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蛮兵 » 第22章 诱饵

第22章 诱饵

    “这……”李克用脸上顿时出现了疑虑。

    看到高文集凝重的面容,李克用知道他绝不是危言耸听。

    兵者,诡道也。

    用兵胜在灵活多变,伺机而动;败则败在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沙陀军兵分两路,他这一路人数很少,绝对经不起任何闪失,要是被敌方偷袭打个措手不及,那就再难翻身了。

    “你的意思是?……”李克用想到了高文集所想,询问他下一步该如何打算。

    “不如我们将新招募的三百新兵设在这处山坳中,当做诱饵,其它士兵则埋伏在山坳四周,若是唐军真的敢连夜奔袭我军营寨,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高文集眼神锐利、话语坚定。

    “嗯……”李克用沉吟起来。

    这绝对是一个好办法,既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又是击退唐军的一个有效途径。

    打埋伏战跟强行攻城比起来,无疑是好打得很多。

    “只是这三百新兵,他们……”李克用有些迟疑。

    “将军,现在不是讲究仁义的时候!如今天下群雄争霸,必须要先有足够的力量站住脚才行,这个时候的仁义,跟优柔寡断没有什么分别啊!”高文集知无不言。

    “好!”李克用终于下定了决心,“就按照你说的办,将三百新兵在山坳里安营。我带着六百士兵在外面打埋伏,你带着另外的两百人,包括二十名骑兵,在五里外隐蔽埋伏。一旦唐军这的来偷袭,你不要管这里的战斗,带兵直接奔袭新城,拿下了新城就彻底断了唐军的后方。”

    “将军之计甚妙!”高文集听罢,连声赞叹。

    只要拿下了新城,唐军想回去就不可能了,他们除了战死,就只能选择投降。而且唐军在不知战斗胜负的情况下出城袭击,新城里的粮草钱粮,应该也来不及转移,得到新城的粮草钱粮,他们这支部队就有了足够的扩张资本。

    “义父,孩儿还有一个想法!”李嗣源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在李克用身后插嘴道。

    高文集看了一眼李嗣源,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毛头小子,按理说他擅自偷听战斗部署这种行为,在军中是要收到惩罚的。可他是李克用的义子,前些日子攻打蔚州时,李嗣源的神勇之名也是享誉沙陀军,故此高文集不好说什么。

    “这孩子,怎么不好好站岗,还在这里突然插嘴,让高将军见怪了。”李克用只是略作提醒,并没有要惩罚的意思。

    “嗣源既有想法,就不妨说出来,要是有错误为父也可指点一二。”李克用继续道。

    “义父刚才对战斗的部署极妙!可孩儿听到义父话语中似乎对三百新兵有些不舍,不如这样,由孩儿带兵三百亲兵在山坳中驻守,这样不但可以安顿新兵之心,消除疑虑,还可以在唐军偷袭之时起到里应外合之效。”李嗣源直接道。

    “这……”李克用又是有些犹豫,随后想到李嗣源的安危,“用作诱饵之兵,在兵法中所言那就是九死一生,嗣源的计谋虽好,可为父担心你的安危啊。”

    “义父莫要担心,嗣源进入沙陀军,就是要振奋我军士气,以孩儿只能就算是被唐军包围,也有杀出去的能力!”李嗣源拍着胸脯道。

    高文集闻言,内心不由得一阵震颤。

    想他十几岁就随李克用挣扎沙场,见过的勇士数不胜数,可能够有李嗣源这等胆略和勇气之人,还是第一次见,而他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就算是自己,在武勇这方面也未必如眼前之人。

    高文集当即对李嗣源之前的冒失一扫而光,面露赞许道:“如此便是万全之策了。”

    李克用本来欲再说什么,但见两人都如此坚持,也只好点头同意。

    ……

    沙陀军快速吃完饭后,高文集立刻点拨兵马。

    李克用带着五百人以防御为名在外围设伏,自己则带着二百人轻装前行,朝着与新城倾斜的方向隐蔽行军,以保证不让新城唐军发现为准。

    李嗣源则留下来统领三百新兵。

    李克用在临走时,曾建议过给他留下一匹快马,以备突围只需,却被李嗣源拒绝了。

    李嗣源虽然很想弄一匹马来骑,但若只留下一匹马,当做诱饵这三百新兵就会发觉,那样对稳定军心是相当不利的。另外就是,李嗣源还不会骑马,沙陀少年一般在十三四岁左右就会骑术,李嗣源融合之前残缺记忆中,也有骑马的经历,可他毕竟自己没亲身骑过,估摸着一上马肯定是要被摔下来,在没有足够的练习之前是不能骑的。

    ……

    北方的初春,天气还保留着寒冷。

    士兵们衣着单薄,有些睡不着的新兵在篝火前取暖,七八个人围着一团篝火,相互聊着天,诉说着自己的身世。

    李嗣源凑在新兵身边,倾听着他们的话。

    这里的每个人参军,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大多数人是由于吃不上饭,少部分人是为了报仇,唐朝廷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对百姓们往死里压榨,丝毫不管他们的死活。这些人的家人,都是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而死,任何一个藩镇军阀他们都愿意加入,只要能跟朝廷真刀真枪地干就行。

    声旁的几个人都诉说完了自己的身世,便走过来问李嗣源道:

    “少将军,你为什么来参军?听老兵们说你也才比我们早来不到一个月而已。”

    “是啊?少将军也说说,你为什么参军?”

    “嗯,让少将军也说说。”

    ……

    看着这群人期盼的眼神,李嗣源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好。

    军营中,除了有初春的冷风,还弥漫着浓郁的思乡之情。

    他也想自己的家乡,想那个繁华的世界,他来这里,在他看来完全是一个“意外”。可究竟真的是意外,还是冥冥之中早就注定好的,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他能说什么?

    说自己是为了命运来参军的?当然不行。

    众人看到李嗣源愁闷的面容,情绪也随之消退了下去。

    李嗣源摸了摸自己的身体,一股血肉的感觉在掌心萦绕,不管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现在自己的身份就是五代初年的代北沙陀人李嗣源,李克用的义子,他还要随着沙陀人不断征战,来创造自己宿命中的基业……

    “我啊……我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李嗣源的眼中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