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女团小透明 » 第三十六章 未印先火

第三十六章 未印先火

    看着胥广才有准备继续看,胥秋玲一把抢过文稿,撒娇着说道,“爸,你休息会儿,我先看看”

    看着胥秋玲这个样子,胥广才也生不起起来,毕竟他就这一个孩子,再加上妻子早逝,所以,格外疼这个女儿。

    胥秋玲看到便签后说道,“文锦,谁啊,没听说过,新出来的作家吗”

    也没等其他人回答,自己就打开文稿,看了起来,因为一家人都是偏传统的文人,所以,此刻微客上的热搜,大家也都不知道。

    优秀作品的魔力就在于大多数人看都会沉迷,很明显胥秋玲也是大多数人,

    看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胥秋玲说到,“老爷子,难怪你熬夜看呢,这本书值得啊,这个文锦,文化功底了不得啊,文学院教授的水平是有了”

    正在这时,胥秋玲接到老公的电话,说是收到一个快递,像是一份书稿,胥秋玲一怔,问到哪里寄来的,听到是夏京文旅大厦寄出的,看了看父亲这边的快递单,胥秋玲猜到可能是一样的。

    随后丈夫就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我也收到了吗,这个文锦这挺有意思,这是有魄力,还是自信啊,胥秋玲想到。

    随后胥广才老先生的学生陆陆续续来看先生,老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好多学生也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使新时代了,这些学生也常常来看望先生。

    尤其住在夏京的,大家昨天都收到胥大忠的消息,有的过来看望先生,没来的也打来电话询问,确认先生没事,大家也就热闹开了。

    先生不是那种严肃的老古板,反而颇能接受新鲜事物,大家来看先生的时候也很少请教学问之类的事,大多是聊一些八卦,互相开开玩笑,给先生逗个闷子。

    知道先生是看一本书看的入迷,所以晚睡,大家还是挺惊讶的,纷纷打听是什么书,不过听到是一本武侠小说后,都有一些不可思议。

    知道先生年轻时爱看武侠,不过已经很多年没看了,大家也都是从事文化类相关工作的,没听说最近有什么好看的武侠小说。

    “书名叫射雕英雄传,是武侠,作者叫文锦,是个女孩子,应该是真名,直接寄给我的,应该还没出版”,胥广才看到大家,说道

    汤明道听到文锦两个字,打开手机,上微客搜了搜,果然,看到了微客热搜,点进去看到,就是自己以为的那个文锦。

    “我知道,之前拍过一个小短片,叫万万没想到,局里的同事看过的说,片子特别有意思的,还写过一本小说鬼吹灯,我家孩子喜欢看,说是开创了一个新流派”

    “是那个文锦啊,有印象,学校老师们也聊过,是个有灵气的小孩儿”,这时在戏剧学院教编剧的一位老师说。

    虽然大家都这个年纪了,上网不多,但是,毕竟是相关行业,所以,说下来到是有一小半左右都听说过文锦。

    “行了,我没什么事,你们该忙就去忙吧,我还要继续看书呢,就不留你们了”

    看到先生下了逐客令,大家也就叮嘱一番,让先生注意身体,不要劳累,然后吩咐胥大忠,注意先生的身体,有事就打电话。

    胥秋玲跟父亲待了一天,随后也回魔都去了。

    胥广才老先生的这些学生大多都是文艺界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各自回去后,有的跟下属,有的跟学生就聊了这个事,大家也没当回大事,就聊天说到自己的老师,胥广才老先生最近熬夜看一本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没想到这个事一传十,十传百,在网上就火起来了,网友们很喜欢这个有趣的老爷子。

    尤其是上次微客上有人传,有先生亲朋好友见到先生,总是关切的问:“您最近身体如何”,先生答:“鸟乎了。”

    人们莫名其妙的问:“何谓鸟乎?”,先生笑眯眯的答:“就是差一点乌乎了”。

    当时网友们就非常喜欢这个乐观旷达的老爷子,这回听说老爷子熬夜看武侠小说,大家反而觉得这个号称文学界大熊猫的老爷子更接地气了。

    当晚,微客热搜就又加了两条,一条是:胥广才老爷子熬夜看武侠小说;另一条是:射雕英雄传。

    加上陆陆续续的,其他收到文稿的人也逐渐开始发声,射雕英雄传这本书虽然还没有印刷,但是已经上了好几个热搜了。

    “文锦小姐打开了武侠小说的新篇章”,武侠界南施北李的施达飞在微客上的一句话给本来就火爆的微客又加了一把火。

    文锦看着自己的微客粉丝涨到了300万,也是没想到,本来就是自己一个觉得好玩的念头,发给这些前辈,也没想着有啥好处,单纯就是觉得这件事情挺好玩,当时想着有可能一个人都不会看呢。

    毕竟文锦跟谁都不熟,没想到,当初无意中的一个动作,却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现在压力给到炎黄出版社了。

    炎黄出版社。

    从早晨第一个热搜开始,出版社所有的动作都在加快,什么封面版式设计,宣传文案,排版审校都在加速进行。

    但是,当古晓钟,胥广才,施达飞都下场的时候,文锦都没想到,罗明昊就更没想到了,以至于出版社专门有一人盯着微客看,每有一人发表评论,就在公司喊一声。

    出版社的员工已经从开始的不断激动,到现在的麻木了,心态麻木,身体也快麻木了,从早晨开始大家一直在忙,中午吃饭都是轮班去吃的。

    不过,大家也没有怨气,反而充满了干劲,贺用中想起早晨罗明昊让大家审稿的时候,大家刚开始读,虽然觉得书很好,但是担心读者会不会接受的时候,发现了第一个热搜。

    于是担心小了一点,觉得应该能卖一波,但是大卖就不一定了,紧接着第二个热搜,第三个,第四个。

    这时所有的担心,都变成了,我们能不能抓紧印出来,赶上这波热度。

    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大家把平时需要十天半个月的工作,在一天的时间给干完了,虽然大家都累的不想动了,连吃饭的力气都没了。

    但是,大家的情绪确是高昂的,大家讨论这本书能卖多少册,有猜300万的,500万的,也有猜1000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