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见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第46章 朕既然能给你们,就能再拿回来。

第46章 朕既然能给你们,就能再拿回来。

    “陛下,老臣认为胡太师言之有理。”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于苗地,都是怀柔安抚之策,任命当地土司首领为官员,并未引起太大的骚乱。”

    “若是我们全部夷平,强行将他们引向大明,只怕会起到反向效果,一个对大明有二心的地方,朝廷如何敢重用呢?”

    “以老臣之见,还是慎重些为妙。”

    朱勇很快站起来说道。

    此时的朱勇岁数已经很老了,拄着拐杖撑起身子,说起话来有些口齿不清。

    即便如此,他身为勋贵武将,在朝堂上的威望依旧很足。

    “陛下,臣依旧坚持之前的想法,只有大杀特杀,才能震慑宵小。”于谦也随之表态。

    朱见深闻言,从龙椅上站起身,径直走了下来。

    他来到胡濙的身旁,看着胡濙面容苍老的样子,轻声笑道:“胡太师,一转眼朕已经九岁了,而你却老了。”

    “陛下乃是真龙天子,而臣是将死之躯,臣又岂能与陛下相比呢?”

    殿内的臣子们满头雾水。

    正在商议朝政呢,陛下怎么突然说起了题外话?

    朱见深看着胡濙,再度说道:“以前那样做是对的,现在那样做也是对的吗?世间万物都随光阴流转,哪里有停滞不前的道理。”

    “陛下此言有理。”于谦闻言眼睛一亮,当即满意说道。

    “于太保,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拍朕的马屁?”

    朱见深脸色一变,大声喝道,“拍马屁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在场官员见状连忙跪下身去,就连胡濙和朱勇二人也跪了下去。

    朱见深扭头看向胡濙,说道:“胡太师,你身为五朝元老,经验比朕多,朕有些话想问问你。”

    “若是太宗皇帝还活着的时候,他遇到大明内部有叛乱者,会如何处理?亦或者皇爷爷在位时,遇到这种情况,难道也是置之不理,甚至怀柔安抚?”

    “笑话!”

    “朕相信他们二位活着的话,肯定会支持朕的!”

    “杨善说的有道理,一位的怀柔安抚并不会养出听话的好孩子,只会养出白眼狼!”

    “自成化元年,一直到成化五年,朝廷好不容易才将财政恢复到正统十三年的水平,为了清剿苗地,大明的百姓们贡献粮草,省吃俭用!”

    “结果苗地的人跟在蒙能身后造反,损害我大明百姓安稳不说,越打人越多!”

    朱见深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胡太师,朱太傅,朕敬重你们二位,绝非因为你们是朕的老师,而是因为你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替朕维持朝堂安定,保护大明不受蛮夷侵扰!”

    “可是如今看来,朕错了!”

    “于太保支持严查到底,是因为他知晓朝廷内部的隐患!为了清除大明的隐患,弯刀割肉也在所不惜!”

    “可你们一个勋贵之首,一个文臣之首,为的是什么呢?”

    “朕方才听着你们二位说话的时候,想了想,是你们觉得自己已经年老,如今动刀清除大明顽疾,只会影响自己的声誉?还是说,在背后蒙能的人,也有你们?”

    “告诉朕,是也不是?!”

    朱见深阴沉着脸问道,语气中带着森然。

    “陛下,臣冤枉!”

    胡濙,朱勇脸色大变,连忙跪倒在地高喊出声。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祖宗之法不可变!”

    “祖宗之法?”朱见深冷笑一声,幽幽说道:“真要是按照祖宗之法,别说跟着蒙能一同造反的人,就是在座的衮衮诸公,都会被祖宗之法一刀砍掉脑袋。”

    朱见深这话说的倒是不假。

    现如今太傅朱勇和太师胡濙,一个代表勋贵武将,一个代表文臣,权力大到大明建国以来的最巅峰,甚至权力比太祖皇帝时期的李善长胡惟庸蓝玉手中掌握的权力都要大。

    以太祖皇帝的性子,早就寻个借口满门抄斩,家里的蚂蚁都得劈成两半,鸡蛋都晃悠散开,家里的狗路过都得挨两巴掌。

    至于于谦……

    呵!

    他这种犟脾气,不敬天不敬地不敬皇帝的性子。

    太祖高皇帝能忍得了?

    历朝历代除了李世民能捏着鼻子忍他,其他哪个皇帝能忍他于谦这种目无君父的臣子?!

    现在来和他说祖宗之法不可变?

    荒谬至极!

    “臣,臣等不敢!”

    “就依陛下所言,夷平苗地,彻查叛贼蒙能背后的支持者。”

    胡濙和朱勇脸都绿了。

    他们虽然身为朝堂重臣,但是怎么都没有想到,今日会被陛下说的好像十恶不赦似的。

    “都起来吧,你们也是为了大明社稷着想。”朱见深听闻,脸上露出些许安慰之色,“朕也没有怪你们的意思。”

    在场的官员们心惊胆战。

    杨善觉得陛下虽然岁数小,但是说话起来却比自己这个臣子厉害的多。

    曹吉祥则有些震惊陛下龙威十足。

    而于谦,则是心中既满意,又有些许无奈。

    之所以满意,是因为大明有这样的皇帝,是一件好事情,能够带领大明朝着更好的方向而去。

    无奈的原因是。

    古有甘罗九岁为相,今有陛下九岁亲政。

    随着陛下越长越大,只怕内阁就会沦为陛下的传声筒了。

    短短几句话就扣帽子,怼的胡太师和朱太傅不敢言语,转而改变主意支持他。

    这种对于朝堂的把控力,就连太上皇年轻的时候都做不到。

    朱见深眯着眼睛问道:“老实告诉朕,你们二人参与其中了吗?”

    “臣等不敢。”胡濙朱勇连忙回应。

    “既然没有,那你们阻拦什么?朕五次三番重申,除了皇位,你们想要什么,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朕都可以考虑给你们……”

    “你们所有的权力,荣誉,都是朕给的。”

    “朕既然能给你们,就能再拿回来。”

    朱见深轻描淡写的说出这番话,却让在场众人大汗淋漓。

    自从逐渐亲政之后,朱见深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达者为师的姿态了。

    他知道,以单纯的德行对待官员已经不够了。

    最重要的就是握紧手中的权力,才能让臣子们听话。

    你们这些朝堂重臣,都觉得自己能耐很大,就能阻拦朕了?

    整个大明都是朕的,若是你们不听朕的,那你们这些朝堂重臣,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永远都不要忘记,你们手中的权力是朕赐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