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直播雕刻,开局被警察关注 » 第108章,这人数太多了,看不过来

第108章,这人数太多了,看不过来

    “你就是先生吧!”

    “是先生,我在中央电视台看过他,就是先生。”

    “先生,您好。”

    “先生好。”

    林宇尴尬道;“你们是?”

    “先生,我母亲是尿毒症患者,看了视频之后,知道你能够治愈尿毒症,特意带着我母亲过来求医。”

    “先生,父亲也是·····”

    “先生,这是我家丫头,现在才10岁,你帮忙看看,她已经是尿毒症晚期。”

    “先生,我嫂子也是····”

    你们这是不怕我医治,所以到我门口来了?

    林宇双手伸出,安抚道:“都听我说,我不是中医,我是没有行医资格证,你们明白吗?我没有权力给你们看病啊!”

    “我们相信你。”

    “对,我们都相信你。”

    “对,我们都相信你。”

    “求求你了先生,我母亲已经等了两年了,这两年一直在透析治疗,一直等待换肾,可一直都没有等到,再等下去,我母亲会坚持不住的。”

    他们可不管什么医师资格证。

    只要能治好尿毒症就行。

    病人需要的是效果,不是什么医师资格证,再说了,中医要什么医师资格证啊!

    李时珍有吗?

    华佗有吗?

    张仲景有吗?

    要是在这个年代,他们也没有医师资格证。

    林宇面对他们祈求眼光,林宇还能说什么!

    “哥哥,你能帮我看看吗?”

    林宇低头看着旁边的小女孩,原本活泼浪漫的小女孩却脸色憔悴,他不是圣人,但是面对这种情况,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林宇道;“走吧,去小院子等我,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事儿。”

    林宇准备去小院子看看。

    到了小院子这才知道,这里还有更多的人。

    额·····

    这下麻烦大了。

    这么多患者,他一个人也看不过来啊!

    苗教授也来了,昨天没走,竟然准备再来拜师学艺,结果刚来就看到这一幕。

    十几位尿毒症患者,等着看病。

    “先生来了,”

    “这下终于有救了。”

    “太好了,终于等到先生了。”

    苗教授走到林宇旁边,小声道:“怎么这么多患者?”

    “我也不知道。”

    “干脆你开一家医院得了。”

    林宇无语了。

    我特么哪有资格开医院啊,他可没有那个功夫,一个人不香么,还搞这些玩意儿。

    苗教授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

    “你没有行医资格证,要是让人举报了,这可是一件麻烦事儿,我出面给他们看病,给他们抓药。”

    林宇侧目,看着苗教授。

    你出面?

    这主意不错啊!

    老苗啊,你可真行。

    苗教授笑道;“不过我需要拜师。”

    偷学我的医术?

    挟恩图报?

    徒弟你不讲武德,你就是这么对师傅的?

    直播间傻眼了。

    【卧槽,西医教授来拜师学艺,这是放弃西医了?跟着岳父大人学习中医?】

    【中医比西医强大太多,这可是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现代西医才多少年,才200年不到吧!】

    【这事要是传出去,西医还有的混吗?】

    【这老头已经五十多岁了吧,真的准备学习中医?】

    【中医比西医更加难学,西医只需要看机器仪表就行。】

    【中医没那么好学。】

    林宇点头:“没问题,以后你就是我徒弟了。”

    苗教授笑道:“师傅。”

    苗教授站出来,大声道;“大家都静一静,由于患病的人数太多,以后我将代替师傅替你们看病抓药。”

    “当然你们可能会质疑我的身份,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是先生的大弟子,同时也是西医学院的教授。”

    “我的名字叫苗同明,你们可以去查一查。”

    “同时为了大家的安全,大家都排好队,我会替你们检查,师傅会复诊,同时我会为大家抓药。”

    老苗还是很有风范的,一句话之后,大家都排好了队。

    简母搬出一张桌子。

    林宇道:“中医中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观念和独特的理论,作为医药学的基础,想要学会中医,就得抛弃西医的想法。”

    “这一学说的内容包括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的生理、病理学。”

    “以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

    “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进行归纳治疗的一整套临床诊断和辨证施治的治疗学。”

    “以寒、热、温、凉“四气”和酸、甘、苦、辛、咸“五味”来概括药物性能的药物学。”

    “中医是将病人看做一个整体,而不是分裂出来的一部分。”

    苗教授点头,笑道:“师傅,其实我已经看过很多中医经典,什么伤寒论、本草纲目这些书籍。”

    林宇问道:“你怎么突然对中医有兴趣了?”

    “西医我已经到了顶峰,学无止境,所以我想学习中医。”

    卧槽。

    口气不小啊!

    林宇开始问诊。

    林宇坐在旁边,一位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上前,伸出右手,林宇道:“首先就是把脉这一环节,切脉部位有上(头部)、中(手部)、下(足部)三部,每部各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

    苗教授连连称赞,太神奇了。

    通过把脉就获得病人的知识,不用什么机器,就能大致猜测出病人的病情。

    苗教授道:“师傅,我觉得应该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把脉。”

    林宇:?????

    科学?

    啥科学?

    怎么又把西医那一套拿出来了?

    林宇道:“肯定不一样了,中医不是西医,怎么可能通过机器检测?”

    “西医有听诊器,可以通过胸口心跳声判定。”

    “中医是把脉,也可以制作出一个听诊器,通过听诊器感受脉象的大小,脉象的强弱,脉象的快慢。”

    说的好像真有道理啊!

    用手把脉,跟听诊器不是一样么!

    都特么是靠感觉诊断。

    【额····中医也需要听诊器?这是还没有放弃西医的想法啊,中医不需要听诊器。】

    【我怎么感觉苗教授说的有道理,把脉就是感觉脉象,可以通过听诊器的方法感受脉象,以前没有这东西,那是因为科学不发达,但是现在有了,我觉对可以。】

    【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发明一个类似于听诊器的机器,不就行了,这样更能准确无误的看病。】

    【未必没有这个可能,中医也需要改革。】

    林宇点头:“有道理,这个发明以后就交给你了,把脉是确定脉象,正常人的脉象病人的脉象不一样。”

    “通过脉象确定别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林宇继续替病人看病。

    苗教授点头,心里想到:中医是靠脉象的快慢、大小、强弱····这跟听诊器一样,听病人的心跳声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