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贞观种田忙 » 第四十九章 子弹这没了

第四十九章 子弹这没了

    魏局在这里研究政策,程处默那里是酸的不行。因为新政府的护卫,用的都是自动武器,政府大院四周的哨塔上都架着机枪。

    这程处默想过去摸摸都不行,最后,找到许昊,软磨硬泡的搞了一把自动步枪。可到靶场上,没撸几梭子,子弹这就没了。

    这可让他挠心挠肺的,所以又过来找许昊,看他正和突利一起,往局座办公室走。

    程处默便赶忙上去,不过没等他先开口,许昊便先说道:“程将军,来的正好,咱一起到魏局这里学习一下新政策。”

    说完,便把他拉进了办公室。

    许昊过来,主要是想给老魏讲讲,让他明白建立新政的苦衷。

    坐下寒暄了几句后,许昊便打开了话匣子:“魏老,都督,还有程将军。我先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打土豪,分草场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五姓七望吧,出现五姓七望属于历史原因,但随着发展,这些大家族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首先就要从朝堂说起。现在我朝实行的还是举荐制,大多做官的都是世家大族举荐上来的。我也不能说这些做官的都不好,但是,官官相护,这是历朝历代避免不了的。整个朝堂都是世家子弟,那么到底这个国家是李唐的还是世家的?”

    魏征:“虽然你说的有些大不敬,但朝堂上确实如此,没有办法,读书人大多出自世家,贫民哪有机会读书。”

    许昊:“所以,这新政就是打破这一阻碍的第一步。草原上的贵族和世家一个道理,中原地区现在基本都已稳定,再想用武力解决非常困难。新区新政就不一样了,正好趁着战争,拔除世家贵族这颗毒瘤,谁不服就弄死谁。为难这一时,安定这一世,大家明白我说的了吧。”

    突利:“嗯,我做可汗的时候,多有会受到贵族们的掣肘,那种感觉非常难受,也非常气愤,这新政我举双手赞成。”

    许昊接着解释选举制:“接下来说说这选举制,朝廷指派官员,大部分都是派遣。只是推荐人的口说,然后去调查一下风评。这样的官员,有多少是从底层老百姓做起来的,他们懂不懂得百姓需要什么?我说句难听的话,现在举荐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不分五谷,四体不勤的杂碎。所以我不会进入朝堂,不屑与他们为伍。有点跑题了啊,再说到选举制,选举是从底层一步一步干起来的。从最低级的牧场主开始,都要牧民们自己去选。谁干的好坏,牧民百姓们最清楚。”

    说到这里,程处默接话道:“你真不进朝堂?那陛下下旨你也不去,那不是抗旨不遵吗?你小子胆挺肥啊。”

    许昊:“猫有猫路,鼠有鼠路。到时候会想办法,绝对不能抗旨,咱只有一个脑袋。”

    魏征接着又问:“底层的选举,那中层的和高层的咋办?”

    许昊回答:“中层的官员也是选举,政府会在每年某个时间,对底层官员进行一次或几次评比。排名靠前的,干的好的将会被提名升级。再从每个地方挑选一些选民,根据他们的能力,让选民自己决定谁能升职。中层升高层也是一样,一层层往上选。”

    魏征:“这个选举制不错,不过,最底层的人没文化怎么办?”

    许昊:“可以办补习班,评比的时候,文化将占有一定比分,不学习就别升级。另外,新区还要兴办学院,医院。还要建立造纸厂,制笔厂,印刷厂。还要开展九年义务教育,百姓孩子上学将九年不用花钱,新政府还有补助,学生们的吃住服装,学习用品,都会免费。”

    魏征一听这话,又差点出溜到地上,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不是在吹牛吧,九年都免,你有那么多钱?”

    许昊:“九年都免只是新区的百姓,才能享有的特权,这要整个大唐的孩子,我是负担不起的。”

    程处默:“你负担,整个新区孩子这么多,你能负担?”

    许昊:“有点说差了,我的意思是等钢铁厂建起来后,年产量将会是三十万吨,记住是三十万吨。一吨等于两千斤,一万吨是多少钢铁,十万吨多少,三十万吨是多少,你先掰着指头好好算算?并且大部分还是钢,就是打造兵器铠甲的钢,这厂子一年能挣多少钱,我投资最多,将来挣得也最多,钢铁厂要交税,税钱搞教育,不就是我花钱了么?”

    程处默无语了,在那里掰着手指头开始算了起来,头上都算出汗了,还没算清楚到底是多少,反正觉得非常的多,多到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