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贞观种田忙 » 第三十五章 这得要上亿铜板

第三十五章 这得要上亿铜板

    到了晚上,因为没有手机电视,也没有娱乐设施,即便是有,也只是自己一个人。

    所以睡得很早,挂好蚊帐,点上蚊香。脑袋一挨枕头,不一会儿,便鼾声如雷。忒累了!脚动高铁,体质再强那也是肉身。

    这第二天不到凌晨三点,天就已经亮了。南方天色和北方的不同,这里晚上四五点就已经天黑,早上亮的也早。

    因为这次过来有了准备,洗漱完毕了,还能吃顿丰盛的早餐,喝上一壶自制的铁观音。

    接下来就不轻松了,换上了采矿服,整装出发,他的身影便出现在大山的各个地方。

    上次采掘金矿,采掘的位置基本都在外围,所以采掘的比较轻松。但这次又来了,再想像上次那样搞定,这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挖出矿洞,向地下进发。

    可是挖了几个矿洞,即便是他的力量和体质,一天也挖不出多少东西来。

    最后他便先去寻找了做炸药的材料,先整出来雷管和炸药,这炸药还是TNT的。

    小样,挖不动我还不能崩你。接下来,山谷里便不断传来了隆隆的爆破声。有时候半片山都被炸的山体滑坡,这也没谁了。索性山里就他一个人,他的躲避速度还快,大自然拿他也没办法,就由他在那里折腾了。

    整整在大山里折腾了一周时间,他来的时候,这里林木茂盛,绿色丛丛。等他离开的时候,满目疮痍,一地鸡毛。就这,走的时候还回头喊道:“我会回来的,我还会来,这里的东西都是我的。”

    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山神,如果真有山神,那么山神爷此刻应该哭晕在厕所了吧。

    没白嚯嚯,一周时间,采集金矿,换了十吨黄金,二十吨白银,十吨铜。其他稀土无数,他也不去细数了,都是用铁桶装了,整齐的码放进仓库里。

    仓库容积还是有点小,现在已经塞的满满当当,回去茶叶都没地方装了。

    接下来便是回程之路,又是风驰电掣,等回了村里,才过中午时间。因为在路上已经吃了午饭,所以他便马不停蹄的进山,找了个最最隐蔽的藏兵洞,进去后开始卸货。

    卸货完毕,出来推来块巨石,彻底把洞口封死,便回头再回云南。

    因为铜矿要比金矿多,并且都是伴生的。采了那么多金矿,铜矿石丢弃的到处都是。所以,这次回来主要是换铜矿来了。

    又是进山一通乱折腾,三十吨纯铜便码放进了仓库,留了点地方放了些茶叶,便再次回程。

    卸货再来,这样的往复了十几趟,纯铜运回来百十来吨。除了铜之外,意外的发现一处铝矿,后面那几趟往返,又拉回来三十多吨铝锭回来。

    当然这次把茶叶也全部带回来了,等到了秋天,若是自己有时间,会专门去采摘一次秋茶。

    回来休息了两天,也该到给人们发工资的时间了。想想每人平均下来一天四十文钱,十万人一天就是四百万铜钱,一个月?!

    一个月就是三十个一百万,就是三亿个铜钱。我的天呐,即便是自己手里黄金白银不差,但去哪里兑换这么多铜钱回来呀!

    自己又不能私铸铜钱,不过想起贞观时期已经银子开始流通,铜币私铸不了,那银饼子总可以吧。一两银等于一千铜币,一个人一个月一千二百个铜币。

    现在还没有银元宝,所以他便去了藏金子的藏兵洞,搬开巨石,进去开始转换银饼子,索性全都是银,转换费用不高,一百个银饼子才扣一点经验。十万人就是一百个一两的银饼子,索性又多换了二百个,以备不时之需。经验也在换完之后,扣除了三千经验。

    可是光有了银饼子还是不够,每人后面还有一个二百两的零头呢。最后干脆又换了一钱,两钱,五钱的小银元宝出来,各二十万个。每个小元宝做工精细,足底还有表示重量的刻印。

    都做好了,他也没时间去木器厂,直接换了几个大木头箱子出来,把银子一股脑的倒进箱子里。

    然后回去找了辆马车,回来把箱子装进马车里,拉了一车银子就回了村里。

    叫来了赵启明,让他通知下去,开工资啦。

    好家伙,这一嗓子喊出去,整个世界都沸腾了。雇工们都是心怀忐忑,这东家说的三十文,四十文每天的工钱,到一个月了,咋就还不给呢?

    这下好了,能见到钱了。可当工资发下来,有些人根本就没见过银子是啥玩意儿,只认铜板。

    气得许昊站在广场上大骂:“日了狗了,你们这帮土鳖们,都拿着银子去县城消费,哪家不收,你回来找我,他奶奶的,那个一钱的小银元宝就顶一百个铜板,一群傻缺,连钱都不认识。”

    现在的人老实,听他这么一发彪,也都老实下来,也纷纷拿着银子去县城看看。

    到了县城,做买卖的有些认识银子,用秤秤一下,分量丝毫不差,便收了银子,找些铜钱给雇工们。

    有些商贩,他们也不认识这是个啥!所以,接下来钱庄又忙活起来,几家钱庄竟然发生了挤兑,都是过来用银子换铜板的。

    好么,许家湾发个工资,也得把清水县闹个鸡飞狗跳。

    最后还是县太爷李宝和出面解释,这银元宝,银饼子是可以流通的。这可比铜板金贵多了,大家放心的使用就是了。这样才算平息了这次的闹腾!

    也是至此,清水县乃至周边,很快就进入到银本位的时期。在许家湾打工的人都太有钱了,朝廷大员一年才整个七八十两银子,这里倒好,一个普通打工的,一年下来,能靠苦力挣上将近二十两银子。

    消息不胫而走,许家湾又迎来了一波打工潮。还好,正赶上许家湾要建楼房,有了这批打工仔的加入,建楼的速度也会加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