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李府 » 第四十三章 取名

第四十三章 取名

    李增枝赶忙第一时间拿着信通知了皇帝和皇后,两个老夫老妻也是十分开心,刚刚准备叫燕王两口子回来,却被李增枝以徐妙云有孕在身不宜赶路为由劝阻,忙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吩咐着太医院派了一大批医术高超的医官们前去服侍。

    不知道为何,这位老人在听说自己又有孙子后,便整日在李增枝面前翻阅着各种各样的书籍,终于有一天,他把一张纸递给了李增枝,让他交给朱棣。

    字上面有二十个工工整整的大字: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李增枝不解,一旁的朱标倒是一脸微笑地走了过来,

    “这是父皇给老四一家的辈分吧?倒也很是适合老四呢。”

    原来,在有了嫡长孙朱雄英之后,老朱发现自己的儿子,孙子越来越多。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又喜欢孙子想给儿孙亲自取名的他为了免于到处翻阅词典,便决定给每个朱家后世子孙规定一个固定的起名模板。

    为了区分帝系子孙和诸王等朱家分支和以及各个分支的辈份,朱元璋以每一个儿子为一支派,每一支派定了二十个字作为名字中第二个字的用字,也就是字辈。再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的规律,作为名字中第三个字的用字。

    太子殿下的子孙们的字辈早在朱允炆出生前便是定了下来,是为: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李增枝看着这二十个字,倒也是觉得万分有趣,却听朱元璋接着说,

    “咱老四这个大儿子这名字咱得亲自来取。老四和咱这大孙增枝关系一直不错,就给老四这个大儿子取单名一个炽字,一个枝一个炽,也挺顺口,就这样决定了,告诉老四,他这第一个儿子,就叫朱高炽!”

    看着朱元璋先入为主,直接就把徐妙云肚子里那个孩子定为了男孩并且取了名字,李增枝也是有些佩服他的果断,边暗想着要是个小郡主朱元璋就下不来台之类的坏事,一边回到自己房间写了信附带着朱元璋的二十个大字和未来燕王世子的名字一并寄去了凤阳。

    随着朱元璋得到了新的孙子,洪武皇帝更是越来越乐不思蜀,过去还会去前朝露个脸的他如今前朝连去都不去,一些十分忠于他的大臣受到胡惟庸打压来后宫找他诉苦,也纷纷都被他给打发了回去。

    马皇后和朱标看着似乎已经在颐养天年的朱元璋也是放下了心来,整日陪着他在东宫保养身体,李增枝却仍不能相信朱皇帝真的收回了自己利牙,除了偶尔去坤宁宫看望一下马皇后,替马皇后收拾下田地,几乎每天都躲在东宫里跟着先生们之乎者也,祈祷着朱元璋不要想起他又把他抓去当侍卫。

    老朱见李增枝整天刻苦学习,也不好强行把他拉出来陪着自己玩乐,便由着李增枝去了。

    洪武十一年八月,仍住在皇宫里的李增枝收到朱棣的来信,徐妙云生了,正如朱元璋所言,是个儿子,而且朱高炽这小子还长得白白胖胖的,据御医说足足比正常婴儿胖了好几斤,幸好徐妙云身体好,并没有太多的折腾,母子平安。

    李增枝松了口气,这是他一年多以来觉得最好的消息。

    如今的前朝,李善长和胡惟庸把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满朝文武都认为当今陛下恐怕时日无多,当今太子仁孝有目共睹,为了照顾正在颐养天年的朱元璋,也是把诸多政事交给了李善长和胡惟庸。

    见到当今太子的仁德,大伙都认为天子剑不会再落到自己头上,人人都是更加辛勤地工作,可独独只有李增枝并不这么认为。

    恰恰相反,他甚至觉得,朱元璋并非和表面一样年老体衰,可他之所以表现出现在这副模样,恐怕是在酝酿一场更残酷的杀戮。

    如果可以,李增枝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可惜,他猜对了。

    但这杀戮,不止是一场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