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火红大明 » 第七十七章 日常(1)

第七十七章 日常(1)

    腊月二十八,临近万历四十一年的年关了,吴启戎今天起的很早,或者说他每天都是照点起床。警卫员陪着他从店门口跑到了码头,在码头上和几个警卫做了简单的训练后返回店里,回到热闹的街道时候天色已经快亮了。喧闹的叫卖声络绎不绝,吴启戎要了几份米粥十屉包子。就看着斜对面正在准备开门营业的佳人颜,此时伙计们正在准备拆掉门板,窗户上透明度很差的玻璃在一片白色窗纸的对比下很显眼。

    一辆马车急匆匆的在佳人颜门口停下,吴启戎认识那是兴华公司最新款的马车配备有暖炉的,窗户上都是装得玻璃。车顶还有一个玻璃的天窗价格不便宜的,吴启戎起身结账靠近后才发现是陶府的车。吴启戎和五个警卫员到了后院,此时已经准备好热水几人热乎乎的冲了个淋浴,吴启戎换了里面的无袖背心四角裤衩子身体一下子活络起来,出来淋浴房就看到掌柜的领着陶温雅走到库房那里。两人就这么打了一个照面,吴启戎陶温雅两人没有行礼只是相对一笑。

    “这是一整套的妆容盒子。”掌柜的指着一个螺钿并且带着白色手套将一个个的盒子打开展示功能。

    “兴华公司总是会弄点新鲜的东西。”陶温雅微笑着看着脸上都是喜欢。

    “这是琉璃首饰,这是装香水的。这是芦荟液,这是新款的口红,这是…”掌柜的介绍着。

    “这些都是易碎品,那些酒最好放在一起。”吴启戎正在柜台后面安排警卫员将东西放在车上,里面都是兴华公司给陶朗先得东西,其中只有一部分是给他的,更多的都是陶朗先要给别人上的。

    “陶小姐。”吴启戎热情的和陶温雅打招呼。俩人也算是常见面的,尤其是今年吴启戎在台湾的大规模垦殖需要太多的人口了,没有陶朗先得支持根本没办法一次性这么多难民的大规模运输。陶温雅基本上都会在家里偶尔会去济南府或者北直隶,不过吴启戎也觉得挺有意思基本上每次去都会遇到陶温雅。“陶小姐看的东西还算还算满意么。”

    “吴公子贵公司的东西总是用心的。”陶温雅微笑着说到。“嘿嘿,兴华公司总是弄一些新鲜的呀东西诓骗我们家小姐的银子。”小丫鬟嘟起嘴巴说到。“兰儿物美价廉,物有所值的。莫要乱嚼舌。”陶温雅皱眉撇了丫鬟一眼,丫鬟抿着嘴巴俏皮的不说话了。“吴公子准备这么多东西是要去哪儿?”陶温雅看了眼忙碌的工人。

    “年关了么,今年还要去拜会知府大人。”吴启戎对于这么明知故问也不点破。

    “吴公子今天是去不了了,朝廷户部的孙侍郎来了。”陶温雅皱眉疑问的看着吴启戎,这事情在腊月初就有人传出来了,吴启戎居然不知道。其实这事情也不怪吴启戎,那份报告在杨向东要处理的文件的最最下头呢,估计他看到应该在年年三十晚上呢。说到底这事情也不重要,无非就是即使兴华公司今年拉走了60000左右穷苦百姓,不过相对差不多90多万人口的登州府来说实在是掀不起来多大浪,陶朗先这次和户部撺掇的就是为了从辽东卖粮救济登州,有可能他会和莱州府一起倒买倒卖,这事情对兴华公司算是没太大关系。

    对于登莱两地的穷人和失地百姓来说没吃的,不过对于那些有地的中大型地主或者是那些地方士绅豪强来说粮食是不缺的,这些情况兴华公司和他们打了这么久交道怎么会不知道,不过对于登莱两地来说兴华公司都是和他们定的合同,价格都是固定的,而这次陶朗先想从辽东买粮的消息传出来,各个地主也有些蠢蠢欲动,毕竟如果外地大量粮食进入,即使是加上运费粮食价格也会比这些等着囤积居奇的家伙手中的粮食便宜,有了这些外来的粮食,那么自己的粮食就等着烂在仓库里吧。最近这几天趁着年关好多商人就在一起商量是不是可以把粮食卖给陶朗先,毕竟陶朗先现在给出来的价格还算可以,比兴华公司强太多了。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这事情不太可能毕竟登莱两地最起码180多万人了,这么些嘴巴他再怎么折腾也弄不到这么多啊。而且目前虽然说南方海贸猖獗,可是他陶朗先得官方身份破处海禁实在是困难。而且上一任知府又不是没有上书请求,那次不是不了了之,这次大家也觉得事情够呛。

    “既然今日不方便,不知道何日可以去的。”吴启戎皱起眉头。

    “父亲可是念着吴公子紧呢,父亲说最迟二日就可以。”陶温雅说到。

    “也好那我就改日再寻陶大人了。”吴启戎有些可惜的说到。

    “姐!”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急匆匆跑进来,吴启戎陶温雅扭头就看到跑进来的孩子。

    “谦仁。”来的人是陶朗先得大儿子陶学詹。陶温雅拉着跑进来的陶学詹。“娘问你弄好了没。”

    “我看不是娘来问我弄好了没,是你溜出来了吧。”陶温雅看破了这个小家伙。

    “嘿嘿嘿,先生今天就要回家省亲了。再来就在明年十五以后了。”陶学詹给姐姐眨了眨眼睛。

    “那不成的,先生留下了课业,足够你整个新年忙碌的。你不做完先生要打手板的。”陶温雅这话让陶学詹不由得搓了搓自己的手,看来这手板可没少挨。

    “嘿嘿嘿。今天才第一天先生估计还没出登州府地界。”陶学詹嘿嘿傻笑着,“走走走!姐今天我去吃我原来上个月预订的蛋糕去。这可是我排了好久的。”陶学詹拉着陶温雅急匆匆就要出门。

    “谦仁…”陶温雅皱着眉头看来有些生气毕竟现在在佳人颜吴启戎也在这里,陶学詹这么胡闹确实有些不体面。

    “谦仁小兄弟,还记得我么?”吴启戎见陶温雅看了自己一眼,开口询问陶学詹。

    “记得,父亲在家里经常夸奖你和启菘哥。”陶学詹确实认识两个人,不过说真的对他们两个人的印象,就如同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说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这么天天的比较着当然陶学詹不太喜欢。不过兴华公司的东西确实好,自己用的牙刷牙粉镜子都是兴华公司的,而且新华公司制造的一些机械小玩具也很讨喜。其实陶学詹更喜欢杨向东,虽然杨向东只去过自己家一趟不过毕竟是一个读书人出身,无论是涵养和文化确实都是比吴启戎吴启菘这些军汉出身的更让他能接受。

    “辛鲜坊最近出了很多新的甜点。我在那里都有约定随时可以食用,既然今天不能去陶大人府上,那就一起吃个便饭如何。”吴启戎邀请。

    “好啊,我最喜欢辛鲜坊的甜点了。”陶学詹开心的拉着陶温雅,即使陶温雅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不过对于甜食每个孩子都是很喜欢的。

    “护华!”吴启戎也不给陶温雅拒绝的时间直接安排护卫前往辛鲜坊。

    “小麦!又在给家里写信啊。”孙得化刚刚从浴室回来拿着毛巾走进来就看到在宿舍学字桌上忙碌的新兵何小麦。

    “嘿嘿,我等明年北上的船队出发时候就给我带上。快一年没见了,我走的时候母亲已经进了农业生产队,妹妹刚刚去学前班。”何小麦说着吹了吹最后几个字还没有风干的墨水。“班长你给我看看有没有啥错别字。”

    “这个健康的健字中间少了一笔。其他的没啥问题,我看你当今年护卫队就能做先生了,努努力考个秀才!”孙得化指点了其中几个错误说到。看着何小麦将错误修改完成,“想家了吧。”孙得化见何小麦认真的将书信封好。

    “嘿嘿有点想家。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和母亲妹妹在大名府饿着肚子,要不是家里的叔叔我们已经饿死了。”何小麦回忆着过去。

    “明年我们还得驻防到八月才能回家。”孙得化意味深长的说到。“到时候会询问你意见要不要继续在台湾服役,你什么打算?”

    “还是继续来台湾吧。这里补贴得多,母亲还要给妹妹准备嫁妆。退役前多准备一些和妹妹和妈妈做点小买卖。班长其实还是想就在护卫队,倒不是只因为护卫队得薪水多,而是这里有很多的朋友,班长和上官也都很照顾我。每天都有饱饭吃还能吃到肉。”说到这里何小麦呵呵的傻笑着。“而且在这里还有指导员给我们讲道理教我们读书识字。”

    “老孙!”王天成在门外吆喝着孙得化。

    “走!去操场上边走边说。”王天成说着拉着孙得化下楼。

    “指导员又给你上课了?”孙得化看着王天成手中的文件。

    王天成也不含糊交给孙得化,“嘿嘿,我听老兵们常说的护卫队训练多,吃得多,都不算多最多的就是开会学习多。”孙得化也没看文件就是摆了摆手中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