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汉之一统天下 » 第三十章——官不聊生。

第三十章——官不聊生。

    刘谌将朝中之事托付给姜维与樊建后,翌日亲自借姜维之名整军、备粮。

    三日后,第一批粮草先行,往阆中运去,刘谌也随大军出发。

    临行前,刘谌还特意放出消息。说是刘谌送军出城后,受了风寒一病不起,闭府谢客!实际上,刘谌早就换了一身行头,坐着马车出城,到城外同接应的萧冀绝尘而去。

    留在王府中,手持印缓的姜维,看着院内满头大汗,却依旧不敢松懈的刘虬,只叹人生易老,残烛之年的自己,不能再马上征战,金戈铁马。

    世间寥落,莫过美人白头,英雄迟暮;

    世间大幸,摸过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北伐大业,汉室江山,唯二两条出路,要么兴盛,要么灭亡。、

    堂中感受着微风,细看着花开的姜维,这一刻才真的感到,垂暮老矣。

    .........

    且说刘谌,率先头人马,于数日后便抵达巴西郡治所——阆中。

    巴西太守董宏,乃是前黄门侍郎,辅国将军董允之孙。

    巴西郡可以算是川蜀的地形分界线,往南走不远便是川中丘陵,但出巴西郡往北走,那么便是连绵大山。北有米仓山,东有大巴山。

    太守董宏,听闻姜维亲率大军而来,亲自出城迎接,当见到刘谌后,脸上有些诧异,心中亦有些吃惊。

    董宏弱冠,便得董氏之力,离开蜀都外出做官,如今已至不惑。当年只在父亲的带领下,见过年幼的刘谌一次,后来听说刘谌得封北地王,再后来便是刘谌亲率人马奇袭邓艾,斩邓艾父子及蜀都百余大族豪强和朝堂官员的“恶名”。

    如今凭着记忆,看着眼前有些相仿的刘谌,董宏暗中略惊,却不动声色的以先锋称呼刘谌,在大军于城外扎营后,董宏将一干人等请到府中。

    对于董宏,除了临行前,姜维告知自己的信息外,刘谌却不熟悉。

    不过,若按姜维所说,董宏这个巴西太守,也是做的憋屈,作为荆州派出身,自从诸葛亮走后,从县令升到太守后,董宏就在这个地方稳稳当当做了十年的父母官。

    当然,现在自己来了,董宏的“好日子”也到头咯!

    入城的时候,是董宏派轿子来接的,但刘谌却不想座轿,而是打算布衣步行入城,看看巴西郡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考察考察,董宏这个十年父母官,做的够不够负责。

    在萧冀与云砻的陪同下,一行三人,在阆中小城逛了个遍,发现阆中城内的布局及民风比起蜀都还要好上不少,食不果腹的百姓要比蜀都还少。

    问过之后,刘谌方才得知,原来董宏自上任后,便开始着手治理城前的嘉陵江,将嘉陵江的水引到城中进行浇灌的同时,还开展夏、冬两季打渔。这才让城中大多数百姓不至于饿肚子。

    一行人,最终还是来到董宏府上,发现董宏所住的地方,也不比农家小院强多少。

    家中也仅有一位老仆与董宏。经过一番了解后,刘谌方才知道,董宏妻子难产而亡,之后就没用再续弦,儿子如今也已入伍。

    董宏在将老仆支开后,双膝一弯跪倒在地。

    “巴西郡太守,董宏参见北地王殿下!”

    刘谌眼角跳了跳,既然被识破身份,倒也不再继续玩聊斋,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下来。

    “寒舍实在清贫,暂时委屈殿下。”

    刘谌却道:“无妨,无妨,古言民不聊生,官却可大富。今日官不聊生,城内百姓却得以温饱。董太守的父母官,是很合格的!”

    董宏老泪纵横,一时间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董大人放心,此行本王前来,乃是夺回汉中,以复大汉疆土,告慰宗庙社稷。大人既能治好巴西郡,亦能治好蜀都!”

    刘谌此话一出,董宏喜极而泣。自己本以为要一辈子老死在这太守之位上,没想到刘谌的到来,却再次点燃了董宏早已濒临熄灭的心中烈火。

    “董大人!还请在此位上再留三月,本王亲取汉中,还请您暂时做本王之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