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汉之一统天下 » 第十六章——将军死国门,敌军不度关。

第十六章——将军死国门,敌军不度关。

    景耀七年一月。

    魏名将邓艾父子,于蜀汉都城枭首,首级传与剑阁示众。

    刘谌本想第一时间带领兵马赶回剑阁关,却被宗勖拉住。

    “如今皇室蒙难,殿下何必亲往。攘外必先安内……”

    刘谌闻言,心中自然清楚,宗勖是否忠心,已经不用论说,因为二人完全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刘谌大笔一挥,以刘禅皇印发布诏书,传诏各郡蜀都兵乱已平,若有所异即可诛杀。

    同时又在都城内以被诛杀的家主之首,驻成京观。

    蒋斌、张微二人先前已带人马赶回剑阁,可钟会整整十万大军。蜀国不同魏国,但只要魏国一日不破关,那自己就玩得起添油战术。

    而且邓艾已死,这对魏国将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现在最缺的,依旧是时间!

    刘谌虽不能亲至,但还是令老将军赵统整合兵马两万,同时令宗勖主管粮草押运。

    人到用时方恨少,蜀汉三代目之后,史书上出名的就没有多少,这极大的限制刘谌“后来人”的优势,只能绞尽脑汁的寻些只言片语的人物,同时还要防止是益州派的后入!

    人才需要成长,需要的同样是时间。

    蜀汉经此一役,犹如悬崖百丈冰上的小草,只要风微微吹动,就随时有跌落的危险。

    蜀都大户,已经被自己收拾大半,现在自己唯一能依靠的,便只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

    为什么不让霍弋领兵马背上?不好意思,刘谌也不知道霍弋到底怎么想的。

    先领兵马勤王,在城外驻扎三日,便命人告知刘谌,南中叛乱,自己领兵回去镇压!

    刘谌知道,霍弋再怎么自称蜀臣,可终究不是其父霍峻。霍家在南中经营多年,此次又见刘谌雷霆手段,以及阵前喊话,正常人没有小心思那是假的。

    南中三万人马,自己手里整合蜀都亦有近三万人马!

    别人不愿意帮忙?那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待这关过去之后,老子再回头来算总账!

    什么世家、豪族,不冒头大家面子上能过去就行,冒头就是你死我活!

    …………

    剑阁。

    钟会看着数次冲上城墙的魏军,又被数次击退,面色更加难看。

    自己花了五日,以复出近万人马的代价,终于将“雪墙”尽数融去。

    待五万大军赶到关下,又连攻三日,可依旧无法攻破小小的剑阁关隘!

    钟会看着远处城楼上,那道浑身血污,白鬓都被染红的熟悉身影,眼中更加阴沉。

    比不上小小放牛娃,如今面对年近花甲的天水小吏,自己依旧要落败吗?!

    “东西两山还未拿下吗?!”

    钟会冷声,在场众将,就连监军卫瓘都不敢应声。

    正当众人都沉声时,剑阁关旁的东山山坡,却忽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火光冲天,惨叫连连!

    “这是什么情况?!”

    钟会看着一道道飞落山体的“火人”身影,心中大为震惊。

    “报,启禀都督!我军已攻下东山,可不知蜀军何时在山顶备下火油和酒……”

    看着被烟熏的同锅底一般黑的士卒,以及不远处如同火龙般,在山上乱窜的火舌。

    一阵风吹来,在场众人都能闻到一阵阵飘来的烧焦味。

    …………

    战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东山产生的爆炸声以及巨大火光所吸引。

    “老将军!”

    城楼上的姜维看着火龙席卷整座山头,自然知道东山已经失守。四及廖化,强顶钟会十万大军的姜维,眼中泪水再也止不住,划过脸颊飞落而下。

    丞相陨落,继承遗志,没有落泪。因为还有一堆后事待处理。

    洮西大败,败兵退走,自降三级时,没有落泪。因为要保住蜀汉微小的国力。

    魏军十万,汉中失守,蜀汉社稷危难,没有落泪。因为还要力挽狂澜,保住社稷。

    “休矣!休矣!”

    “大将军!”

    直到此时,花甲之年的姜维,才略微读懂当年武侯于五丈原时的心情。

    姜维一个踉跄,身子便往后倒去,好在被身后亲卫及时扶住。

    不断冲向城楼的魏卒,城墙上下堆满两军将士尸首。

    “大将军,此去十五日,定援剑阁,此关国门,便托付给与将军!”

    除去设计拖住钟会六日,魏军融雪五日,十万大军强攻三日。今日,已是刘谌带兵离去的十四日!

    距离约定的十五日,只剩最后一日!

    略微佝偻的身影,再次缓缓立起,只不过这一次却是颤颤巍巍,好似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颤抖的双手,抽出腰间青锋,手上剑匣却被丢弃。

    “将军死国门,敌军不度关!”

    保了一辈子的蜀汉社稷,打了一辈子的战。

    纵然不得成功,亦要死在这条路上!

    “杀!”

    姜维握住长剑的双手不再颤抖,苍老的身影在城楼上奋勇拼杀。

    犹如保护蜀汉一般,保护自己一身的荣耀!

    “将军死国门,敌军不度关!

    将军死国门,敌军不度关!

    将军死国门,敌军不度关!”

    当年苍苍老矣的诸葛丞相是蜀军中的一杆大旗;如今花甲之年的大将军姜维亦是一感大旗。

    只要这杆大旗不倒,蜀汉将士便有拼杀的希望。

    “哈哈哈哈!钟会小儿!可敢一战!”

    姜维在将面前的士卒击倒后,手中三尺长剑直指钟会大纛。

    霎时间,城楼上的蜀军将士,同喝:“魏贼小儿,可敢同大将军一战!”

    钟会立在原地,静静听着一道道声音传来。

    钟会正值壮年,少时亦习武骑射,面对花甲之年的老将姜维,自恃可抗。

    可此时,钟会才意识到,蜀虽小国,最可怕不是连年北伐,奇扰边疆,而是从出生到死去,每一个参军之人都带着光复大汉的毕生之志。

    这种志愿,是不可能为武力所击破的,哪怕再微小,再渺茫,只要有希望,便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如昨日之武侯,今日之姜维一般前仆后继,直到达成目标!

    此时的钟会,冷汗直冒。是的,他不缺武勇,亦不缺智谋,缺的就是眼前这种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气势。

    亲卫的目光,此刻都落到身前的钟会身上。不是两军对垒,而是两将相逢!

    理智,这个昔日成为钟会最大助推器的法宝,此刻却成为钟会最大的软肋和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