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李府 » 第六十四章 挂帅人选

第六十四章 挂帅人选

    朱元璋说完,淡淡地扫了一脸忐忑的李文忠一眼,似有深意地说,

    “保儿以为若让蓝玉挂帅,此番征云南胜算几何?”

    李文忠此时的脑子虽然一片空白,但他却很明白自己舅舅对于蓝玉此人的态度,便立马回应道,

    “臣以为,永昌侯虽然久居战阵,屡建奇功,但毕竟年纪尚轻,此番讨伐云南叛逆毕竟是个大仗,更涉及到许许多多安抚百姓一类的政务。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因此臣以为还是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将统领我大明将士。”

    永昌侯,就是蓝玉的封号。在洪武十二年,他率领军队跟随沐英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屡建奇功,被别人说成是用兵如神的当世韩信。回到应天府后,朱元璋论功行赏,便给这位年纪轻轻的小将军封了永昌侯。

    二十来岁就被封侯的人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但也绝对不多。最为出名的就是那位封狼居胥的冠军侯,可蓝玉与霍去病不同,在封侯后,他并没有励精图治,力图为大明效忠,反而是居功自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整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甚至是在朱元璋的御驾前,都丝毫不注重礼节。因此朱元璋对他多有不喜,这也是为什么他凯旋归来后的这两年,哪怕大明朝的战事依然不断,也一直没有让他掌兵的重要原因。

    长时间被软禁在京师,蓝玉当然也不愿意。可毕竟皇帝依旧是皇帝,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反抗,这次碰巧朱元璋出宫大发雷霆,见到机会来了的他忙是主动请缨出征云南,听到曹国公李文忠出言反对,自然是心生不满,冷着脸斜睨了比他爵位还高一级,官职更是大得多的李文忠一眼,

    “不知道曹国公大人觉得当今朝堂上,还有哪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能打胜仗的老将军能出征呢?”

    李文忠听到这话顿时哑口无言,要说德高望重,经验丰富,自然得从几个御笔亲封的国公爷里面去找。如今的大明共有六位国公,分别是开国六公爵中的韩国公、魏国公、郑国公、曹国公、宋国公以及洪武十一年进封的信国公。

    过去的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中,除开整天忙着各种五军都督府和国子监诸多事务抽不开身的自己和洪武十年就已经离世的卫国公邓愈,还有四位。韩国公李善长因为受到胡惟庸案的牵连,已经隐隐被朱元璋踢出了军事指挥系统;魏国公徐达在北方时刻防范着蒙古人的袭扰,如果没有这位北疆大将坐镇北平城教导去年刚刚就藩的燕王朱棣,北方大局或许会因此而动摇,他自然绝对不能轻易离开北平;郑国公常茂,说白了就是一个靠自己那位亲爹——立下赫赫战功的常遇春大将军上位的纨绔子弟,绝对是不堪大用,更不用说挂帅出征;宋国公冯胜倒是中规中矩,也打过不少胜仗,但只可惜他只能是一个将才,绝对不是一个精通政事的帅才。若要让这位过去当过土匪的国公爷去安抚本就不服大明的云南,恐怕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信国公汤和倒是一个非常合适挂帅出征平定云南的人选,只可惜今年正月乃儿不花侵犯边境,朱元璋任命汤和为左副将军辅佐徐达率领诸将士前往征讨,至今还没有回来。

    这样一算,大明朝还真是人才凋零,出征云南挂帅的人也迟迟定不下来,朱元璋看着李文忠被蓝玉说得有些窘迫,可又不想让蓝玉真的挂帅出征,竟然把视线转到一直跪在地上旁观的李增枝,

    “增枝,你说说,我派谁去啊?”

    都督府的众位将军自然认识这个年纪不大的曹国公嫡子,早就听说他天资聪颖,如今自己的亲爹遇到这样的难题,倒也是好奇他会如何替自己亲爹化解此次尴尬,又给那位气势嚣张的蓝玉一个令他满意地答案,

    “孙儿以为,蓝玉大将军用兵如神,可以带兵出征。”

    蓝玉显然对大将军这个称号很是受用,只见他走到李增枝身旁用力拍了拍李增枝的肩膀,

    “小子真有眼光!比你爹强!对咱胃口!”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有些不满,刚刚想开口说话叱责一番,却又听李增枝接着说,

    “孙儿听说蓝将军前年是和沐英大将军共同出征,同心协力才取得大胜,若西平侯叔叔此番能协助永昌侯叔叔再次一起出征云南,孙儿倒认为一定可以马到成功,叫那云南蛮子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