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圣 » 四万年前的往事,了尘自缢白瓦寺

四万年前的往事,了尘自缢白瓦寺

    佛界,无相城,怀恩寺。

    “三位施主,里面请!”灰袍小僧,引着姜游儿三人,来到寺前。

    “怀恩寺?”姜游看着牌匾念道。

    “那人果真没有说什么?”姜游儿好奇问道。

    “皆已告知施主了,那少年拿着人皇令牌,告知我等,三位贵客今日降临,令我们借寺中传送阵,于五日内将三位,传送到王舍城。”法觉和尚,又说了一遍。

    易牙仙握着手中布条,正是法觉和尚交给他们的留书,上写着:“欲救南驮伽寺,先寻玄妙庵,道济和尚。”

    陶仕宗接过布条,又看了一遍,说道:“虽不知人界还是什么少年天才,但他既然有人皇令,又知道我的地图位置,想必也是宁子封的手段。”

    “哼,处处听命于人,如何闯出一番天地,如何成为天下第一?这什么破玄妙庵,她让我去,我偏不去!”姜游儿一把扯过布条,撕成两半。

    “玄妙庵?你们要上玄妙庵?玄妙庵可去不得!去不得!”法觉和尚听到玄妙庵三个字,顿时惊恐模样。

    易牙仙看着法觉和尚,顿时心有疑惑,言道:“敢问这玄妙庵,可是有何缘故?,为何去不得。”

    “诸位有所不知,据说这玄妙庵,有一俗家弟子,在庵中突然疯魔,非说见得白日雷霆,被赶下山去,第二天玄妙庵突生大火,庵中僧友无一幸免。阿弥佗佛!”法觉口念佛号,惋惜道。

    “你这意思,那个入魔道的,便是道济?”姜游儿叉着腰,装作随意的问道。

    “不是,不是,我并不知道他的名讳!”法觉连连摆手,否认道。

    “那你说玄妙庵,僧友死绝,如今让我找道济,不就只剩这个入魔道的?”姜游儿听到否认,突然大喝道。

    “额~此事我也是道听而来,其中细节我也不清楚。。。”法觉一时语塞,只得推脱道。

    姜游儿顿时恼火,一把抓住法觉和尚的领口,“吞吞吐吐,道听途说,也敢告诉我们,讨打不是!”说着握着拳头便要打下去。

    易牙仙赶忙前来劝阻,还没到身前,姜游儿体内的明玉境自行飞出,映出画面,右面两个小字,正是“道济”二字。

    陶士宗看向镜面,言道:“好像在一处山谷之内,又好像在地下?”

    画面局限,看不清在何处,只觉得阴暗无比,一个小和尚锁在角落里,害怕极了。

    “了尘之墓!”只见画面一转,一个破烂的木板,写着四个大字。

    “难道在坟墓里!”易牙仙呢喃道。

    “那就把他挖出来。”姜游儿一听在坟墓里,顿时来了兴趣。

    “法觉师父,这了尘之墓,你可听过?”陶仕宗转过头,问向法觉。

    “此处向北五百里,有一座大室山,大室山下有一座破败的白瓦寺。了尘恶僧,便葬在那里。”法觉说道。

    “恶僧?”易牙仙听到法觉无意说道,追问起来。

    “诸位有所不知,大室山曾是我西洲域有名的圣山,后来被了尘霸占,将僧人悉数赶下山来,只留了一间简陋的白瓦寺,如今已过数万年,了尘虽死,大室山却依旧不容佛教之人进入。”法觉简述道。

    “既然人都死了,有何不能进的,我观你虽然年轻,修为至少在天尊境,想必这怀恩寺底蕴不差,莫非这大室山,藏了一尊大帝不成。”姜游儿打量着法觉和尚说道。

    “这我就不知了,我也是听闻寺中住持提起,不过听闻这了尘,是一个凡人,突然游历至大室山,突然暴起,诛杀了一尊伪帝,和数位大圣,从此大室山便成了佛道禁区。”

    “凡人诛杀伪帝,莫不是诓骗我等。”陶士宗听闻,抢在姜游儿之前说道。

    “此中秘辛,已过数万年,早已失真,不过大室山只限制佛教之人,各位可自行前往一观!阿弥佗佛!”法觉和尚唱念佛号。

    易牙仙看向姜游儿,静待指令:“怕什么,我这两尊伪帝,还怕不成!走,跟我前去挖那了尘恶僧的坟!”

    西洲域,大室山。

    “前方就是大室山!”陶士宗,看向下方山脉,成龙口之势,一座高山耸立,如龙口明珠,自天空之上,甚是巍峨。

    “这地势,怪不得称为圣地,乃是整条龙脉之首,这大室山得龙脉供给,正是天生修行的好去处。”易牙仙观望不由感叹道。西洲域虽不算偏僻,却有一条完整的龙脉盘踞,却也称奇。

    “管他是不是龙脉,抓紧挖出道济,了了这端麻烦事,本姑娘还赶着拯救众生呢?”姜游儿那里在乎这些,俯身下落。

    “游儿,小心。”

    易牙仙正想拦住姜游,只见龙脉仿佛抽动一下,自大室山,龙珠之位,射出一道虹光。

    姜游儿见势,取下腰上长鞭,猛力挥动,帝境游龙鞭,一声响厉,尾端直接劈在虹光之上,虹光没有实体,游龙鞭扑空一般没入光中,姜游儿冷喝一声,游龙鞭尾端同样发出光芒,白色光芒耀眼,正是明玉仙子的玉如意所化,虹光被覆盖,长鞭直入,仿佛要直击对手。

    龙脉再次抽动,一股凶厉之气弥漫,山脉震动,如活动一般,便要冲天而起。突然间一道厉声传来。

    “汝敢?”

    姜游一时慌神,游龙鞭回到手中,方才二字回荡在脑海之中,虽感觉音质波动,境界或许不及自己,却有一股不得不听命的威严。

    话音刚落,龙脉被遏制一般,停止骚动,凶厉之气褪去,再次震在大地之上。

    “姜游,没事吧。”易牙仙手持羿箭长枪,挡在姜游身前,背后五十具大圣境傀儡,陶士宗立在傀儡之中。

    “背后袭人,算什么本事,可敢出来一见!”姜游儿侧身向前,与易牙仙并立,朝大室山喊道。

    “此乃佛道禁地,速速离去!”未见其人,自大室山中传出一道男音。

    “骗姑奶奶我不成,怀恩寺说你们是邪魔,如何算是佛道禁地!”姜游儿高声怼道。

    可过了半晌,里面却没见回答,姜游儿顿时来了兴致,举起长鞭,又高喝道:

    “姑奶奶问话,也敢不答,还不速速前来见我,不然姑奶奶我,一鞭子劈了你这大室山!”

    沉声数息,依旧没人回应。

    “呀呀的!”姜游儿向前一步,一鞭子挥出,直砸向大室山,临近之际,大室山山体顿生金光,化作大钟护住山体,长鞭击在金光大钟之上,一声巨响,两秒之后,大钟应力而碎,大室山却完好无损。

    一击还罢,姜游儿再举鞭子便要再次攻来。

    “且慢!我乃阴界花蕊夫人座下家奴,还请看在与明玉仙子有过一面之缘,手下留情!”声音洪亮,应是壮年之资,声音大室山中传来。

    “明玉仙,还与花蕊大帝有过一面之缘?”易牙仙站在身后,小声问道。

    “那当然,我师傅是什么人物,年少成名,那时花蕊夫人,还是个小丫鬟呢?”姜游儿拍拍胸脯自豪道,自己挂上明玉仙首徒的名号,何愁不名震天下。

    “原来是明玉仙子的高徒,晚辈乃花蕊夫人之子,了尘和尚的好友,特来镇守大室山。”听得是明玉仙的徒弟,声音明显恭敬了许多。

    “了尘和尚?花蕊夫人之子?”众人一愣,无法将这两人联系在一起,更何况是个恶僧。

    “此中秘辛,不便明说,还请进山一叙。”男子声音再次传来。

    随即空旷的山野中,出现一道域门。

    易牙仙向前一步,恐有阴谋,故朝山中大喊道:

    “既是后生晚辈,还不前来迎接我等!”

    声音落罢,山中一阵沉寂,随即一道金黄色法令飘来,飘至域门外,说道:

    “诸位切莫生疑,实在是我已是游魂之体,幸得与大室山相融,苟全性命,此乃花蕊大帝法令。可证明我的身份。”

    三人看向法令,确写明来由,字里行间流转的道则,既有精纯的佛法之力,又有鬼道之邪,全天下估计也就花蕊夫人兼修两道。

    陶士宗看向易牙仙,他两人虽未见过花蕊夫人,但毕竟监察人界,阴界之事也确有耳闻,已然信了七分。

    “怕他做甚,他敢作妖,姑奶奶就一鞭子,送他真入鬼界。”随即姜游儿大步迈入域门。

    易牙仙两人看向姜游身影,随即也进入大室山。

    “诸位可登山而上,我便在龙珠之位!”男子声音牵引,三人踏步登上山顶。

    易牙仙看向周围,虽过了数万年,依稀可猜到这大室山往日盛景,寺庙都已破败不堪,仅以数量和规模,确实算的上佛道圣地。

    “呀呀的,我们都到山顶了,还不现身。”姜游儿登上山顶,看的四下光秃秃的一片,一脚踢开脚下的石头,叉着腰骂道。

    “仙子莫急!”随即一道空旷之地,顿时光芒闪烁,一道大阵撤下,原来空地之上,出现一株妖艳之花。

    “曼珠沙华?”姜游看向鲜花,记忆中思索,道出花名。

    “仙子好眼力,确实是曼珠沙华?”花中男子道。

    “此时我倒还真相信,你是花蕊大帝座下。”易牙仙看见男子露出真容,随即收了羿箭,双手抱胸道。

    “那就奇怪了,距传闻花蕊夫人得佛界之助,成就大帝,又为何让你驱赶僧尼,独占这大室山!莫不是。。。。”陶士宗欲言又止,不再说下去。

    “还能是什么,一定是了尘秃驴仗着花蕊威名,杀人占山,佛界之人看在花蕊的面子上,不追究罢了”

    姜游儿抢言道,自己虽苏醒不久,不知道花蕊的为人,不过明玉仙子记忆中,花蕊虽然性子温和,却有些软弱,料想定是诞下恶子,仗势欺人。

    “非也!非也!”男子听闻,连忙急促的否认道。

    “了尘兄弟,乃是大德之人,身负天命,却不幸惨死,花蕊夫人之事,也不过是他死后才知。”

    “他死了?”易牙仙听至此处,反问道。

    男子欲言又止,突然哽咽道:

    “已死数万年了!”

    “枉顾人命,死有余辜…”姜游儿忿忿道。

    男子长叹一声,调整好情绪,对着姜游儿说道:“仙子,定是听了西洲域佛陀之言,有所误解,往来万年,来此大室山的凡人,多也遭受蒙蔽,我自理解。”

    “哦?那你说说,这了尘和尚怎么死的,又如何要抢山杀人!”

    “哎~,了尘却是作了杀孽,却杀的都是该杀之人,至于他如何死的~~”男子停顿,声音逐渐颤巍道。

    “了尘兄弟,乃是被西洲域一域百姓所逼,自缢于山下白瓦寺之中。”

    姜游儿先是震惊,又自我安慰道,定是了尘做了恶事。

    易牙仙听闻,也早猜到此中定有隐情,开口追问道:“此中若有隐情,不妨说来一听。”

    “不错,若了尘乃是大德之人,如何遭此大难,花蕊夫人又是与和何人有的孩子。”陶士宗本就是听得不明不白,也追问道。

    曼珠沙华颤动,突然警惕道:“此中秘辛之处,事关佛界存亡,恕我不能相告。”

    “佛界都快亡了,姑奶奶来佛界就是来拯救你们,顺便听两个故事,你还扭扭捏捏的,真不信我拔了你,练成丹药!”

    姜游儿虽一副咒骂了尘的模样,但对此中秘辛兴趣之极,正束起耳朵,准备满足一下好奇心,谁知突然不讲了,怒从心起,伸手一把想要抓住曼珠沙华,不料手掌一握,顿时曼珠沙华消失,自背后又重新出现。

    “什么?佛界将亡?可是王舍城舍身浮屠动乱?神君死了没有?”男子顿时激动,一连问出问题。

    “神君死没死我怎么知道,哦。。。莫非你还知道其他秘密?”姜游儿笑眯眯看向背后的曼珠沙华。

    易牙仙笑了一声,拿出人皇令,对着曼珠沙华说道:“我们便是受命来,援助佛界动乱的,现在可以说了吧。”

    男子激动的看着人皇令,说道:“那就说的通了,妙音小友,曾来大室山告知我来六界之事,这人皇令,我自然认得。”

    “啪”一声鞭响,姜游儿掏出长鞭,大喝道:“快说,莫误了姑奶奶我的兴致。”

    曼珠沙华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此事说来话长,我名为韩涛,本是魔界帝君殿,殿前统领,奈何魔界本源被夺,修行缓慢,我便游历六界,寻求破圣境之法,四万多年前游历至此,机缘巧合之下碰到了尘兄弟,那时他只是一介凡人,为救一位少女,被几名佛陀追杀,我一时不忿出手,不料佛陀之后,更有大圣境的高手,我重伤濒死,不过也幸得了尘兄弟出手,不但伤势痊愈,还侥幸破了圣境。”

    “等一下,了尘既然是凡人,如何能助你入圣境?”易牙仙不明,打断道。

    “你们来援,王舍城,不知道此中秘辛?”韩涛也是一时诧异,反问道。

    “还请韩兄弟,告知!”陶仕宗一旁拱手道。

    “此中确实佛界隐秘,仙子既然是明玉仙子传人,可知花蕊夫人的来历?”韩涛看向姜游儿。

    “应是阴界曼珠沙华得道,被宣姜大帝收为婢女,十万年大战之后,宣姜重创绝情天,不幸身死,后来大概六万年前,明玉仙子等待复生之时,花蕊夫人突然来访,求助明玉仙子驻守阴界与人界的隘口,那时曾提过在悟界得神力之助,一举成就伪神之境。”姜游儿说道。

    “悟界?在何处?”韩涛只是随口一问,不料问道自己的盲区。

    “我怎么知道,我要知道,早就成大帝了。”姜游冷言道,瞪了一眼曼珠沙华。

    “确实,文姜大帝与花蕊大帝寻到一处世外之地,不但成就大帝,而且还更近一步,不过当年一起不只他二人,还有一人?”韩涛故作停顿。

    “谁?还有谁?”陶士宗开口问道。

    “这人便是佛界的佛子,阿难,此人出生之时,天颂佛音,三月不绝,更有甚者,听得佛音之人,可以立地破境,当时佛界都以为是佛帝转世,那时宣姜身死,阴界式微,佛界也因此为六界之首。谁知后来,石桥一遇,阿难佛心悸动,对花蕊夫人爱慕难舍,竟然褪去袈裟,与花蕊大帝结为连理。”

    “后来呢?就生了了尘?”姜游儿问道。

    “非也,花蕊夫人当时还只有伪帝之境,与文姜帝来佛界本是来寻一处化外之地。寻不到确也无事,不料真被文姜帝寻到,本来只是托付后事,谁料阴界之辱难消,阿难放心不小花蕊帝,于是一行三人便去了这世外之地,想必就是悟界了!”

    “那和了尘和尚有什么关系,莫非是悟界捡来的!”易牙仙追问。

    “了尘确是花蕊之子,只不过是转世而已,一行三人消失了数千年,再现之时,阿难佛陀已经身死,佛界痛失一位未来大帝,心生怒火,不料花蕊当时已破帝境,以一人之力力压整个佛界,却没有枉顾性命,还为佛界求来了一座大杀器,便是王舍城的舍生浮屠!”

    “难道就是我们此行,动乱的那个?”三人吸了一口凉气,只知道要平息动乱,如今才知晓这塔的来历。

    “不错!正是此塔,此塔本是一尊魔器,共有七层,后得佛界举界之力,以六尊帝兵镇压,各镇一层,此宝恐怕已经远超一般的神君境法宝。”

    “神君境法宝!”众人一惊。

    “七层魔塔,还还有一层呢?”姜游儿罕见机智的问道。

    “这第七层,供奉的便是花蕊夫人与阿难之子!了尘的前世!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韩涛说道此处,也不免感叹一声。

    “婴儿?用自己的孩子献祭魔塔!”姜游儿突然暴走,大喝道。

    “此中细节无人知晓,不过据说是花蕊临盆之际,天降祥瑞,引得魔塔而来,重创了花蕊大帝。阿难佛陀,施展秘法将自己一分为二,以神魂之体入魔塔度化佛婴,以肉身之力化佛土滋养花蕊大帝,后来回归六界之时,只有文姜与花蕊二人,花蕊仙子自此改名花蕊夫人,一生念佛,护了佛界至今六万年。”韩涛说道,不免惋惜。

    “不错,是个男人,要是我有这么一天。。。。。”姜游儿赞道,看了一眼易牙仙。

    易牙仙顶着大脸,含情脉脉的看着姜游儿,不免嘴角上扬,漏出两颗宽敞的大门牙,心里念到:“说下去!说下去!”

    姜游儿顿生反感,一巴掌拍在易牙仙脸上:“猥琐,该打!!”

    “后来呢,那着了尘和尚,如何变成众人口中的恶僧了。”陶士宗见惯了两人如此,追问道后面的事。

    “了尘兄弟既为佛婴转世,便需要以身入世,积攒功德,方能以功德之力施展魔塔。路过西洲域时,体内突然魔气躁动,便前往大室山玄光寺借宿,向主持问起此事,不料却撞破了一个惊天的阴谋,被主持囚禁起来,后得知了尘出自王舍城,恐怕暴露更欲除之而后快,谁知了尘虽是凡人之躯,却有魔塔的魔气保护,冲破束缚逃了出来,后来也就遇上了我。”曼珠沙华摇曳,声音娓娓道来。

    “阴谋?什么阴谋?”陶仕宗问道。

    “想必脚下这条龙脉,你们已然得知,这便是玄光寺的阴谋!”韩涛道。

    “你方才以龙脉之力袭击我等,道则凶气肆虐,难道是玄光寺以凶脉之力修行。”易牙仙一语道破。

    “不错,玄光寺寻的秘法,蛊惑一域百姓,献祭子女,共享长生,世人纷纷献祭,滋养龙脉,谁知这龙脉虽是龙脉,确是当年的真龙被钉死在此,这大室山,便是钉龙之柱,历经万年,形成山脉,本就怨念极深,又得血肉滋养,日后必成祸患。玄光寺主持,以阴界鬼魁大帝之名蒙骗了尘和尚,说是为日后大战留下后手,了尘道破此法有伤人和,并愿意为西洲域消解此难。”

    “等等,你说鬼魁大帝?”众人自然认识鬼魁,自觉鬼魁不像这种人,打断道。

    “想来,鬼魁大帝也是遭人蒙骗,据说得知此事后,鬼魁大怒,在佛界与人大战一场,便销声匿迹了!”韩涛并不了解此事,含糊道。

    “哈哈,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年不愿意说出原由,原来是被人坑了。”三人相识一笑,想起当年金光洞中的鬼魁大帝。

    “韩兄弟,你继续说!”易牙仙递了一句。

    “我三人逃出玄光寺追杀,我又堪破圣境,心中大喜,了尘虽然因为转世缘故,不能修行,但传承之中有不少佛道秘法,我二人坐而论道,我也是受益匪浅。救出少女名为阿水,不过是普通村民,受玄光寺蛊惑,被献祭到寺中。如此这般,将近半年有余,日子还算平静,谁知发生后面的事,害得我们三人都惨死在大室山。”

    “呀呀的,卖什么关子,快给姑奶奶说!”姜游儿正听到兴头儿。

    “想必便是,了尘和尚被逼死在白瓦寺。”易牙仙说道。

    “易兄弟说的不错,半年后,玄光寺主持佛教盂兰盆会,实则是背后准备献祭百名童男童女,喂养怨龙,我与了尘得知以后,我力劝了尘远离此事,可第二天,了尘为我留下了一部秘法,便消失了。”

    “为何不寻人帮助,他不是出身王舍城吗?”姜游儿不解问道。

    “了尘和尚,虽来自王舍城,却只是普通寺庙,并非修士之所,而我孑然一身,更没什么朋友。”韩涛感叹一声。

    “了尘定是去了盂兰盆法会,而你和阿水也去了。”陶士宗言道。

    “不错,我得了尘和尚之助,成就圣境,定然要还恩与他,又从了尘那里学得秘术,我也知晓,了尘身体的奇异之处,当时玄光寺对外说只有一位大圣,而我们的实力,纵然有三位大圣境,逃跑也不难,于是我便独自乔装混入人群,谁知我刚走,阿水姑娘就被抓走了,以至于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看来玄光寺的那些秃驴,早就盯上了你们。”姜游儿嘟着嘴道。

    “确实早已盯上,却并非玄光寺的秃驴,而是阿水的父母,只因阿水托人送去口信,报去平安,不料阿水父母,联合村众,再次将她压往玄光寺。”

    “求得什么平安,原来是父母的平安!”姜游儿听得怒火中烧,大喝道。

    “盂兰盆会的第二天,玄光寺假以长生之名,又蛊惑百姓献出子女,便是让子女早享长生,于是一场屠戮大会,便被粉饰成了成道法会。我在下方观望,却见了尘兄弟,一人登上祭坛,开解众生,道破长生的虚妄,世人本就愚昧,了尘和尚眉心顿开莲花,口中佛音传出,躯体金光涌现,世人以为真佛降世,纷纷叩拜。”

    “事情远不止如此吧!”陶仕宗道。

    “不错,玄光寺主持见信徒倾斜,自知威望受损,便以神魂之术控制阿水,谎称阿水已经证得永生,并让阿水父母,以匕首刺向阿水,说她有佛光护体,可抵刀兵。”

    “想必是使了什么护体法咒之类的,愚弄百姓。”姜游儿首先猜到。

    “确实施了法咒,不过确是普通的障眼法。匕首刺入,伤势仍在,只是表面看不出来。”

    “好是恶毒,这是要逼你出手。”易牙仙道。

    “不错,我与玄光寺和尚斗法,他已经猜出我出身魔界,便是要我出手,诬陷了尘勾结魔教,阻碍众人长生。岂料。。。岂料。。。”韩涛声音再次哽咽。

    “岂料了尘和尚的魔气更为恐怖,世人眼中,他本就是魔!”易牙仙见韩涛哽咽,替他说道。

    “不错,了尘势急出手,左手顿生魔纹,形成吸力,将阿水护在身前。魔气一显,村民们四散逃命,玄光寺此时出手,便是降服魔道。大战一起,我便现身准备待他们逃离,不料两位大圣境出手,将我围住。了尘和尚有魔气护体,玄光寺也拿不住他,如此缠斗,陷入困境之时,只听得龙吟之声,一位伪帝境大佛出手,又得凶脉加持,攻向了尘,此时若降住了尘,龙脉立时可成,于是便见得西洲域,一域之内所有圣境,足有二十位,了尘越战越勇,一改凡人姿态,一手护住阿水,只以左臂攻伐,也可与之战平,而我两位圣境,或可一战,岂料三位大圣同时攻来,未到百回合我便伤及要害,幸得了尘兄弟,魔气相助护住命脉,魔气确实凶猛,纵使伪帝境也难耐他分毫,打将半日,一尊伪帝,二十五尊大圣全都重伤,了尘未伤一人的性命。”

    “不是打赢了吗,为何还会身死?”姜游儿问道。

    “确实赢了,就在了尘为我疗伤之时,山下信众陆陆续续跑上山来,为首的便是阿水的父母,看到了尘得胜,以为阿水投靠邪魔,一匕首刺入阿水胸膛,阿水本是凡人之身,立即毙命,救无可救,了尘回救不及,看着阿水的尸体,一手制住两人,魔气顿时冲入脑海,失手杀了两个凡人,顿时佛心有损,自觉坏了大德,魔气顿时消散。”

    “明明就是两个人该死,善恶不分,害死自己的女儿!”姜游说道。

    “众生没有善恶,不过是上位者的愚弄罢了。”易牙仙感叹道。

    “不错,邪佛误人,或许阿水的父母,临死也觉得自己大义凛然吧!”韩涛也符合道。

    “那又如何说,百姓逼死了了尘和尚。”陶仕宗道。

    “西洲域众高手自觉不是了尘的对手,又见了尘杀了两人,魔气有所减少,便煽动群众,让他们莫要畏惧,以人间正道之气,对抗了尘,了尘自知不能枉杀凡人,被信众一步步逼退。了尘越退,信众们越觉得自己的正道之气强悍,了尘大德已坏,自觉不配为舍身浮屠的传人。被逼至山下一间破败的白瓦寺,自觉缘机已到,挥手将我和阿水尸体扔出西洲域,在众生之面前,自缢于白瓦寺中。”

    “这了尘,虽然良善,却是个死脑筋,杀两个该杀之人,何苦断了自己的道果。”姜游儿忿忿,替了尘惋惜道。

    “杀人不过是恶念之始,今时开杀戒,戒便随时开。了尘对自己修行苛刻,不过是纯粹了些!”韩涛解释道。

    “那后来呢?你如何去而复返?”易牙仙问道。

    “后来我也不知,再回来时大室山已成佛道禁地,西洲域共抗邪魔之事传遍佛界,佛界正道之心更厉,了尘却成了人人口中的恶僧。我一时心中惆怅难平,便在山下住了二十年,直到一女子进入大室山中,我便在结界外等候,原是花蕊夫人祭奠了尘,才知了尘身死,花蕊夫人与鬼魁大帝亲至,鬼魁大帝诛杀了当时的二十六人,从此消失。我便诉说此事,成了看守大室山之人。”

    “原来如此,你就真看了四万多年,这大室山连人都没有。。。”姜游儿四处看看,自觉看守无聊。

    “你对花蕊夫人之事,知之甚细,想必不会是花蕊大帝无聊告诉你的吧!”易牙仙问道。

    “花蕊夫人自然不会告诉我,全因每位转世之人都会来大室山观望,告知我一些秘辛之事,近些年来有一位叫云娥的小女娃,应该是鬼魁大帝之女,收走了龙脉之中的鬼婴,还有一位玄妙庵的,叫妙音的尼姑,她便是这一世的转世之人,转世之人大都身份隐秘,心中苦闷不能与外人说,而我便成了既不会泄密,又知道此中秘辛的人。”说着韩涛自觉的骄傲起来。

    “玄妙庵?对了,你可见过一个叫道济的小和尚?”姜游儿猛然起身,问道。

    “道济?”韩涛诧异道。

    “不用了,我已经找到他了,就在白瓦寺中。”陶士宗说道,进入大室山之时,他便已经驱使傀儡寻找了。

    “你说那个小男孩,不可,不可惊扰道他。。。。。”韩涛突然惊恐道。

    “轰~”一声巨响,白瓦寺瞬间炸开,一股魔气肆虐而出,随即龙脉震荡,一道龙吟之声传出。

    “遭了。。。遭了。。。龙脉要震不住了。”韩涛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