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枭奴 » 第26章 国子监初会唐伯虎

第26章 国子监初会唐伯虎

    宁荣东街,虫二府。

    昨夜昨夜堪称人生巨变,处理完事情都已深夜,再加上实施家法,到晌午内宅才传出响动。

    “荣大爷,荣大奶奶,都晌午了,起身用饭了……”

    瑞珠透过轻烟罗纱幔看向里面缱绻羡爱、耳鬓厮磨的人儿,嘴角露出抿笑。

    “荣郎,快起身吧,今个不是要去国子监吗?这都晌午了。”秦可卿呢声道。

    “都说,床是小孩睡觉的地方,却是成人的天堂,古人诚不欺我啊?!”赖尚荣怅然道。

    “噗嗤……这是古人说的?!”秦可卿笑的花枝乱颤,随后“嘶”的一声,眉头微颦。

    “还疼吗?”赖尚荣轻抚浑圆的半月,满眼的怜惜,“怪夫君吗?”

    “哪有脱了裤儿打的……”秦可卿顿时双眸凝水,一头扎在怀里,“还那样作践人……”

    ……

    大乾国子监庭院式林园,老远就能看到,高大巍峨的牌坊下上,题着匾额“国子监”三个鎏金大字。

    在门楣之下,来来往往一些着士子,青衫直裰,三五成群。

    赖尚荣抬头看着那牌坊,神色一整,昂然而入。

    作为国朝最高学府,自有门房值守,不得外人随意出入,内里甚至还有甲卫巡弋,若遇警事,以备召唤。

    赖尚荣向门房老者递上李纨特殊印记的书信。

    老者见了信封之上李纨和贾府的的印鉴,面色一变,拱手道:“你是求见祭酒李守中老爷?先稍候,容我通禀一声!”

    不消片刻,老者小跑返回:“老爷与几个监生在画舫吟诗作画,马上就要开船了,老爷请你去。”

    没想到国子监内居然有一处占地十余顷的湖泊,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溶溶荡荡,曲折萦纡。

    在秋日的阳光下,水汽氤氲朦胧,如同彩色的水墨画。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赖尚荣踏进画舫,像飘荡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心旷神怡。

    “学生赖尚荣拜见祭酒老爷!”赖尚荣在老者的引荐下,躬身施礼。

    眼前的儒雅老者便是李纨的父亲,国子监祭酒李守中。

    身穿绣着云雁的四品光袍,头戴梁冠,面目清癯双眼却炯炯有神,仿佛能洞若观火。

    李守中也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赖尚荣头戴幞头帽,身穿仕子青衣,一副标准的儒生打扮,内敛而且稳重。

    黑白分明、人畜无害的星眸偶尔闪烁着桀骜不驯的光。

    “宫裁(李纨)说了你的情况,想成为监生有两个路子,一个是花钱捐纳,另一个是考试。”

    李守中看向赖尚荣微微颔首,不冷不淡。

    “老大人,我无意成为监生,只想获得此次乡试的资格!”赖尚荣道。

    “这样,这画舫上请来了上届乡试蟾宫折桂的解元唐伯虎,他正在作画,我们一起去看看。回头考考你,若能过我便推荐你参加乡试!”

    “唐寅,唐解元?”赖尚荣身形巨震,没想到大乾居然有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

    只是他命运多舛,凭一人之力,几乎克死了全家。

    原以为人生已到谷底,谁知厄运还未结束。

    明年春天的会试,原本可以是状元,由于考题太偏,只有他和另一人答出,被卷入科考舞弊案,差点下了大狱。

    导致终生不再录用。

    从此,原本大乾冉冉升起的彗星,并没有陨落,以另一种方式名垂千古。

    或许官场少了个大官,出制造了一个伟大的画家。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名声极盛,他是参加明年春闱的会试。”李守中介绍道。

    “看来,还没有发生啊!”

    赖尚荣心思又活泛起来,“如果我现在告诫他,或许并没有用处。

    待他卷入科举舞弊案,人生跌入低估,再招他为小弟,自己的万国花楼由他当老鸨子最适合不过!”

    赖尚荣身处骄奢淫逸的贾府,一直有个商业计划,便是打造一个大乾最大的吸金窟。

    万花楼将汇聚天下美酒、美食,以及天下的美人,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万国世界。

    如越女、东胡、月氏、楼兰、真真、暹罗、茜香、波斯……一应装修风格都按按异域风情布局,所有粉头都是正宗原汁原味的异国他乡美女。

    进入万国花楼,领略天下风月,畅享百味人生。

    眼前的狂人,一个状元,当老鸨子,再合适不过,关键气质这块很配,万国花楼的品味和格调一下便上去了。

    只见众星捧月的唐伯虎,头发却随意披散着,一手挥毫泼墨,一手摇着扇子,恣肆写意、狂放不羁。

    而画风果真兴致所至,风格飘逸,笔调恣肆不愧为风流才子唐伯虎。

    船上有十余名儒生打扮的监生,围在一起赞口不绝。……

    赖尚荣向岸边桃林看去。

    秋天的桃林,依然绿叶蓬蓬,相互遮掩,有条而不紊,好像姑娘的睫毛,美丽而不失妩媚。

    还有粉红色的笑脸,仿佛还停留在枝间翘首扬眉。

    “唐解元画的这片桃林,处于似而非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失真,让人顿有无限遐想,好意境啊,只是……”

    赖尚荣又看向案几上的水墨画,灵机一动,故作停顿。

    众人的喧闹立刻停止下来,赫然看向不知不知天高地厚的赖尚荣。

    唐伯虎二人抬首目光如炬看向赖尚荣,矜持道:“这位兄台,可是什么?”

    “只是,仅有画,无诗,总感觉少了什么,如同一台满汉全席,满桌珍馐佳肴,却无美酒!”

    赖尚荣故作遗憾。

    记忆中,唐伯虎还有一别号叫桃花庵主,应该还没有发生。

    “兄台可否作诗一首,为此画增色呢?”唐伯虎道。

    “那,我试试?!”

    赖尚荣心头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也不知唐伯虎作出此诗没有,抬眼看向对面的桃林,清越的声音在湖面荡漾。

    “诗名为桃花坞。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赖尚荣不急不缓,抑扬顿挫,一口气念完,画舫上寂静无声。

    余音绕湖,水波继续荡漾着。

    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神情,赖尚荣心里噗通一沉,暗道:“难道,此诗他已发表了?”

    “这首诗是世侄现做的?”

    半晌之后,李守中激动的浑身颤抖,上前不顾形象的抓住赖尚荣的手,“不愧有半师之谊啊?!”

    “???”

    啥时候成半师了,有指点过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赖尚荣幽幽道。

    “半师?你才第一次见小兄弟吧!”

    一声冷哼,又闪出一高冠锦袍老者,“我是翰林院大学士徐东阳,你可愿来我翰林院?此次乡试,由我来保举你!”

    “匹夫要碧莲呼?”李守中一听瞪着眼睛便不干了,“赖尚荣是我世侄……

    “两位老先生先等等……”只见唐伯虎上前便是深深一揖,“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兄台也!”

    这诗剽窃的爽啊?!完全是唐伯虎心灵的写照。

    “呵呵,伯虎兄称我表字虫二即可!”赖尚荣矜持道。

    “虫二?”众人一听,皆愣住了。

    “可是这个虫二?”

    唐伯虎在宣纸上写下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

    “字,写的不错!”赖尚荣背着单手,长身而立,笑意莫名。

    唐伯虎狐疑打量间,倏然瞳孔极具收缩,随之纵声长啸:“哈哈哈,我明白了,够狂,够品味,虫二兄,我们可谓意气相投,我喜欢。”

    众人也是愕然。

    只见李守中和徐东阳蹙眉紧盯着二字,片刻之后,几乎同时大笑。

    “就凭这个名字,大乾文坛,比如有虫二一席。”李守中笑道。

    “要不,虫二兄弟以这秋景,再做一诗?”徐东阳笑道。

    “你们打什么哑谜,虫二莫非还有其他意思?”众儒生大急。

    只见唐伯虎在给虫二加了个边框,便成了“風月”……

    “好意境啊……”一监生首先明白过来,扺掌大笑道,“虫二,乃風月去掉边框,便是风月无边。虫二兄,受教了……”

    “按徐老爷的提议,再赋诗秋意一首如何?”监生开始起哄。

    “既如此,我就试试……

    秋日原本是喜悦的收获季节,却也是天道轮回,盛极而衰的拐点,导致无数文人骚客伤春悲秋。”

    念道此,赖尚荣目光看向水面上漂浮的落花和秋叶,故作停顿。

    暗自乐道,“林妹妹不是以后要写葬花吟吗?

    我先来个葬花,这可是清代龚自珍的诗,剽窃起来,倒是毫无思想压力。

    下次,可以先做出半阙葬花吟,想必也能一举征服多愁善感的林怼怼。”

    赖尚荣指着水面,又看向随风起舞的花絮,沉吟半晌。

    “诗名,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