虽不如福王,但也勉强称得上一声名正言顺。

    更何况此时的马士英节制着江北四镇的兵马,乱世中有兵才有胆,就算他二人不答应也不行。

    统一了意见,三人便快速做了分工:马士英前去协调江北四镇,史可法则着手撰写相应文书为迎立桂王造势,钱谦益负责协调东林党人,以礼部的名义前往广西迎立桂王朱常瀛。

    众人出了民宅院门,各自钻入轿子离开了。

    转过街角,来到繁华的大街上,两个卖糖人、卖馄饨的小贩眼前一亮,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随后便挑起自己的货担,一边叫卖一边溜达,随后很自然地撞在了一起。

    “你他妈瞎了?往老子身上撞?”卖糖人的小贩张口就骂。

    “诶,他奶奶个腿儿的,谁裤裆没系紧,把你给放出来了?”卖馄饨的小贩也不甘示弱,立刻反唇相讥。

    二人没说几句便动手厮打起来,引来许多看热闹的百姓,将路给堵住了,人可以走,但轿子肯定过不去。

    人群之中,几名便装打扮的汉子聚在一起,其中一人低声下令道:“你二人速向卢公禀报!史可法、马士英、钱谦益三人于民宅密谋,戒备森严,必是迎立新君一事有了打算,福王危矣!”

    两名手下领命而去,这名首领则回身混进人群,揪住一名正在看热闹的汉子便打:“入你老母,你踩我脚了!”

    汉子哪吃得了这亏,挥拳便打了回来,人群大乱,不多时便将官道给堵了个严严实实。

    ···

    南京城外,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纵马狂奔。

    新君未立,江北四镇总兵皆屯兵南京城外,他很快便见到了黄得功、刘良佐和高杰三人。

    非常之时应有非常之举,卢九德上来就抛出了重磅炸弹:东林党人欲立桂王为君,诸位宁可屈从于文臣之下乎?

    这句话极其毒辣,明朝走的是以文驭武的路子,品级再高的武将也要受文官的节制,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乃是相权压倒了皇权。

    再让东林党人扶一个傀儡皇帝上去,武将还能落着好?

    就算扶傀儡,也要扶我们自己的傀儡!

    三人迅速结为统一战线:立福王为帝!

    高杰派人将福王朱由崧接到城外之时,马士英才堪堪出南京城,没办法,礼部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很费时间。

    面对江北三镇的刀枪,马士英立刻践行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表示自己完全支持福王,先入南京为监国,再择机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