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横看春秋纵战国 » (八十三)吴公子札出使诸侯

(八十三)吴公子札出使诸侯

    吴国,始于吴太伯和其弟弟仲雍。

    吴太伯和仲雍是周太王古公亶父儿子,周王季历的哥哥,周文王姬昌的伯父。

    季历本就贤能,深得周太王的青睐。季历的儿子姬昌更是自幼圣贤,周太王便有意传位给季历一脉。而吴太伯和仲雍知道父亲的意愿,为了能让季历一脉顺利继承,更为了让周室繁华昌盛,吴太伯和仲雍两人便逃亡到荆蛮之地。

    吴太伯开创吴国,传位十九代到吴王梦寿。

    公元前584年,晋国派申公巫臣出使吴国,并开始和吴国建交,也打开了吴国之门,吴国开始和中原各诸侯建交出使往来。

    公元前561年,在位二十五年的吴王梦寿去世。吴王梦寿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勾馀,老三馀眛,老四季札。季札最为贤能,吴王梦寿便想传位给季札,季札是谦逊不受,宁愿远走逃亡也没有接受,吴王梦寿便传位给了诸樊。

    公元前548年,吴国趁着楚国北上救援齐国之时,挑唆楚国的附属小国舒鸠国背叛。舒鸠国(今安徽舒城县一带)原本附属楚国,但随着吴国的崛起,也开始左右摇摆不定。

    等到楚国救援齐国回来后,便开始讨伐舒鸠国,吴王诸樊借此带兵进攻楚国。吴王诸樊带兵进攻巢地(今安徽巢县一带),驻守巢城的楚大夫牛臣看到吴军大兵压境,而楚军还没有到来,便心生一计。

    楚大夫牛臣在各吴国的多次交战中,对吴王诸樊多少有点了解,在他看来吴王诸樊虽然勇猛,但也轻狂自大,如果诈降吴王诸樊必定受骗上当,以吴王诸樊的性格,肯定会亲自到巢城中受降,到时候我们只要先杀死吴王诸樊,也就是吴军群龙无首之时,我们再反击必会将吴军打败。

    楚大夫牛臣的想法得到了各位守城将士的认可,并开始实施行动。

    听到巢城投降的消息后,吴王诸樊大喜,他知道现在的巢城是一座孤城,楚军短时间内不可能赶来救援,投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此吴王诸樊也没有多想,便带着亲兵进入巢城接受投降。

    楚大夫牛臣原本计划在受降的宴会上动手,但他没想到吴王诸樊轻狂到只带数人就来到巢城,更不可思议的是吴王诸樊骑马先进入城内。

    楚大夫牛臣认为机不可失,率先用弓箭在城墙上对吴王诸樊发起进攻,巢城的守城将士也发起进攻,吴王诸樊身中数箭,在亲兵的奋力反击下才逃出战场。

    回到吴军营地的吴王诸樊已经奄奄一息,巢城的楚军也发起了反击,吴军不得已选择了撤兵回国,在回国途中继位十三年的吴王诸樊去世,吴王诸樊传位给了自己弟弟勾馀,并立下遗嘱,希望吴王的君主之位兄弟相传,一直传给季札为吴王为止,也算实现父亲吴王梦寿的遗愿。

    公元前544年,即吴王勾馀四年。吴国在崛起后,不仅是对楚国进行征伐,同时还征伐在其东南的越国,在一次对越国的征伐中,俘虏了一位名叫阍的越人,此人善于制造船只,吴国便安排阍为吴国主管船只的制造。

    阍虽然在吴国得到善待,但内心对吴国依然有着血海深仇,自己也是因为吴国的入侵而参加保卫国家的战斗。

    在吴王勾馀视察制造船只的情况之时,阍看到了吴王勾馀,便心起杀意,毕竟此时的吴王勾馀离自己如此之近,而且吴王勾馀身边护卫也都在自己之外,这正是自己一生唯一的机会,想到这里阍便拿起自己随身携带的造船的凿子,直接刺中了吴王勾馀,等吴王勾馀的护卫反应过来,吴王勾馀已经命丧黄泉。

    吴王勾馀死后,其弟弟馀眛继位吴王。吴王馀眛继位后的第一件吴国大事,就是安排自己的弟弟公子札出使诸侯各国。

    吴公子札,因排行老四又称为季札,被分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江阴市一带),因此又被称为延陵季子等,因其贤能在吴国有很高的声誉,也是吴国寄以厚望的未来君主。

    吴王馀眛之所以在自己上位后,便安排季札出使诸侯,不仅是向各诸侯通报吴国新君上位的消息,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季札的出使,来为吴国拉拢结盟中原各诸侯。

    公元前546年,诸侯各国举行了“弥兵会盟”,这次会盟上吴国没有参加,吴国虽然身处中原的东南荒蛮之地,但也明白诸侯弥兵对吴国的影响。

    当初晋、吴结盟,就是为了互相牵制楚国的力量,在晋国的牵制下,楚、吴两国的战争也是各有输赢,如今诸侯弥兵,也就意味着吴国以后将面临楚国所有的军事压力,甚至可能是诸侯联军的征伐。这样的可能让吴国感到了威胁,因此吴王馀眛在继位后便安排季札的出使。

    季札出使的顺序依次是鲁、齐、郑、卫、晋五国。季札的这次出使诸侯,不仅帮吴国加深了和诸侯间的结盟,还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独有的见解,留下了一些轶事典故。

    在出使鲁国时,季札观看了周乐后,其独到的点评,成为了后来儒家对周乐分析理解的圭臬,留下了“季札观乐”的故事。

    在季札出使途径徐国(今江苏宿迁市泗洪县一带)时,和徐国君交谈甚欢,徐国君对季札随身佩戴的宝剑情有独钟,却难以开口索求,季札通过观色明白徐国君之意,但他所佩戴的宝剑是为出使准备,因此心想等出使回来之时,再赠送给徐国君。

    等到季札出使回国,再次途径徐国时,徐国君已经因病已故,季札便亲自到徐国君的坟前祭拜,并将自己的佩剑挂在徐国君的坟前,以安抚徐国君的亡灵,和自己心中的承诺,正如季札对待生死的理念“骨肉归于土,魂气无不之”,在季札看来自己挂剑于坟前,以亡的徐国君也能感受的到,即“季札挂剑”。

    吴公子札出使诸侯,留下太多的文献,都是记录吴国季札在这次出使的表现,却忽略了季札的这次出使的真正目的,季札的这次出使,大大的缓解了,吴国的世仇楚国以及诸侯联军对吴国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