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中医半圣 » 第二十三章 以问诊为核心

第二十三章 以问诊为核心

    2017年4月1RB草堂中医诊所,张夏义陪李秀丽来复诊。

    莫词手指搭在李秀丽脉搏上,仔细感知一会后,报出脉象:“心肝一般,肾略弱;肺胃一般,中气略弱。”

    司马力在一旁快速记录,因为“命脉”一词很容易引起患者恐慌担忧心理,所以师徒俩直接改称为“中气”。

    把完脉,莫词继续查看指甲的颜色和形态,以及舌诊。

    三诊合一,确定脏器的基本状态,之后是问诊。

    莫词:“有什么不舒服的吗?”

    李秀丽:“长了一些痘痘,月经推迟了1个月还没有来,其他方面暂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

    张夏义等司马力记录完,不着痕迹地轻拍了他一下,然后两人留下莫词和李秀丽闲聊,不动声色的找了个借口跑到角落。

    张夏义小声道:“司马兄,她前两天去医院做了复查,头部问题没有什么变化,肺部结节有增大了0.1cm,其他方面没问题,后续还请你和老爷子多多费心。”

    “张兄放心,我们会尽力的。”司马力低声应下。

    男人之间的交流有时候很简单,三言两语结束之后,两人随即回返。

    “你们好厉害,之前我睡觉老是可以听到心跳声,现在已经完全好了,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司马力和张夏义回到诊桌旁时,正好听到李秀丽好奇的询问莫词一些关于病症的问题。

    不待莫词回答,张夏义连忙拦住李秀丽:“不要乱问,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么大个人总像小孩子一样。”

    “没有乱问呀,对吧,弟弟。”李秀丽嘟嘟囔囔的向其实司马力笑道。

    司马力笑着摇摇头,示意并不在意。

    小孩子总以为成年人会很成熟,直到成年之后才会知道,成熟是一种处世技能,跟年龄并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他是多聪明的一个人,知晓李秀丽是一片赤诚,也瞬间明了了张夏义想要表达的意思。

    张夏义拦李秀丽发问,不是为了隐瞒什么,是认为她的问题容易被别人认为是刺探技术机密,这是很失礼的行为。

    这种小心翼翼到有些过度的态度,让司马力不禁感叹,张夏义算是他见过的,对“知识价值”最有概念也最为尊重的人之一。

    这种人大概率应该是生活在一个比较有知识涵养的环境才对,果不然,司马力稍稍引导了一下话题,便得知他的父亲是一位教授。

    尊重是相互的,一个对知识尚且非常尊重的人,自然只会对拥有知识的人更加尊重,了悟人心的司马力不禁对两人好感大增。

    ……

    张夏义和李秀丽需要赶返程的航班,并没有久待,很快便告辞离去,

    人走之后,一屋子沉默下来,莫词在等司马力拟好初稿,而司马力则陷入呆滞之中。

    于无声处起惊雷!

    李秀丽的复诊过程看似平常普通,但此刻司马力的脑中已经是翻江倒海,天地倾覆。

    莫词从来不催促司马力,见他发呆,自己就默默点上了一支烟。

    不过司马力也没有让莫词久等,他向莫词确认道:“外公,李秀丽这次的脉象,比上次有很大改善,虽然略有不足,但已经基本可以算是正常,对不对?”

    莫词肯定地答道:“对。”

    司马力再问:“她虽然有些长痘痘,而且月经有所延迟,但这两个症状其实只能算小问题,对不对?”

    莫词再答:“对。”

    司马力:“她的气色和状态,看起来和正常人基本一样,对不对?”

    莫词:“对。”

    “这就是不对的地方!”司马力深深呼出一口气,轻轻拍了拍桌子。

    “她不仅有肺癌,还有脑胶质瘤,实际上身患两种癌症的患者,理论上她比只患一种癌症的患者应该更加严重,不应该会出现脉象和身体状态都基本正常这种情况才对!”

    莫词没有反驳打断司马力,只是安静聆听,司马力自然而然的又进入了演讲模式。

    “她的癌症数据有增大,代表病情是恶化的,但她的脉象和体感又偏偏是改善的,这里出现了矛盾。”

    莫词的把脉技术经过几十年千锤百炼的实践检验,司马力并不怀疑其准确性。

    “两样都是真实的,但病症最大,病症没有问题,就一定是我们有问题。”

    “所以在这里可以推翻我们以前的一个认知,之前我们认为只要脉象恢复平衡,就能治好疾病,显然现在实践证明这个认知是错的!”

    “同时这里可以得知,癌症无法通过把脉诊断出来。不排除有个别例外,但至少绝大部分中医是无法通过把脉的手段对癌症进行诊断的,因此反过来,通过改善脉象的方式,无法起到改善癌症的效果,改善脉象是改善脉象,改善癌症是改善癌症,两者是两码事。”

    “由此再推论,例如尿频,脚软,房事不行等等症状都是肾虚的问题,但并不是只要将肾脉补起来,这些症状就会全部自动改善的。如果是这样,补肾的药有几十味,岂不是随便用一味就能治好所有的肾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肾脉是肾脉,症状是症状,想要治好病,还是需要回到对症下药上面来,需要治疗什么症状就用什么对应的药物。”

    “把脉不是没有用处,把脉获得的信息更多应该是起到一个框架作用,提供疾病认知的大框架,让我们知道患者的问题大体集中在哪些器官区域。同时起到动态监控的作用,例如把脉发现患者心肺脉象极弱,那么我们马上可以知道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治疗尤其需要慎重考虑;又例如李秀丽这里,脉象不错表示她的相对状态挺好,完全可以承受一些药效相对猛烈的药物,可以放手施为。”

    “所以望闻问切四诊中,脉诊可以当顾问当参谋,但不适合成为整个治疗诊断的核心,望诊和闻诊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所以真正能够成为诊断核心的唯有问诊!”

    司马力微微停顿,给莫词接受新观念的缓冲时间,莫词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地就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对此司马力不禁暗暗佩服,莫词的学术胸怀真心非常了不起,“脉诊核心”是他几乎用了一辈子的诊断结构,在发现新的观点更有道理且确实有事实能够证明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马上就接受,没有半分刻板固执,也没有一丝权威被挑衅质疑的恼怒,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莫词的肯定就是对司马力最大的支持,他眼神发亮,整个人的神采开始飞扬起来,思考也在继续:“一旦确定“问诊核心”的模式才是正确模式,中医的未来真正无可限量。这个模式搭配上人工智能,能产生的力量一定很离谱,不过这个不关我们的事情,这条路线距离我们太遥远。”

    “真正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是“中医+网络”模式,也就是“网诊模式”,脉诊的重要性降低,问诊的技术不断完善之后,网诊的可行性就直接能够拉满了。网络是21世纪的气运之子,只有跟它挂靠上,中医才能起飞,不然别的不说,光是贫穷这一个因素就能把大部分中医给打死。”

    莫词再次点头认可,虽然平时只会用手机追剧,并不懂真正的网络,但店里很多客户其实都是网诊而来或者通过网诊复诊,诊所在一开始阶段就已经误打误撞开启了网诊模式,如今这一块的收入占了店里收入很大板块,这些他还是很清楚的。

    司马力没有中断:“回过头来,再说到癌症的问题,以前我们认为只有把脉象调到正常,癌症才会治愈,也就是反过来,癌症不治愈,脉象就会一直不正常。”

    “因此,癌症是各种疾病的终极形态,是各种病症综合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是最终大BOSS!现在来看,有没有一种可能,癌症和其他疾病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它只是疾病大体系中的一个并行小分支,而不是其他疾病的终点?它只是一个小怪兽,打死它就能治好这个病,而不是需要打死所有怪兽才能治好癌症?也就是说,治疗癌症并不需要攻破所有的知识点,只要攻破一个知识点,就是找到能消除结节和肿瘤的药物,就能治愈癌症?”

    “李秀丽这里,我们算是已经将癌症之外的所有问题都处理完了,只剩癌症一个问题。假设癌症和其他疾病有必然联系,那么不说完全治愈癌症,至少癌症多少是应该有些改善的,但显然并不是这样,检查报告显示结节有增大0.1cm,实际上是有恶化,这个情况完全可以反证我上面的推论,癌症和其他疾病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再看看西医方面,西医西药的典型特点就是功能精准和单一,他们能够通过化疗和放疗之类的方式缩小结节和肿瘤,这其实就是一种证明,证明结节和肿瘤等癌症关键环节的治疗,需要的就是单一技术,而不是能治疗所有疾病的技术。”

    “化疗和放疗缩小结节和肿瘤之后,用中医药来修复后遗症和巩固疗效降低复发,这种模式我觉得未必没有可行性,很多做出不可行定论的中医不排除自身医术太菜的可能性,不过这个和我们关系不大,我认为中医药治疗癌症的方向还是得完全回到中医药的层面。”

    “也就是,在患者身体状态还良好的时候,应该想尽办法,加快速度找到能消除结节和肿瘤的那一味药或者几味药,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司马力一锤定音做出演讲总结,诊所里的师徒几人神色各异。

    莫词对自己这个外孙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待他说完就点点头,微笑着赞同道:“有道理,看来可以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没有没有,我这点水平可能连您一根小指头都够不上,这点青是青黄不接的青,还需要您这样的参天大树多多笼罩才行,今天的一点点领悟也全靠您的仙气熏陶才有灵感,全是您的功劳!”司马力比出了半截小手指,示意自己不足挂齿。

    莫词被这种马屁拍得毫无还手之力,哈哈笑道:“老咯,仙气全在你这里了。”

    ……

    至于老舅莫富强,则全程完全漠不关心,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知道在手机上操作着什么。

    司马文一开始听了一下,后来或许是听着乏味,干脆继续追剧去了。

    小诊所快开满一年了,学医的几人路线渐渐错开。

    莫富强日常相处的脾气是挺好的,但在学艺的心态上有着莫名的骄傲,虽然司马力两兄弟经常开玩笑调侃外公给自己亲儿子开小灶,但莫富强是有当面对莫词说过类似“莫欺少年穷”,“你教,我能学,你不教,我也能学”这样的话,让莫词很是生气了一阵。

    因为莫词确实不是很会通过讲课的方式教徒弟,讲起知识点的时候不够简洁准确,不然也不会出现司马力动不动就进入演讲模式,时常发生徒弟给师父讲课这种离谱场景。

    莫富强嫌弃莫词的讲课能力,但自身又不具备足够强大的自我领悟力,所以医术的提升一直是停滞的。

    而司马文,他的运气十分诡异,不仅刚开业时候他的朋友刘洋治疗糖尿病中途放弃,之后他又主动帮助了另外一位有老父亲偏瘫在家的朋友,司马文都没提收钱,朋友很感激,还专门送了一套爷爷辈留下的医书给司马文,但做到了这份上,朋友的父亲中途还是选择了放弃……

    至此司马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此后因他而来的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莫名其妙的中途放弃,搞得他直接心态炸裂。

    再加上一进一退,司马力快速成长的同时无形中疯狂吸收着周边所有的养分,司马文的成长就这样被推着向药剂师的方向发生了偏移,他更多的时间被投入到药材炮制配伍之中,距离一线医生的方向越加遥远。

    时至今日,只有莫词和司马力还能保持基本同步。

    每每感受到司马力一点就透的可怕悟性,莫词都只剩下满满的感叹。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不是做到了大家都觉得很难做到的事情,而是大家觉得很难做到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不过吃饭喝水一般的普普通通。

    自己在晚年能遇到这样的继承者,真的是很幸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