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闲来无事,码字作乐 » 章八,天下将乱

章八,天下将乱

    “在下四弟方玉山,颇通水性,亦可为小姐掌舵。”方玉风沉吟片刻,有些尴尬的说出了这多少有些难以启齿的话语。

    云裳自然看得出这位会长抱有何意,无非也想入得蓬莱岛上一探而已。

    “自无不可,总得有一人掌舵不是?”云裳轻笑一声。“人之常情,不难理解。

    “只是能否上得那蓬莱岛,却是各凭造化了。”

    云裳自负绝非凡人,上岛修行于己而言当是不难。

    但那方玉山有无天赋确是不知了。

    “方某在此谢过,小姐多次施恩,我方圆商会定然不忘,若有所需,甘尽犬马之劳。”

    方玉风拱手长拜,极尽郑重。……

    雾气萦绕着五座山峰,其中四座如群星拱月般围绕着中间一座,那居中的山峰上有颇多楼阁,其称不上金碧辉煌,却自有一番韵味。楼阁间相距或近或远,连接的道路曲折,雾气飘渺间,自生仙气。

    其中一座最是壮丽,题匾蓬莱殿,内里正有三名袍服之人盘坐论道。

    其外一道剑芒凌厉,顷刻而至,化作一青袍男子,正是那瀛洲山主。

    内里众人俱是颔首以做招呼,随后一名红衣女子站起。她眉目柔和,举止皆有妩媚之意,眼角下一点泪痣更添几分风情。

    “你此去俗世,可有见到那人?”红唇一张,妩媚温柔之意却被那股急迫逼得荡然无存。

    瀛洲山主眼角一挑,得意尽显。

    “自然不似某些人去那西京游荡许久,却寸功未立。”并未指名道姓,却极其明显的看了人群中并不起眼的黑袍少年一眼。

    “见到了自是最好,你将路引交给她否?”黑袍少年旁边的老者苦笑一下,开口打了个圆场。

    按下身旁颇为不满想站起来争论的少年,老者给了先前站起的女子一个眼色。

    “瀛洲你见了那人,感观如何?”女子会意,却是没话找话,支开瀛洲山主的注意力。

    “尚可,不过一普通人,在本座的剑意下竟可坚持数息。”瀛洲山主开口,也是颇多惊异。

    “岱舆你对此道熟悉,天垂象并没有增强意志力对吧。”

    “确是没有。”女子沉思片刻,言道。

    “如此观之,那人必是道心坚定之人,与本座修习剑道最是适宜。”瀛洲山主一点头,语气笃定。

    “呵,我倒说他栽种灵植必是按耐得住寂寞。”黑袍少年嗤笑一声,反驳道。

    “休得争论,早已定下他须得跟随岱舆修习,寻找岛主下落的。”老者出声,掐灭了这场将起的争论。

    “你们倒是会给我找难题,我都多久没有带过弟子了,如今却是抛给我这样一个身负重任的天才。”女子嗔怪道。

    ……

    云裳端详方玉风身边看起来不过十几许的年轻人,他眉目坚毅,却全然不似他两个兄长的稳重老成,而是自有少年意气。

    “大哥你让我跟着他们出海?”少年不爽的看了云裳三人一眼,没有明说,却无不透着“他们也配?”的意思。

    汐柔最崇敬长公主,对于这个态度说不上好,甚至有几分恶劣的少年自然无甚好感,甚至若非云裳拦着,已是上去争论了。

    霍刀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手已经握上了刀。

    突如其来的寒意令少年有些疑惑,但并不在意。

    “好吧好吧,既然大哥你希望我带他们去那劳什子蓬莱岛,那便去看看吧。”少年应付着,却有几分不屑。

    我在这片海域来来往往这么久,怎么不知道有个什么岛在这附近,还说什么不用急着回来。大哥怕不是打了眼看错人了,回来之后定要和大嫂说道说道。

    心中思绪不停,少年当先走向港口。

    “上船啊,还在等什么呢。”

    “玉山,你一定要听云小姐指挥,她让你往哪开你就怎么开,知道了没有。”方玉风有些无奈的叮嘱道。

    “知道了知道了,大哥你都说多少遍了,我记忆力可好着呢。”方玉山有些烦躁的摆摆手,真不晓得这云小姐凭什么让大哥这么信任,总不可能是因为长的好看吧。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小姐倒还真是我这么多年见过最漂亮的女孩子。方玉山回头再看了一眼。

    “跟上啊!”

    云裳带着二人,走进船舱。

    “我不熟悉海路,便只指个方向,你按照我指的方向走就好。”云裳放空思绪,感应着路引的指引。这云小姐声音还挺好听,清冷冷的。他有些漫无边际的想道。

    “你去打听打听,这方圆城里谁最熟悉海域?”方玉山骄傲的拍拍胸口。“只要你不瞎指挥就好,去哪都好说。”

    “那希望如你所说了。”云裳有些好笑,这少年倒是自信。和云晟小时候挺像,想起殷云晟,云裳心中又是阵阵惆怅,而后却是放空思绪,感应位置指引方向。

    ……

    “敌袭!”

    方圆城守军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而后拉响了警报,凄厉的喊道。

    收到消息的城主匆忙赶到城门处,心中多有惊异。

    幸好方玉风带来消息说殷朝可能会突袭齐国,让他多安排些守军,而他又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安排了。否则还真让殷朝突袭成功了。

    接到城主府消息从商会内赶来的方玉风颇是惊诧,他料到会来,却没想到会这么快,几乎是玉林前脚带来消息,后脚殷军便至。

    “戒备倒挺严,方圆城主有点手段。”

    观察着方圆城,殷军阵内一个五十余岁,将军模样的男子如是道。

    随后他命亲卫取来扩声器便对城内喊话。

    “齐帝无道,弑父篡位,继承不合理法!幸我殷朝圣上仁厚,特来解救汝国百姓于水火!”

    方圆城主听见此话,气的拳头都硬了,但偏生无法反驳,先帝实是初亡死的蹊跷,新帝也确是得位不正。

    “道义已尽,将士们围城待降!”喊完最后一句,将军收起扩声器便转身回营。

    城主看敌将如此嚣张,直欲取仗三尺剑斩其首级祭旗,奈何方圆城虽为边城,却久疏战阵,且常驻守军不过千余,与对方如黑云压城般不知多少人难拼。

    虽是守城,有地利之便,但若是逼急了对方,纵是十比一的战损也能硬吃下方圆城。

    徒然一声长叹,方圆城主茫然的看着城下,战争将至,百姓又当何处?他数十年一日不负城主之职为民寻生计怕是只有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