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魔法剑士刘玄德 » 第十四章 卢植论战

第十四章 卢植论战

    刘备沉吟片刻,不解地问道:“大贤良师何故如此看重我一小童邪?”

    “嘿嘿,伟大的事业总得从娃娃开始抓起。何况玄德可是卢子干的弟子,有你协力相助,自然会一帆风顺。”张角微笑着盘了一手刘备的脑袋,这就是小孩子脑袋的宿命。

    被盘着脑袋的少年无奈说道:“我还没想好是否要加入太平道,但若是大贤良师在这场战争中有需要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一定不会拒绝。”

    虽然这话说得好听,但刘备自己也知道其实就是在拒绝。

    人家张角什么人?太平道的大贤良师,组织黄巾起义的罪魁祸首,又是自学成才的年轻魔导师,卢植都认可其天赋只比他差一些的绝世天才。

    而自己只不过是个织席贩履的学渣,连法师学徒都不是。人家能看得起自己,愿意来邀请,是看在卢植的面子,与自己可没什么关系。

    还说什么不加入,只帮助。说得好像能提供什么帮助一样,仿佛自己又能有多大脸,真就到了大贤良师需要求着自己帮助一样,说出来都可笑。

    虽然如此,可刘备仍旧不愿加入太平道。作为穿越者,他知道黄巾起义最终失败的结局,他不认为自己的加入就能改变什么。作为理想者,他也不了解张角是否真的那么纯粹,至少他自己无法判断是否真就具备了带领大众脱离苦海的纯粹目的。

    就算不提这些,刘备的直觉直觉总在拒绝者,拒绝者他自己加入这些漩涡。

    他确实很想帮助眼前这些人,但加入什么太平道、黄巾军什么的,还是算了。

    张角也不介意,反而说道:“有劳玄德小兄弟了。”

    相较于刘备,卢植这儿又是另一副光景。先前他从司马防那儿突然得知有弃世一族攻城以及刘备失踪的消息,这让他觉得一阵恍惚。虽然他常常被认为是天才,他也的确是非常年轻的魔导师和大儒,能文能武,但他此前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因此多少也会感觉到有些困难。

    不过寻常与不凡的差异,往往就体现在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态度。

    卢植不敢做断言,但是他隐约觉得这次突然有人的进攻,可能就会刘备失踪有所关联。

    虽然刘备失踪,确实影响到了他的计划,而且他还蛮喜欢自己这个颇有天赋但学习态度很差的学生。只是眼下更为重要的事情并非寻找刘备,而是先解决战争。不去管刘备,他也不一定有事;而如果不解决战争,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这不是卢植自己在安慰自己,而是有着自己的逻辑判断的。刘备失踪无非就是两件事情所引起的,要不就是自己这学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突然消失,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强,那再要不就是被别人所带走。若是后者,那不仿想象一下,对面能在司马家那么大的城堡中,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带走刘备,必然是有着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个人实力也一定不容小觑。这样的能力想要杀死自己那学生,只怕会更加轻而易举,所以从逻辑上来讲,刘备未必会有生命危险。

    只是,在想到这儿的时候,卢植就脑海不知怎的,偏偏想起了前几日张角色说的太平之问。

    他叹了一口气,让自己别想那么多,而是迅速前往战场。

    先前那些弃世一族的叛匪出现时,很迅速便攻陷掉其中几个酒馆。正如刘备所看到的那样,这些酒馆就是司马家防守的前沿据点,他们是这个城堡的第一道防线。

    防守的据点被攻陷,多少让前线的那些驻守的士兵们有些慌张。不过好在城市的防御机构是曾经长期的传奇大法师虞诩所设计的,彼此之间互为犄角。在指挥官到位后,士兵们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进行反攻。可能是火力充足,反攻十分顺利,没过多久那些叛匪就开始后退。隔着一段距离对峙着,似乎是准备围城打长期战。

    指挥官有些迷惑,他不太明白这些叛匪想干什么。

    这些战场前线的士卒都是司马家的私兵或是周边与司马家关系不错的雇佣兵。因此他们的指挥毫不意外的落在了司马家的头上。

    不过指挥这东西很多时候是需要讲资历的,你说你二十来岁就可以指挥千军万马,那底下的那些老兵也得信啊。哪怕是少年将军冠军侯,也没能力一开始就有资格指挥数万大军。最初也是靠着武帝才能拿到第一步指挥权,而后他又通过一次次卓越的战果这才逐渐成为最高统帅之一。

    冠军侯尚且如此,又有多少人能够与冠军侯相提并论呢?

    因此指挥官并没有落到司马家当代家主司马防的头上,而是他的父亲,六十多岁的司马儁一力承担。他是司马家前任家主,曾是颍川太守,倜傥大度,仪态伟岸,也算是风流天下闻。

    司马儁看向指挥室里的其他几人,询问一下他们的想法。有的人认为应该主动出击,进行斩首行动。叛匪很多是依据某一个特别人物而聚集,这种时候斩掉他们的头脑,他们自己很快就会解散。还有的认为可以继续对峙下去,己方只要等到朝廷的援军就算赢。

    两边说的都有道理,这让司马儁有些为难,他只是个文官,虽然有着家传兵法,但也只是不让他两眼一抹黑,勉强带带队还行,真说打什么打仗还是有些难。

    司马防见到这幅光景,立马站了出来,诉说起自己的宏图伟业。

    什么两翼包抄,中军固守,战术穿插,火力覆盖,整得还挺复杂,就差让弓箭手将箭矢往左偏移五厘米了。这让司马儁老脸不由得泛红,得亏自己是虎人,脸上有毛,不然那得多尴尬。

    指挥室里其他人都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他们都是曾上过战场的老兵,退伍后被司马儁请到此处,这种一言不合就谈兵法,谈战术的愣头青,他们见过太多了。

    怎么说呢,这就是年轻人嘛。司马防在宣传名声上确实颇有头脑,但在军事上确实……嗯,高情商一点,有着充足的成长空间。

    不过毕竟是他们未来的家主,这时候当然不能不给面子,所以大家都看起来很有礼貌地在倾听,这人情世故必须拉满啊!

    司马儁不想继续看自家儿子在诸位将领面前丢人,赶紧使用祸水东引:“卢先生若有想法大可畅所欲言。”

    于是众人又把目光看向了卢植。其实他们也不指望卢植能够说出什么很有见解的内容。

    卢植在学问和魔法上或许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但隔行如隔山,兵法毕竟不是魔法,不是说脑海中搞个什么模型就可以解决的,兵员调配、管理、休整以及赏赐是基础,连最简单的这些都做不好,那些所谓的高级战术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花里胡哨罢了。

    不过他们也乐于给这个大魔导师一份颜面,任何法师对于战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更别说卢植这种魔导师。这位被誉为建宁年间最出色的法师,其天赋被誉为虞诩以下第一人。事实上,真要细究起来,这几年因为“党锢”之事,许多曾经叱咤风云的魔导师要不就是被押入大牢,要不就是遭遇不测,真要给朝廷现有的魔导师排排名次,卢植怎么着都得是保五争三的水平。

    这也是当今圣上三番五次地征辟卢植的原因。朝廷失去几个学者不要紧,关键是损失了很多魔导师,这些都是战略级力量。要不是那几年那些学院派做出那种事了,天子真不想动他们。

    卢植也是读过不少兵书,不过他不是司马防这种愣头青,知道自己毕竟没有带兵经历,很容易犯纸上谈兵的大忌。因此他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先将重点放在判断对方意图上:“那承让各位了,且容在下说一些个人的拙见。如果固守阵地,可能正是对方所期望的。这些叛匪军阵中明明有着比蒙、端公,但从始至终都没有出手,若是比蒙出战,实际上第一道防线根本难以抵挡,但对方却按兵不动,可能对方在眼下根本没有作战的打算,至于原因我暂不清楚。”

    众人琢磨了一下,感觉有点道理,坚持出战进行斩首行动的几人则是闻言狂喜。他们巴不得让大儒帮他们背书,这样斩获功劳的话,他们肯定是首功,而追责的话显然也是先追卢植:“先生意思是说,我们还是应该出阵?”

    卢植摇头:“是否出阵自然是各位将军说了算,在下只是初来乍到,并不了解城中军务情况。只是,如果出战的话,未必会取得成效。”

    司马防不解:“为什么这么说?”

    “弃世之民长期以来都是跟随着特定人情进行叛乱,在这种情况下找机会击毙对方首脑确实是极其有效的。但这一只部队能够深入大汉腹地,这种控制力远远不是寻常叛军所能比拟的,而且,一旦我们失去了防御工事的庇护,可能根本难以与对面想抗衡。若是防守的话,无论是比蒙还是端公,我都可以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防御,可若是主动进攻,那我只能留在其中一处,那另一边就需要有别人来进行作战了。”

    卢植说得还比较委婉,但诸位将领都是人情世故拉满的,哪里听不出来,言下之意分明就是:你们有阵斩别人的实力吗?没有就老老实实待在这儿。

    营帐中各个将领面面相觑,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