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李府 » 第七十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七十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不行!我不同意!”

    沐英大吼,

    “老老实实给我在营中呆着!哪都不准去!”

    李增枝知道沐英对他的关心,他感激地对沐英鞠了一躬,说道,

    “可若我不去,如今这大明军中,还有谁能去呢?沐叔叔,我是大明朝曹国公的嫡子,若是我贪生怕死,龟缩营内,那我父亲如何服众?比起其他的将士,我只不过是个有着一个曹国公的李姓的幸运儿罢了。我李增枝此时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若真有危险,那我愿以自己的一腔热血为大明的一统天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沐叔叔,若您真的关心侄子,就让侄子去吧。侄子想做的,不是李文忠的儿子,而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李增枝,一个靠自己战斗的李增枝。”

    沐英刚欲开口,却看到蓝玉走到李增枝面前,认真地拍了拍李增枝肩上的尘土,

    “增枝,此番计策,你能做到必胜吗?”

    李增枝坚定地回道,

    “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虽千万人,吾往矣。”

    蓝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回过头对着满脸复杂的傅友德和沐英说,

    “让这孩子去吧,若是让那云南蛮子知道自己是败在一个十一岁的少年手上,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呢。”

    说完,蓝玉便收起自己故作轻松的神情,严肃地对着李增枝说道,

    “虽然我很喜欢你这不怕死的劲头,但一定要记得,若是情况不对,一定要立马撤退。你自己不怕死,但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希望你死,死容易,可是要活下去,才是最难的。”

    蓝玉说着说着,眼里竟是流出了些浊泪,又认真地给李增枝理了理战袍,补充道,

    “活着回来,一定要给我活着回来。”

    ...

    李增枝想到两天前三位杀戮无数的侯爷那副神色也是无奈地笑了笑,听见明军在对岸放出的震耳欲聋的炮声,便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刚想下令撤退,一斥候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将军,有一支敌军正向我们这边杀来!”

    李增枝仍是镇定自若,取下水壶丢给他,问道,

    “别急,喝口水再说。他们有多少人?带兵的是谁?”

    那士兵狠狠灌下一口水,喘着气断断续续地说,

    “约莫有千把来人,我看他们军容应该是云南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带兵的羽扇纶巾,手持佩剑,想必是个大官,在下不认识。”

    “云南军中读过书的没几个,羽扇纶巾的更是凤毛麟角,那想必就是达里麻了。”

    李增枝双眼眯了眯,顿时反应了过来,

    “他们这是困兽之斗,想殊死一搏干掉我们之后向南撤退。真不愧是达里麻呢,审时度势倒真是第一人。”

    “将军此言何意?”

    “你想想,如果达里麻顺利干掉了我们,跑回去说自己被包围,拼尽全力打开一道口子回来,再装作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那梁王还有心情处置本就十万打三十万的他吗?更何况,他要是就这么跑回去,那我大明军队在云南这一战如何立威?陛下在出征前就说过,咱们是来光复云南的,不是来占领云南的,要时刻把人心所向放到第一位。要让那些隔岸观火的云南土司们知道,我大明王师所到之处,战无不胜!而且这胜,皆是大胜!”

    那士兵听不懂这些弯弯绕,又是疑惑地说道,

    “将军的意思是?”

    “绝不能让这人跑了,我们得在这拖住他们!”

    那士兵闻言大惊失色,

    “将军,我们才一百来号人啊,那达里麻屁股后面可足足有着一千多吃了药的士兵,我们这点人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李增枝看着山谷两侧的密林,心生一计,

    “去把我爹的帅旗拿过来。”

    那士兵不明所以,但还是听从命令取过李增枝一早就准备好的曹国公帅旗。

    李增枝捧起那“李”字帅旗,心中的骄傲之感油然而生。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他早在应天便向自己的父亲要了这一面帅旗。因为他知道,在自己父亲这面旗帜的带领下,无数的敌军被消灭,无数的失地被收复,无数的百姓从元人的压迫中重获新生。

    “这一次,就换我这做儿子的陪你战斗吧。”

    李增枝微笑着轻轻抚摸着帅旗上的“李”字,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他将旗帜缓缓套到自己的右手上,对着那士兵缓缓说道,

    “替我去传令,全军撤到下游,与大军会师。”

    那士兵虽然疑惑,但也知道这位少年将军精通兵法,也不敢多问,便加快脚步走进了密林深处传令去了。

    看着那士兵远去,李增枝笑着看向东方,那是应天府的方向,口中呢喃道,

    “陛下,爹,增枝,没给你们丢脸。”

    缓缓闭上双眼,此时李增枝的心中只有短短七个字,

    “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众明军将士震惊的目光中,年仅十一岁的少年独自一人走出了明军隐蔽所在的密林,一步又一步地爬到山谷的最高处,高举右手,对着云南军队袭来的方向厉声大喝,

    “我乃大明曹国公嫡子!尔等小贼,见到本公子还不快速速下马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