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火红大明 » 第一百三十章 吴家小会(2)

第一百三十章 吴家小会(2)

    “你想干什么,或者说你们公司想干什么?”吴梦琪询问。

    “我们只想要大明的百姓吃的饱穿的暖。”老二平淡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

    “启荣已经在抚顺了,他能否回来还是未知,但是咱们家不能没后,你伯母给你找了几门亲事,你自己看着尽快完成。”吴梦琪深呼了一口气之后拜拜手让老二离开。

    听到吴梦琪这句话,老二脑袋嗡的一声,浑浑噩噩的走出了房间。

    “大哥”听着吴梦琳的话,吴梦琪没有看他反而用手不停的揉搓自己的脸庞。语气很低沉的说道:“你说。”

    “大哥,你今年四十七了吧,我比你年少一些也三十五了,人说人活70古来稀。咱俩的寿命都过了快一半了。说老了也就懒得动了,启荣一直说有时间了安排我们去台湾转转,其实现在我们时间多的很,新华公司的那些混小子们做事情确实很得力,大哥你一直在府内,我和这些臭小子们接触的比较多,在兴华公司近卫营的时候,有一个和启荣年龄差不多大的排长。记得应该是去年六月份的时候,他在莱州培训当地的一个民兵连的时候,领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孩子,那孩子是个女孩才两岁左右,其实那个排长比启荣好多了,最起码那排长有自己的孩子,不过这是他收养的第二个了,头一个也是女孩。要说新华公司的待遇确实不错,但是一下子养活四个孩子,对于这个排长来说,说确实压力很大。我记得思想会的时候,我问他,现在大明百姓生活很困苦,你救了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你能救的过来吗?大哥猜那个排长给我说了什么?”

    “能说什么他的情况这么困难,能救一个是一个呗!”吴梦琪也冷静了下来。

    “和大哥说的差不多,那个排长说有一个我就有千千万万个我,这个排长说的没错,在兴华公司有很多都是这样,近卫营长和副营长领养了四个,有的领养了三个。”或许是吴梦琳觉得这个排长的例子,有些过于单独了,于是又推举了几个例子。“大哥,你刚才问启荣到底想干什么,其实大哥从万历三十七年开始,我们就应该知道他们想做什么了?这次启荣以身犯险,他到底想要做些什么,我们老了,想不了那么多,也想不了那么远。”

    “他们倒是给很多差点饿死的孩子救了下来,让那些家庭有了后,可是咱们吴家呢?”吴梦琪抬起头问吴梦琳。

    “我看陶大人家的千金和启荣就很合适。”也不知道吴梦琳是玩笑话还是认真的,吴梦琪就这么直盯盯的看着她。

    “小姐,今年咱们还要去兴华公司么?”陶温雅的丫鬟询问正在画册的陶温雅。

    “当然要去了,今年新华公司不是给了咱们一些新的肥皂样品吗?我听他们的人说这是植物油做出来的和原来动物油比起来味道更好,今年咱们去问问他们能不能给咱们分一些货,我听说这东西在南方非常多人喜欢总是供不应求。”陶温雅看着画册头也不抬的说到。

    “小姐,您悠着点看这画册一个月也就出三本,再说了这西游记我16岁的时候就陪您看完了。”丫鬟提醒到。

    “杏儿,这书本上的文字还得靠我自己想哪有着画册看的好?再说了,新华公司出的画册又不只有这一本其他的画册也可以看的。”陶温雅终于看完了,这一本,然后轻轻的和尚已经出版的其他几份画册放在一起。(笑话!我杨尚东,可是学过绘画的临摹的技术,至于漫画那就不要提了,更何况这版西游记的画册是依照后世六老师作为参考搞出来的,有了后世的影视经验,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画册,那岂不是降维打击,而且现在宣传部门依靠杨向东的计划对很多名著进行了绘画和印刷,同样杨尚东也对后世的一些作品做了修改。)

    “小姐去新华公司更好,刚好可以把少爷带回来。”丫鬟乐呵呵的说到。“就是不知道吴家的启容少爷在不在公司,这家伙总是来去匆匆行踪不定。”

    “吴公子忙也是应该的,现在兴华公司有了登莱两府的区域,这么大的摊子怎么能不忙么?”陶温雅摇摇头说到。“可以早点去兴华公司,我记得他们每年都有守岁晚会,去年咱们就没看上。”

    “那咱们在兴华公司可是要呆很久啊。”丫鬟说到。

    “多待一些日子也很不错,最起码不用在家里被人说。”陶温雅漫不经心的说到。

    “小姐说的也对,最起码正月的时候兴华公司的很多干部都会在,不用和平常的那些日子一样还需要找他们。”丫鬟也没多提。“其实小姐想的我也知道,老夫人安排的那几个确实我也看不上,满口的之乎者也,要不就是商贾。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丫鬟想起吴启戎在和别人聊天时说出来的那套词。“我看见他们仿佛就看到了那股子铜臭味。”

    见陶温雅没有阻拦,丫鬟也就鼓起勇气继续说下去了,“我看他们就是看上了老爷现在是登莱巡抚来攀高枝了。”

    “好了好了杏儿,不要提那些不开心的事情。”陶温雅摆摆手让丫鬟不要再提了。

    “嘿嘿,”丫鬟凑近了小声说到。“我觉得吴公子就挺不错的,你看他虽然出身军户可是读过书,虽然从商却行为朴素,收留了大量的孤儿,给他们办学。又能带兵打仗,这确实是少见的好男子,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公子哥或许一时半会我们看不出他们什么本性,可是和他在一起的都是什么呀,再看吴公子和王相公共同创办兴华公司,宋先生和他们深居简出,那个不如那些看上去的谦谦君子,吴家小公子也是小小年纪就开始跑船出海,连老爷也是经常夸赞他们的。”丫鬟越说越起劲。

    “好了好了,你这么看得起吴家公子,要不明天我和母亲给你去说亲罢了。”陶温雅装作生气的说到。

    丫鬟看着陶温雅的表情很识趣的出了房间,“道德经曾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吴家和兴华公司为什么会全力支持陶大人,是因为陶大人真的心系百姓,真的为国为民,这次平定叛乱我们一定会比莱州更快,未来也一定会加入莱州平叛的战斗,通过这次表现我们公司也会尽快打通关节让陶大人总理登莱两地。”躺在床上有些失眠的陶温雅想起最后一次和吴启戎谈话时,吴启戎的话。那也是他第一次觉得生命珍贵,虽然吴启戎赎回了自己,并且保密工作做的非常不错,可是自己被劫持衣衫不整确实是失体面的事情。陶温雅翻了个身想着自己叉开自己的想法,回忆起今天看到的西游记的画本,又想起陶学詹在听吴启戎坐堂时做的笔记。为民的惨遭杀害,富贵的敲骨吸髓。

    有情的独木难支,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难还,欠泪的泪未尽:

    竭泽而渔自非轻,揭竿而起皆前定。

    欲知命短向灯㙮,老来暴毙难侥幸。

    作恶的卷土重来,善良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又让她想起被劫持的日子,想着想着就这么睡着了,尖锐的口哨声和嘈杂声,让陶温雅想起被袭击的时候,吴启戎正在马背上,很快开始组织防御,随后就是火枪火炮,马蹄重重落在地面得声音,吴启戎如同世外之人,就在弓箭和火枪的烟雾中穿梭,那是自己透过被严密保护的缝隙看到的,被插上弓箭的士兵,正在快速给火枪装填的士兵,被击中没有防护区域的士兵正在捂着伤口躲藏,突然咚的一声。就仿佛一声惊雷让陶温雅猛地惊醒。听到声音的丫鬟跑过来,看到了被风吹开的窗户。“没事吧小姐?”

    “怎么回事。”陶温雅询问。

    “窗户没插紧,下雪了。”丫鬟关窗户时看到了窗外的情况。

    “下雪了老爷!早点睡吧。”拍拍吴梦琪的肩膀,孙氏给吴梦琪披上了一件外套。

    是吧,下雪了,一场大雪可以掩盖很多的事情,可是雪终究还是会融化,把干净的不干净的东西通通漏出来,那些燃烧的地方总是会化的很快。吴梦琪心里就这么想着。吴启戎这个孩子到底要干什么?这么折腾想干什么?

    “我们能干什么?大乱开始,我们要的不仅仅是自保,要的是自保的时候还要扩大自己的名声和底盘。”老二同样也没睡,也不知道是自己心里急躁还是屋子里炉子生的太旺了。打开窗户透气的老二也在会想着吴梦琪对于提出的问题。“这个时代美好么?”老二问问自己。

    “每个时代都是不完美的,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我只能做到的是把事情做的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