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汉之一统天下 » 第二十七章——兄为汉魂,吾为魏鬼

第二十七章——兄为汉魂,吾为魏鬼

    蜀汉景耀七年春,魏大都督钟会作乱,汉镇北将军赵统,率军由阳平关入汉中,汉将蒋斌则翻越米仓山,直取南郑;魏相国司马昭得消息,率大军及时赶至,兵围南郑......

    汉中平原,漫天尘土。喊杀声传遍整个河谷。

    看着身后骑兵越逼越近,负责断后的赵麒、关振,只得整军拖延,奔上小山丘,以阻击魏骑兵。

    然,正当骑兵旌旗蔽空,如泰山般压顶而来时,却听得南郑传来鸣金声,数万铁骑闻声,竟弃蜀军不顾,拨转马头退去。

    .........

    南郑。

    司马昭悠悠醒来,虽气若游丝,只给司马炎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诛杀钟会!

    众将得令,迅速聚拢兵马回城绞杀钟会。

    随着汉军的撤出,城内只剩下钟会断后的三千人马孤军奋战。

    钟会心中明白,面对十几万大军,自己的三千人马被吞没只是时间问题,索性将三千人马尽数化整,在城内各地不断搞破坏。

    城内大战,持续一个昼夜,城内方才稍稍平静下来。

    钟会最终也被围困于一处楼台之上。

    司马昭听说钟会已被围住,亲命人将自己抬到楼台之上,看看这位昔日老友。

    “士季,别来无恙......”

    依在栏上的钟会,看到司马昭后,咧嘴一笑,将腰间剑鞘掷地。

    “咳咳,为何要如此?!为何?!”

    司马昭紧盯着被钟会丢在地上的剑鞘,情绪显得更加激动,想要抬手指责钟会。

    “哈哈哈,见贤思齐,自学兄也。”

    钟会的回答,让司马昭本就灰白的面色,更添上几分阴暗。

    钟会却是不慌不忙,将手中长剑立于腰后,以作支撑。

    司马昭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

    “子上,世人皆喜君子,而恶小人。不论小人还是君子,都有坦荡的勇气一条路走到黑,最可怜、最可悲的莫过于是伪君子!”

    司马昭闻言,眼睛瞪的圆大,紧紧盯着钟会。

    “高平陵之变、诛杀曹氏夏侯氏、当街弑君!汝父,汝兄,还有汝!你司马家既不甘做魏臣,我钟士季亦有横吞八方之志!子上,你放心,你同我一样,都能上史书。

    唯一不同的是,史书上会记载,今日,伪君子于汉中诛杀真小人!可笑司马一氏,一连三代伪君子,而无一位真小人!”

    破防了,真的破防了!

    面带微笑的钟会,就立在栏前。司马昭此刻无比的烦躁。

    “杀!”

    司马昭整个身子,忍不住的颤抖,双目通红,犹如要喷出火般。

    “父相,他已经死了……”

    立在身旁的司马炎,看着鲜红的血液,不断从钟会身后,亮白的剑身上滑落,聚拢在钟会脚下形成一滩。

    “枭首,传京……”

    …………

    “前线急报,速速避让!”

    一骑自城外飞马而入,高声吆喝,打马直奔北地王府而来。

    “急报!急报!”

    斥候来到府前,翻身下马直奔府内而去。

    刘谌与姜维正在府中商议,闻得急报,主臣二人一起共观。

    自恃早已心中有数的刘谌看着面前的战报,心中也感到吃惊。

    自己实在没想到,钟会一叛,给自己送来了文鸯和阳平关。对于钟会的死,刘谌和姜维都是有些惋惜的。

    一鲸落,万物生。

    钟会乃此役关键人物,如今身死汉中也算可叹。

    汉中,此役本就不是关键,自己的重心乃是武都两城。如今武都已下,此战自己算是最大的赢家。

    刘谌看罢战报后,方才看到随战报一起而来的书信。

    “这是谁写的书信?”

    “回禀殿下,此乃钟会遗信,我军从汉中撤退时,他亲托一定要转交给殿下与大将军!”

    刘谌同姜维对视一眼,但还是打开书信。

    蜀汉大将军姜维亲启:

    钟会拜上!

    此次之乱,因我而起!贵国不计前嫌,出兵来援,请在下一拜!

    士季算计半生,无妻无家,皆为功名利禄。今不占天时,不得地利,不存人和。身死下场,在下早已了然于心。

    唯念大将军之威名,在下死亦向往。

    犹记当日剑阁关下,结为兄弟之誓。惜不得天之眷顾,兄与弟各自为政。

    兄有大义,弟无小节,是为高攀。

    然兄为汉魂,吾为魏鬼。

    就无义节,虽无开端之念想,却为终末之明志!惟愿来世,共处一朝!

    明时饮马同长嘶,今朝不却汉魏鬼。

    弟,士季绝笔。

    刘谌看罢,心中感慨颇多。人间最悲英雄末路,美人白头。这钟士季到好,死了也要让自己为他哭上一场!

    他奶奶的,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