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沙盘世界其乐无穷 » 第5章 希望的尽头

第5章 希望的尽头

    希望城依托绿洲建造。

    居民的祖先大多是灭世洪水下幸存下来的卡纳苏人。

    他们乘坐方舟来到戈壁,将方舟的残骸摆放在城池的正中心,修建神庙来感恩神明的仁慈。

    五座绿洲城里的方舟神庙就是章平那一万多新增沙盘点的主要来源。

    一进入希望城,

    章平就能遥遥望见远处高耸的方舟神庙。

    此前,

    章平以神明的视角自上而下望下去,这些城池、神庙倒也没什么新奇。

    但此时,从一个旅人的角度去看。

    希望城确实挺大,而城中的方舟神庙也修建得恢弘大气。

    硕大的方舟残骸悬在中央,四面围绕着残骸修建各种方塔形状的黄沙建筑,颇有几分金字塔的意味,却又保持着独属于卡纳苏文明的浪漫。

    神庙内时常有歌颂神明的经歌传出,也时常有穿着明黄大袍的祭司往来其间。

    章平在现实世界也见惯了高楼大厦,却唯独对眼前的方舟神庙青睐有加。

    原因很简单,

    在他的视角里,整座神庙不仅建造巧妙,更是——

    【感受到信徒虔诚祈祷,沙盘点数+1+1+1……】

    创世珠的提示如雨后春笋直冒。

    章平也觉着有一种难得的愉悦,就像是空手点钞票,有一种无法与外人言语的快乐。

    当然,

    化身旅人的章平也没有纯粹沉浸于这种低俗的快乐。

    他沿着希望大道继续前行。

    希望大道是贯穿整个希望城的主干道,大道两侧主要是些商铺,贩卖一些不同的商品。

    章平手里没有多少钱,但他又可以用沙盘点兑换出无数的沙铜币。

    大致兑换比例是一个沙盘点可以兑换一枚沙铜币,之后的水银币、神明金币依次是十进制。

    一枚沙铜币就能在城内买到一份可口的烤沙虫肉,抵得上一份早餐的能量。

    自打卡纳苏平原被大洪水毁灭,卡纳苏人食谱上能吃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今天这样食材绝迹,明天那样食材失传。

    像章平之前学到的卡纳苏炒饭就是失传的众多古老技艺之一。

    倒不是因为炒饭难度有多高,而是现在的绿洲五城内米粮蔬菜等种植物的价格高得吓人,哪怕是城内的贵族也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幸吃上一顿。

    普通居民一年的主要食物还是城外戈壁上圈养的沙虫。

    沙虫生长周期很短,出生一星期即是成年,而且沙虫身上可食用的白肉很多。

    一头成年沙虫就可以满足卡纳苏人一天的食量。

    章平路过时瞧见的烤沙虫大概只有四分之一个的体积,完整的一头沙虫大概要四枚沙铜币,比现实世界里的馒头、包子都要便宜。

    希望大道的一端城门,另一端则是方舟神庙,方舟神庙背后靠着整个绿洲最大的湖泊。

    大道中段位置有一左一右两条辅道拐口,左侧拐向城主府,右侧通往绿洲学院。

    两者一个代表贵族,另一个代表学者,与神庙的祭司一起,三者共同构成了卡纳苏社会的统治阶级。

    而在章平发下大洪水前,

    整个卡纳苏的统治阶级以王族为首,祭司、贵族作为王族统治的臂助而已。

    早先的学者并没有地位,只是身份略高于普通卡纳苏人。

    章平没有径直朝神庙走去,他清楚自己在那里会经历什么,无非是多听一些彩虹屁。

    章平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可不需要用别人的吹捧来肯定自己。

    城主府同样没有必要,

    不论是前卡纳苏时期,还是后卡纳苏时期。

    贵族阶级都直接掌控军队。

    城主府不远就是维系整个绿洲安全的希望城军营。

    章平想去绿洲学院瞧瞧,那是自己第二次观察沙盘世界时不曾有过的新鲜事物。

    他的脚程很快,右拐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学院跟前。

    眼前有个穿着淡黄服饰的独角大汉拦住了章平的去路,他的独角熠熠发光,嘴里叱喝道:“达鲁学院不允许外来人进入!”

    达鲁学院也就是希望学院。

    章平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花了一百沙盘点兑换了一份学者证明。

    独角大汉登时变了副模样,俯身弯腰伸出臂膀,说道:“尊敬的贤者大人,达鲁城欢迎您的到来!”

    在卡纳苏的学院体系里,贤者代表着德高望重的高级知识分子,再往上是大贤者,五片绿洲数百年也就诞生了个位数的大贤者。

    他们无一不是为卡纳苏文明的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一位光是章平走到学院跟前这段路程,他就不止一次听过对方的姓名。

    “感恩沙赞,感恩神明。”

    沙虫大贤者沙赞培育出了全新的物种沙虫,使得整个卡纳苏文明得以在无粮可种的困境中找到出路,能够繁衍更多的居住人口。

    平民、商贩甚至是一般的贵族,他们在吃饭前大多会念诵沙赞之名以示感恩。

    章平依旧是闲适地散着步。

    达鲁学院更像是一处四通八达的戈壁洞穴。

    地上是开阔的广场,与一些并不高耸的围墙,真正的学院主体其实在地下。

    一个个来自希望城的学者居住在不同的洞穴中,他们平时通过特质的沙螺器具传达讯息,一有需要便会组织人员去往地上广场召开讨论大会。

    这种风气与现实世界中爱琴海边上的古老城邦有些类似。

    不止如此,

    外头的普通居民大多套着罩袍,学院中的学者却以袒胸露乳为美。

    袒胸露乳的关键不在于胸也不在于乳,而是为了烘托各自头上那枚孑然而立的犄角!

    卡纳苏的审美亘古不变。

    古早时候便以断角与长角区分血统。

    到了现在,哪怕是号称整个文明最开明的学院,比角的坏习惯依旧存在。

    章平一进来,就瞧见一个顶着硕长独角的老者居高临下地指责一个犄角凹凸不平的年轻学者。

    “亚格,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作为古老相传的黄金稻种,你居然试图用低级的青麦种去与它混交?”

    “……”

    长角老头指着对方的独角一顿臭骂。

    章平有些好奇地打量了一眼挨骂的被称作“亚格”的年轻学者。

    对方不仅犄角丑陋,脸上也多是各种被晒伤的痕迹,显然平时都有行走于炽热的戈壁之中。

    有创世珠的翻译,章平很轻松就能听懂两人的主要矛盾。

    亚格想要杂交黄金稻与青麦,从而搞出一种产量更高的新型种植口粮。

    但老者并不同意。

    章平记得黄金稻就算在前卡纳苏时期也算是稀罕的种物,只有少部分贵族与王族有机会食用。

    而青麦则是原本普通卡纳苏人的日常口粮,只是洪水毁灭了土壤,青麦在整个卡纳苏基本绝迹。

    按理说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以如今学院的开明程度,老者也不至于盯着这一点对亚格猛喷。

    “尊敬的老者。”章平上前,“也许我能解决你们的问题。”

    他拿出自己的学者证明。

    上面写着“肯塔学院贤者莽托”!

    肯塔在卡纳苏语中有放弃的意思。

    肯塔城也叫作绝望之城,原本也是绿洲同盟之一,只不过在一百多年前被风暴毁灭。

    十艘方舟挽救了十批幸存者。

    除了绿森岛上的王族与大沙漠深处的祭司们,真正落在戈壁上的幸存者拢共还有八批。

    八座绿洲城市重建于绿洲之上,数百年来只剩下了达鲁、柴铎、萨班、亚达木、米尔雅林五座绿洲。

    他们分别代表希望、白昼、秩序、自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