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汉之一统天下 » 第四章——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四章——来而不往非礼也

    经过一日的士气鼓舞,蜀军将士不再像霜打的茄子一般,刘谌带来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彻底点燃了蜀汉将士的希望之火。

    如果说三天在蜀地飞奔八百里,只是让刘谌感到身累的话,那么一日的“忽悠”,却让刘谌感到了心累。同时也更加觉得姜维不愧天水麒麟儿,这样一支人疲马乏,缺衣少食的军队要是交到自己手上,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还打什么战?

    “殿下,那圣旨若是被大将军看出端倪......”

    “管他什么端倪,我得睡会......”

    刘铮的声音传来,刘谌却是倒头就睡,自己实在是太累了,还顾得上会不会被发现?刘铮见此,索性也只能在心中祈祷姜维不要那么闲,毕竟这是关乎脑袋的事。

    .........

    姜维大帐。

    “老张啊!我还以为咱们就要那么憋屈的撤军了,没想到峰回路转,陛下让四殿下来督战。看看,看看今天军营中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好久没见过这么高昂的士气了!提气,真他娘提气!”

    说话的乃是辅国大将军董厥。其余老将对于今日营内将士的表现,也个个高兴不已。年轻的将领,甚至提出明天就直接出关收拾魏军,将心中已经闷了十天半个月的气,好好出一出。

    整个帐内,只有身为大将军的姜维和老将廖化看着热火朝天的诸将默不作声。

    “时候不早了,诸位将军且先回营休息,明日议事时,方待殿下定夺!”

    姜维下了逐客令,诸将自然不再多言,纷纷拱手告辞回帐,只待明日定夺。

    “老将军,还有何事吗?”

    姜维见廖化未走生出疑问,廖化笑道:“大将军不觉四殿下督战一事有蹊跷吗?”

    点到为止,姜维又怎会不知廖化言中之意,朝堂之上主战派寥寥无几,陛下是什么德行,姜维更是一清二楚。

    姜维苦笑道:“除了破釜沉舟一战之外,蜀汉社稷无以保全!”

    “大将军既心意已决,老夫自当以身死社稷!”

    ..........

    冬日严寒,飘雪三尺。

    大帐内,刘谌看着士气高昂的众将,在心中盘算起,怎么对付关下的钟会。

    钟会出身颍川士族钟氏,是太傅钟繇的幼子,颍川钟氏在曹魏也算排的上号的世家望族,高平陵之变后,钟家便迅速靠拢到司马懿父子,声望更高不说,钟家的官更是越做越大。钟会老爹钟繇生前就是太傅,到了钟会这更是不得了,不过而立之年,官至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虽然有校尉二字,可别小看这个官职,这个官职可是两千石的大官!上至三公,下至百官只要看谁不顺眼,直接就可以参你一本。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养私兵!私人武装意味着什么,相信正常人心里都清楚!

    而此次伐蜀,更是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司马家将年不过四十的钟会放到这个位置,是重用还是敲打,还有待琢磨。毕竟,捧的越高,摔的就越惨!

    钟会的确有些本事,但出生世家,自小便是一帆风顺,长大以后更是平步青云,即使再厉害也位面眼高手低,一不小心就会跌落神坛,司马家如果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那么钟会也不会是什么善茬。不然,怎么可能姜维一挑唆,就想据蜀称王?

    当然,你司马家在高平陵做了初一,自然也不能怪后面的人做十五了!

    “殿下,钟会十万大军,如今已有半数退回汉中,在关下仍有五万人马......”

    “你们说钟会有野心吗?”

    众将“......”

    对于刘谌冷不防的抛出疑问,众将一时被问懵了。还是姜维反应迅速道:“同交手来看,钟会的确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但是他写给臣的几封信中,却是极尽豪言,不难看出此人有些自负。”

    相比姜维的含蓄,小将张微却显得更加直白:“这家伙志大才疏......”

    “嗯?!多言!”

    张微话音刚落,便被一旁的老父亲张翼呵斥一声

    刘谌却是笑了笑,志大才疏也许不准确,但是钟会这家伙好高骛远是肯定的!

    “老将军可曾回过钟会的信啊?”

    姜维摇摇头,并不知道刘谌是何意。

    “来而不往非礼也!钟会给老将军写了那么多封信,老将军也该回他一封,以免打击了他的傲气!”

    “急报!急报!”

    刘谌话音刚落,一小卒却飞奔而入,小卒入帐便跪倒在地,嚎啕大哭道:“绵竹失守,诸葛将军父子力战而死,我大军溃败......”

    “啊?!”

    “大将军!”

    面对突然传来的惊天噩耗,姜维一个踉跄众将连忙将其扶住,险些栽倒在地。而刘谌虽心有准备,却也闭上双眼叹息一声。

    “殿下!”

    身后的刘铮也在刘谌耳旁出声,刘谌摆了摆手道:“蜀汉社稷日益危重,能否保住社稷,系于本王与诸位将军了!大将军,回封信,将邓艾已过绵竹的消息,以及父皇投降的消息一并告知钟会!传令,大军好生歇息三日,三日后出战!”

    刘谌话音落下,帐内众将都默不作声,没有人对刘谌口中刘禅投降进行质疑,包括姜维!

    身后无主,战有何用?剑阁距绵竹八百余里,此刻就算弃关而去,数万大军的步伐,能赶上都城投降的速度吗?就算保住都城一时,干掉邓艾,身后还有一个钟会,已失蜀道屏障,空留一座孤城又有何用?

    在场的都是久经沙场之将,对蜀汉的感情再重,此刻也明白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道理,饶是姜维,此刻除了面死如灰外,也再无心生弃守剑阁的想法!

    刘谌知道,如若自己不来,姜维极有可能受命投降钟会,然后上演一计害三贤,最后谋败长眠于地下,而蜀都大乱被魏军祸害。但自己来了,那就是战死,也不可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