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魔法剑士刘玄德 » 第三十七章 法术理念

第三十七章 法术理念

    何颙身为党人,千辛万苦回到洛阳也要见刘备一面,给这个少年一个评价的事很快火爆起来。

    这下刘备是真的不得安宁了。

    在成名之前,刘备一直希望获得名气,希望能够为自己打下基础,以此跻身进入仕途。

    可真的有名气时,他这才发现,原来这其中的阻力那么大。

    原因很简单,名气太大了。

    刘备的成就放在他这个年龄段自然是很值得赞扬的事,可是这真的值得一位被通缉的大法师专门跑回洛阳如此对待吗?

    而且,随着他名气的提高,刘备的污点也逐渐被扒出。

    家世不显?织席贩履?

    名士之间确实会对家世更高的士人有更好的评价,但如果已经有了好评价,他们实际上对家世的要求也就没那么高了。

    所以这些会是刘备被攻击的点,但不是刘备身上真正的污点。

    现在刘某人身上最大的污点是,误入太学武评,引起骚动后却没有赢。

    虽然传闻都说你斩杀了端公,但最后表现出来的确实你连一个区区太学武评都赢不下来。

    虽然,客观上讲,你还是个孩子。

    但这场表现你也不是没机会啊,孙坚一个人把一群人给解决了,有这样的助力,难道取胜不该是必然吗?

    这个言论一出来,一时间大家都对刘备的名气产生怀疑。

    除了这一点,临近毕业的太学生也抱有另一个心思。

    他们都是正经参加太学武评的人,但是最终成绩大多不理想,在太学武评之后,他们是希望能够借助一个契机好好地成就事业的。

    刘备看起来,就是这个契机。

    如果没有何颙,他们大概是不会把刘备当做这个契机。

    按照刘备穿越前的说法,这二者有点像是校级奖学金和国奖的区别。

    校级奖学金拿了就拿了,人们只会认为你才华卓越,仅此而已。哪怕是某些才华超越了校级奖学金持有人,也不太能为自己的名气添砖加瓦。

    校级奖学金虽然强,但还不足以强得夸张。

    但如果是国奖,那就很大了。若是自己堂堂正正地击败国奖持有者,那还能顺道证明国奖不够客观。

    一下子效果就有了。

    何颙的评价,就像是这样的国奖。

    显然眼下的刘备就是大家踩着上位的机会。

    成也功名,败也功名,对于天下学子来讲,功名确实是他们最该看重的东西。

    那具体怎么做呢?

    上门挑战是最简单的。

    次日刘备一出门,准备去练习术法,一碰面就是个三阶战士,手中拿着一柄硕大的铁锤。

    一上来就说要挑战刘备。

    玄德少年立马知道是昨天何颙的事引发的特殊反应。

    可是他又不能真打,主要是他现在只是一阶法师,还不足以破防三阶战士的斗气,硬要打打不过。

    就很气。

    只能委婉推辞,然后去速度进修法术,必须得加快修炼的进度了。

    刘备没有注意到,拒绝了战士之后,那名战士的嘴角却止不住上扬。

    丁级法术是基础法术中最简单的法术,但里面涉及到的很多法术建模技巧却会贯穿整个法术体系。

    这也是卢植一直没有打算教刘备丙级法术的原因。

    如果现在就教了丙级法术,而忽略了对丁级法术的思考和探索,那也就意味着很多基础性的东西没有得到训练,将来万一在高级别法术中建模出现纰漏,那很容易引起走火入魔。

    这都不知道往哪里哭。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理由。

    在卢老爷看来,自家这徒儿太能整事儿了,才到洛阳没几天,就去了一趟太学武评,卢植自己都没去。

    这还刚只是一阶法师,就已经能整那么多活了,等他成为三阶法师达到毕业标准时,那还指不定会惹出什么东西呢。

    除了这些,卢植事后也就太学武评一事找过刘宽,就此事所传达的重要精神进行讨论。经刘宽同意,现将对讨论评价公示如下:

    年轻人嘛,体验赛啦。

    卢老爷很郁闷,虽然为刘备攫取名气确实很有必要,但如果太快了,那岂不是在阻挠自己?

    以他的才智,自然是搞得明白自刘备参加太学武评后,此事会成为他的污点。而他也知道这背后只怕少不了刘宽在推波助澜。

    他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我知难而退,不要再搞什么大计划。可惜了……

    正因为丁级法术涉及了很多法术建模技巧,所以在刘备将丁级法术全都掌握后,在法术技巧上基本上可以说是融会贯通了。

    哪怕是少年天才的卢老爷也对此十分感慨。

    能把这些建模技巧掌握得那么娴熟,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花时间练,刘备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

    自己以前可花了三年。

    可见刘备精神力之丰厚,居然可以不间断地练习到这种地步。

    而丙级法术除了比普通法术更难以外,还有些别的概念也随之浮现。

    理念。

    自大理论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后,创造性地将儒学与诸子百家思想融合在一起,并将当时几个大的法术类别用理念及阴阳家里阴阳五行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得到了一个高能理念法术表。

    虽然,董仲舒的理论还有很多存在商榷的空间,但是在统一法术理念与法术模型这一点上,确实有几分道理。

    就比方说秩序魔法,五行属金,而金主管杀伐律令,内分阴阳。阴属金主绝对秩序,强调控制;阳属金主相对秩序,强调管理。

    这一理念的发掘,极大地提高了例如神圣使命、光刃剑雨、帝芒之枪等法术的威力,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唯心力量实际上是唯物的。

    难怪秦灭六国,把秩序理念点到骨子里的秦国法师,在战斗力上确实无可匹敌。

    除了金属性所代表的秩序,还有木与自然、水与繁衍、火与勇气、土与物质。每一类理念之下都有延伸的大量法术,还有很多禁咒。

    有些家族会有一些专门不对外教学的特殊法术,这被称作叫做家传绝学,比如说之前在太学武评中夺得第一的韩馥,他们家就是这样,有着名为大地之门的禁咒。

    虽然实际效果好像也就是传送阵?

    韩家自称这个法术比传送阵强多了,但由于他们也没公布模型,大家也不知道强在哪里。

    可能就是作者还没在设定里写上吧。

    藏一手其实是绝大多数家族都会选择的行为,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法术独创之后是能让家里获益的。尤其是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家以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光武帝也表示很无辜,他其实做了表率作用。他独创的陨星天坠,可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世人了,本意就是希望大家有了新的法术不要藏着掖着,多多对外作出贡献。法术时间要彼此之间相互交流才能得到进步。

    但现在看来,光武在这一方面的努力是打了水漂。

    虽然整体风气上大家还是会藏着掖着,不过也有些世家大族还真就不担心别人偷学自己家的家传绝学,比如说颍川四家中的另外三家,也就是荀、陈、钟。

    要不怎么另外三家都不爱带韩家玩呢,我们都是造福万家,就你藏着掖着,还真是贯彻了“物质”的理念啊,真物质!

    韩家欲哭无泪。

    值得一提的是颍川荀家,他们擅长阳属金的相对秩序,强调管理,这个是传承于先秦大儒荀子。荀子作为当时最知名的学者,一度论遍世人无敌手,最好诡辩的公孙龙都不敢保证一定能辩过他。荀子其实是最早察觉到唯心理念其实是唯物的人,也做过了很多实验。

    不过他的想法是天人相分,所以他最终只是验证了秩序的重要,而抱有天人合一想法的董仲舒则是汲取了荀子的部分思想,然后以荀家作为脉络之后四处拓展,最终给他捣鼓出了法术理念和法术的统一。

    颍川四家中的其他三家愿意公开自己的法术模型,除了自信家族不会断了传承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理念的贯彻是否彻底,是完完全全会贯彻进法术里面的。

    你说你以秩序至上,但对不起,说了不算,放一记圣光大家一眼便明了。

    要是放出来的圣光绵软无力,疲态尽显,你还说个啥秩序?

    没认为你是混沌使徒就不错了。

    而想要培育理念,那自然就是需要熟读经典文献。

    其实这么说也不完全对。

    有时候懂得多,不一定代表就相信,反而越是无知的时候越有可能出现狂热崇拜,而狂热崇拜可能对自己理念的理解未必正确,但理念唯心力量作用在法术里不论是非,只论信仰。

    但至少在卢植卢老爷这个传统派看来,还是得熟读经典,读得多,理解得深入,这样的信仰才是走向正道的,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卢植没指望刘备在学术上作出成就,也强迫他读书。

    这对于法师来说,确实是有意义的。

    所以刘备与其说是在练习丙级法术,不如说他是在尝试理解法术的理念,然后找到认可的地方。

    而就在刘备练习的时候,关于他的又一则传闻开始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