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火红大明 » 第八十七章 登莱泛起白莲花(2)

第八十七章 登莱泛起白莲花(2)

    十一月初一文登营作为先头主力,进攻大嵩卫。此时威海卫海军已经沿着山东沿海陆陆续续到达大嵩卫东,吴启戎作为带威海卫的队军官在文登营后,作为中军,成山卫靖海卫两卫虽然有2000人的兵马,此时他们仅仅完成军队的整编军官最高的也只有一个镇抚。不过为了保证可以勉强完成指挥,文登营给他们派遣了四个百户12和总旗。因为他们没有磨合导致战斗力很差就把他们安排在了后军,不过这么浩浩荡荡得5000人前往海阳确实阵仗不小。

    对于陶朗先先文登荣城清扫干净后向西的战略吴启戎倒是认同,毕竟陶朗先治理地方真的不错,而这次战略是吴梦麒和他大伯董遇时制定的。这次动乱说起来实在是太大了,对于登州府莱州府确实十很大得振动,不过对于吴启戎和兴华公司来说还在计划内。在前往海阳路上吴启戎已经得到了关于海盗集团得消息,白莲花的计划比自己想的还要大一些,不过也仅仅是青州和登莱三处了,对于平定登州府吴启戎很有信心,而且吴启戎其实是很希望白莲花向西逃,如果需要兴华公司会安排他们转移,留着这些搅混水的家伙对兴华公司很有用。

    先期侦查的骑兵已经回来,刘洪嗣听着骑兵汇报。吴启戎也在听着。吴梦麒和董遇时的计划定的不错,不过对于白莲花兵力反而只有一个大概估量。从现在打探得情况来说吴启戎不得不感慨在做人这方面,大嵩卫指挥使是真的不做人,对于登州府的四大卫所来说成山卫是距离威海卫最近的也是合作最深的。靖海卫倒是因为有些交情,虽然加入的晚一些,不过各种商业合作反而很多。就是这个大嵩卫的实在是又臭又硬!得了一成利还想要两成,对于安排到大嵩卫的兴华公司员工也是没有任何照顾,反而是时不时敲诈一笔。更别提大嵩卫的军户了,他们不仅要交租而且还要给指挥使和各级主官过年过节的。送礼。以至于逃离大嵩卫的军户很多,而对于这个情况其实几个卫所都很清楚。而在大嵩卫地区的主要白莲花成员就是大嵩卫原来的军户,对于白莲花他们但是没有多说信服,不过对于能有生活下去的粮食,还有分给他们的土地他们可是据理力争。既然已经杀了官,对于自己造反的心理建设很扎实。

    所以到十月初三,5000多官军到达此时大嵩卫时,吴启戎就看到密密麻麻的沟壑,这些沟壑不仅仅是作为交通壕,而且有几处还布满了木刺。我的天……这可不是如同白莲花人能做出来的事情,看来军校教育的太过头了。吴启戎惊讶的看着防御阵地很清楚这是自己在台湾地区回来后,趁着一个月假期逃跑的部分白莲花背景的护卫队,看来难度不少啊。对着密密麻麻的壕沟刘洪嗣也是愁了起来,对明末的世袭军户来说打仗已经是他们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而怎么弄钱弄地弄粮反而是他们更喜欢做也更擅长的做的。

    “这群妖人最是会蛊惑百姓,如此寒冷的时节懵逼百姓做这些来抵抗官军。”刘洪嗣张嘴就来。

    “几道壕沟就想阻挡我官军太不自量力。刘大人某愿带领手下兵士踏平壕沟杀进大嵩卫。”一个文登营的百户率先说道,他的士兵在对付海盗集团时并没有伤亡太多所以他手下的兵还算满员有超过500多人。

    “好!宋百户,我就在这里等待你与手下儿郎们凯旋。”刘洪嗣大悦。

    很快宋百户就开始组织起盾车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陆陆续续的组装成十副盾车,此时已经接近中午,各个队伍开始埋锅造饭。宋百户也舍得下本,拿出三十几个罐鱼罐头发下去给各个小旗。吴启戎一眼就认识那些是自己公司的产品,不过他可没有声张的意思,而是接过来亲兵给自己送来的面条开始吃起来。

    同样吃起面条的还有杨向东,此时最后一次运输已经结束。公司总部带来了截止到十月二十八日的战报。在公司总部的安排下因为距离库页岛最近,登州府的骚动让兴华公司收集了10000多的难民。此时库页岛已经有差不多50000人,并且公司也给杨向东准备了这些人的口粮。可惜的是更多的建设材料因为天冷没办法运输,不过杨向东也很知足了。今天他依旧在炼铁厂的车间内,这是库页岛正在建立的最大的一个炼铁厂了,正在建设的也是在公司金属部门理论过的一个大型炼铁炉的方案。按照计划这个锅炉如果成功可以在一年时间将库页岛的铁锭产量翻一倍。对于这个事情杨向东不得不上心,以至于从建设开始就在工地里守着。

    “先生耐火砖的事情我已经和制砖厂的同事谈过了,他们下午就组织人员开始运输明天早上就可以就位。”工程师有着抱歉。

    “能来就行,毕竟这么大得炼铁炉我们也只是在理论成功具体情况我们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做了,不要怕慢,活儿一定要细致,工作记录必须详细,这对我们第二批的建设很重要。”杨向东拍拍工程师的肩膀安慰道。

    “铁水运输的轨道根基必须要夯实,我们的炉子一次可以炼铁砂4000斤,我们现在库页岛的铁矿石含铁量其实只有十分之四到十分之五的数量,说到底一炉也就能出1800斤或者2000斤的铁水。我们要很快把铁水送进搅拌炉。这个路程虽然短倒是要快。”杨向东接着说到。

    “先生放心,我们原来在库页岛的炉子都是1500斤料的炉子,现在炉子扩大了一倍不止,这样的高炉我们计划生产8个大炉子一天可以生产三炉,原来我们有1500斤料的炉子12个一天出铁水8000斤。一年生产四个月,不过实际产量也就只有三十万斤,主要还是很多铁矿的纯度太低了而且人手也熟练,如果这12和高炉建成那一年产量就是七十多万斤。我记得先生曾经告诉过我遵化炼铁厂,最大的高炉是有2000斤料的炉子,他们在冬春时分炼铁,最多的时候一年给京城运输了70万斤的铁和钢,就这根据记载他们才用了不到3000人,现在我们钢铁厂预计要投入20000人,到明年年底还有13个月,头一个锅炉的建造时间会很长,预计会在明年2月建成开始点火试生产,一个月的时间检查试运行,其它炉子的地基也正在建,一号高炉如果没有问题,二号到五号锅炉就会立马开始建设。这三个月的时间,我们不需要向公司总部提供钢铁产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自己留下30万斤的铁自己用。我们原来想着露天煤场还要用铁皮包裹轨道得想法就可以完成了。”

    “小孙,如果我们在库页岛的钢铁产量可以达到年生产200万斤,我们就要开始制作蒸汽动力的车头和蒸汽动力的设备。”杨向东鼓励到。

    “真的吗?先生,我只是在课堂上看过先生,用玻璃制作的小的蒸汽设备,那种设备实在是让我着迷,我一次一次的都会想到课堂上的那个小东西。”提到蒸汽机小孙眼睛里都是憧憬。

    “小孙,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未来是由钢铁建造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生产钢铁,我们还有钢铁的意志和钢铁的决心。”杨向东继续说道。“明年开春冰水消化,那时候我们的一号高炉就已经开始投入生产,这时候我们一半的产能都要交给公司总部。今年加入矿场生产的有差不多两万人。随着我们矿石产量的增加,铁的产量也会增加,明年会留下70万斤的铁锭。”虽然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庞大,不过对于杨向东来说远远不够,按照后世的粗劣统计,一公里的铁路需要80-100吨的钢铁,也就是16万到20万斤的钢铁还不是铁。最远处的贴矿场就是600多万斤钢铁,想到动辄就是几十万的钢铁需求。这么庞大的数字杨向东已经头晕了。

    吴启戎同样也头晕了,在吃完午饭后宋百户率先发动攻击。吴启戎倒是也给力,从进攻开始就对几个矮墙地区进行了炮击,炮击的效果不错,矮墙倒塌时有几个人影急匆匆的跑了出来。宋百户的100多刀盾兵簇拥着十个盾车一个盾车涌进50来人到了壕沟边将手中得沙袋陆陆续续丢进壕沟。很快五条通道就组建完成,第二条壕沟反倒是简单,不像第一条壕沟那样连成一条,距离第一条壕沟只有20多的距离时候,遇到的第二条壕沟,壕沟断断续续前后错落,几处壕沟有堆起的矮墙,吴启戎刚刚炮击的就是那些矮墙。因为距离得稍远一点,吴启荣也并不是很看得清楚,矮墙,后面有什么东西,只是命令炮兵对着墙进行定点的清扫,在场惊讶的众人对于宋百户常规得盾车掩护没有什么惊讶,而是对威海卫炮手的精准射击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