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火红大明 » 第四十四章 铁矿

第四十四章 铁矿

    吴启荣是上午离开的,而老二在临近中午的时候靠岸的,这次来是将一部分的工人运输过去,因为开会几趟都是单程,这么多时间已经来回运输了四趟,这次他们也是等待将最后一点水泥运输到皮岛,船晃晃悠悠的靠岸,就看到威海卫港口那里停靠的一艘破旧船,这应该就是威海卫还剩下的一艘军船了吧。

    在老二为数不多的印象中威海卫是有十艘军船的。还有200多水军,(这个呆某实在查不到资料,剧情需要就加进去了,各位谅解。)不过那是很久的事情,久到自己都不清楚的回忆了。这几天老二也没太走空,将一部分日本朝鲜女真的货物也收集了一些,运到了刘公岛仓库,而买家也已经询问好了,杨百叶表示自己可以吃得下,经过皮岛的一次操作,他现在可是挣得盆满钵满。对于原来谈过的接受难民的事情,也承诺在新年后给安排可以航船时候来拉就可以。

    看着破旧的军船随着海浪上下波动,老二长叹一口气上岸了。他先去前往了吴梦麒的新官署,看到还在收拾的房子,老二扯着嗓子叫着自己大伯,因为长时间在船上工作,他的嗓门很大,管事的管家听到了告诉老二,吴梦麒去威海卫衙门和董遇时谈事了现在不在。

    既然大伯吴梦麒不在,老二也就回到船上了,第二天中午时候老二带着船队靠岸了,为了加快进度,老二除了原计划的工人以外,借着上次朝鲜苦力的介绍,干脆又在朝鲜弄了400多劳工。现在码头上就有500多人热火朝天的干活。找到负责施工的吴部长,看起来吴部长也是上了紧班,身上泥土也是不少,大概了解了一下工程进度,吴部长说最晚10天,这码头接纳五搜船没有问题,就是装卸货的龙门架只能冬季安装调试了,因为有现成的木料,不仅50名驻守人员的住房问题解决了,防御用的瞭望台,炮台,也在进几天内可以竣工,这次老二来又带了4门50MM佛朗基型火炮。不仅作为防御火炮,更有警示的作用,同样到来的还有火药弹药还有负责训练操作的炮兵。夜间用的灯塔,也刚好竣工,目前找到了一处不太大的石灰矿,现在正在盖厂房,如果可以将刘公岛上的技工带一些或者新毕业的学生来一些,今年冬天就可以生产水泥。对于整个岛屿厂区生活区上下水问题,吴部长希望杨校长(杨项东)亲自来安排一下,如果没有时间,他一边询问一边把地图展开给老二看了看,让老二看懂以后,就接着说,杨校长如果没有时间就把想法和安排在地图让标注,或者写一份文件告诉自己。看着吴部长那年轻的面孔,老二感受到了一个有为青年终于在自己希望爱好的地方,放手大作时候的洒脱和自信。还有对于自己不自信迷茫的勇敢表达,这种情绪在老二接手学生身上都可以感受到。老二拍拍吴部长的肩膀,表示自己尽量让杨项东亲自来。

    第二天早上老二空船回到刘公岛,这次他没有找自己大伯吴梦麒,而是直接回到了兴华公司,他找到了正在给学生上地理课的杨项东,看他还在教室讲课,自己干脆也不打扰了,直接去了财务那里,现在接手财务的秋娘和两个女孩,两年时间,那个青涩蒙昧的小姑娘已经成了大姑娘了,个头也长了一些,在公司工作的男生一律短发,女生是标准的马尾或者学生头,这两年在公司的伙食不错,营养跟得上,秋娘也长了不少现在有一米六左右的样子,虽然老二的年龄比秋娘小,不过自己这两年乱跑个头长得不少,和秋娘年纪也差不多了。对于这个长时间不在公司的二少爷,也是最小的当家人,秋娘见到他也是很开心,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请老二座下,给他倒了一杯热水,并询问有什么事情。

    老二也不拖拖拉拉就和秋娘要今年的财政收支,秋娘看了看办公桌上的日历,告诉老二今年的财政收支在每月腊月18日,还有一段时间,现在根本看不到。

    既然在这里没弄出什么眉目,干脆老二就去了杨项东的办公室等待他忙完,等到临近中午时候,杨项东才到了。他将一摞书放下后询问老二有什么事儿。老二表示想知道今年财政还有多少盈余。听到这话的杨项东笑了,还有什么盈余现在自己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使了。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就直接说。

    老二就表示希望可以在威海卫重新组建海军,或者说扩建船队也可以的。自己现在船队水手熟练度已经没有问题了,扩充一倍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现在船队使用的火炮没有那么多啊。”杨项东也是挺为难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杨项东才明白为啥说钢铁才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在前世那个钢材市场都可以找得到的钢材,在这个时代杨项东搅破脑汁也没办法大规模量产。只能一边研制一边生产,积累经验和工人熟练度。而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垦荒地需要的铁制工具也越来越多,可以说杨项东拿出一炉铁就有两炉或者三炉的需求等着自己。

    “老二你要说咱们公司买不买得起船,那别说扩充三条,就是扩充五条都可以,我也希望船队扩大,可是咱们现在缺的是铁,没有铁哪来的火炮。”杨项东很无奈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现在咱们公司相当一部分开销都用来采购铁矿。的亏咱们得生产技术可以,要是咱们炼铁技术不行,就单单是成品铁,咱们这点盈余怎么能够给吴梦麒送礼的。”杨项东摸着额头长吁短叹。

    “从朝鲜那边弄怎么样?我们从朝鲜平安北道那里雇佣了很多的劳工,因为都是失地农民,冬季到了也没啥事,所以我们就雇佣他们在那里做工,对了这是吴部长要问你的问题,希望你提出一些建议,他希望你最好还是亲自去一趟比较好。”老二说着想起来一件事情。

    “嗯,我会亲自去一趟。”杨项东打开地图,又看了看地图附带的一些说明文。

    “那咱们择日不如撞日,明天就去怎么样?”老二有些迫不及待的说到。

    “明天不行,我安排一下工作,后天去。”杨项东又看起来地图和文件。

    踩在土和石块夯实的码头,杨项东不得不感慨劳动力的作用,看到在工地上喊着号子的杨小了,杨项东也没有打扰他,而是径直去了暂时还没拆去的皮草仓库,那里总指挥部,看到了两个埋头在工作台上绘制的家伙,直起身时候看到了风尘仆仆来的杨项东,那人惊讶一刹,一脸欣喜的跑过来很标准的一个军礼后,热情的和杨项东握手,“校长,没想到您真的来了。您一个人来的?”吴部长看了看身后只有老二一个人。

    “那我可不真的来了。”杨项东开心的坐下来。“别看了我确实不是一个人来的,来半个人不把你吓死了。”

    这一个玩笑话让大家哈哈一笑,“不仅我来了,我带着一部分的技术工还有二期毕业的也来了。一共30多人。”

    “校长您来待几天。”吴部长倒了一杯热水。

    “我打算等到明年开春解冰时候才会回去。”杨项东也有点渴了,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皮岛的情况我看了一下,农业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不过这里远离大明,咱们做什么也不会有人阻拦。”

    “确实这里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来人耕种,全是山地。树木虽然不少不过水土保持需要我们也没办法大规模开采。”吴部长也是叹口气。

    “粮食问题我们就不要考虑了,这里最多会常驻200人,耕地能弄多少弄多少,主要就是工业渔业。”杨项东也清楚皮岛的定位。耕地是不太可能了。而且这里也不是合适的扎脚地。“我来的路上听说你们这里雇佣了很多的朝鲜人,不知道能不能联系到铁山郡那里的铁矿。”杨项东也不多啰嗦了。

    “铁工具实在是太需要了,我这里也是和宋副校长谈过了来的时候超量的批了很多的铁工具,不过这里用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我们这里修补也没办法做到,只能这样放起来,等待运回去换新的。铁矿这个我只能问问,不过有铁矿我们也没有办法运输。春夏秋我们可以水路,冬季虽然结冰但是运输没有牲口啊。”吴部长看来也了解过。

    “这次我来的时候又带了一批新工具不过,今年的目的我们是希望可以在铁山郡这里销售产品并且弄到铁矿。”杨项东确实希望在这里弄到个铁矿哪怕是不太好的也行,现在的目的不仅是供给铁制品,更多的是培训熟练工人。

    离开忙碌的吴部长两人,老二询问:“是不是可以现在安排一部分的人去铁山郡逛一逛联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