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神从七十二绝技开始 » 第22章 兰若论佛

第22章 兰若论佛

    作为曾与少林寺齐名的古佛寺,武安自然也听说过。

    兰若寺曾有南少林,北兰若的称号,盛极一时。

    不过,近百年来,兰若寺走向衰弱,已不复曾经那个与少林寺齐名的天下古寺。

    武安随即问道:“我们为何要去兰若寺?”

    兰若寺与少林寺相距甚远,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不过,以武者的脚程,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兰若寺。

    玄悲回道,“玄空,你忘了?这个月底正好是少林寺与兰若寺三年一次的交流会。”

    武安眼神闪过一丝恍然,他倒是把这事给忘了。

    与兰若寺三年一次的交流会,可以说是少林寺的一个传统。

    交流会重在交流,有佛法交流,功法交流,弟子交流等等。

    兰若寺与少林寺同出一源,两派的关系算的上是亲近。

    武安又道:“玄悲,我记得寺内对弟子参加交流会并没有硬性要求,如果想要参加,需要自己报名。”

    玄悲朝武安眨了眨眼睛,“所以我帮你报名了呀!”

    武安瞪了眼玄悲,旋即就笑着说道:“不过也好,修炼了这么久,也该出去走走了。”

    玄悲抚掌而笑道,“正是这么个理儿。”

    ......

    月末。

    罗汉殿。

    众多少林弟子齐聚一堂。

    在场的都是内门弟子,整整有一百人。

    今日,一百内门弟子将要远赴兰若寺,参加三年一次的交流大会。

    空海方丈盘坐于大殿上方,缓声说道:“诸位弟子,今日你们将远赴兰若寺,代表少林寺参加与兰若寺三年一次的交流大会。”

    “你们可有异议?”

    众弟子齐声喝道,“谨遵方丈法旨!”

    空海道:“空闻,此行便由你带队,护送众一行安危。”

    话音落下,空海身边就有一个老僧站了起来,朝空海一礼,“空闻谨遵方丈法旨。”

    武安神识一扫,顿时就知道了空海的修为,二品境护法。

    空海接着朝众人说道,“众弟子需听空闻长老之命!”

    众弟子齐声道:“弟子谨记!”

    空海又道:“此行路途遥远,望诸位保重!”

    顿了顿,空海神情一肃,“即可出发!”

    “是!”

    在空闻的带领下,众人离开了罗汉殿,朝遥远的兰若寺迈开了脚步。

    ......

    半月后。

    有一百风尘仆仆的僧人出现在一座寺庙外。

    寺庙的牌匾上镌刻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兰若寺”!

    这一百僧人不是别人,正是从少林出发参加交流会的众弟子。

    寺庙外。

    法海带着一众远远就迎了上来,“有失远迎,还望诸位恕罪!”

    兰若寺法海方丈与一众高僧亲自迎接,足可见兰若寺对交流会的注重。

    空闻走上前去,朝法海一礼道,“见过法海师兄!”

    法海笑道,“空闻师弟无需多礼,路途劳顿,诸位辛苦了。”

    ......

    在两人交谈间,武安的神识顿从兰若寺一众人身上扫过,心中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

    兰若寺方丈是一品境金刚,对此武安并不意外。

    一寺之首自然需要这等强者坐镇。

    令武安惊讶的是其余人的修为,没有一个是二品境护法,只有两个三品境圣僧,其余都是中三境的僧人。

    而且,在武安神识的感知下,那些中三境僧人大多都五品境修为,只有寥寥几个四品境。

    “兰若寺青黄不接的问题有些严重啊!”

    武安听说过一些关于兰若寺的传闻,据说造成兰若寺衰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后继无人,这些年门下弟子天资平平,鲜有天赋卓越者。

    若不是法海方丈这一辈的老僧撑着,恐怕兰若寺的情况会比这更加严重。

    “法海师弟,你少林寺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说着,法海方丈扫视少林众人,目光有意无意的在武安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只有武安知道,这是因为法海发现了他的神识。

    武安心中一凛,“一品境金刚果然都不可小觑。”

    不过,即便被法海发现自己拥有神识的事实也没什么,毕竟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从来都没有做到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自然也不会发生少林容不下他这种荒谬之事。

    空闻笑道:“师兄谬赞了。”

    说着,他就朝人群中招了招手,“无心,快来见过法海方丈。”

    话音刚落,少林寺的人群中就走出了一个极为俊俏的年轻沙弥,走到法海跟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道,“无心见过法海方丈!”

    空闻介绍道,“师兄,这是我少林这一代的佛子。”

    法海目露惊奇,不经意的扫了眼人群中的武安,随后把目光放到无心身上,称赞道,“不错,佛子有罗汉之姿!”

    无心回道:“方丈谬赞了!”

    空闻随即问道:“师兄,为何不见圆真佛子?”

    法海叹了口气,叹声道:“那孽徒,不提也罢!”

    随即转而说道,“空闻师弟,一路劳苦,随我入寺歇息去吧!”

    法海点了点头,“那就劳烦师兄了。”

    少林众人跟在法海众僧后面,进入了兰若寺。

    ......

    第二日。

    静心殿。

    少林众僧与兰若寺众僧分于两侧。

    两寺的交流会正式开始。

    今日,首次交流便是“论佛”。

    法海道,“今日论佛,以“何为佛”为主题,两寺弟子可随意参论。”

    空闻道,“如此甚好。”

    法海摆了摆手,“那便开始吧!”

    话音落下,兰若寺一边就有人走了出来,“方丈,弟子有一论。”

    “佛非人,亦非神,佛乃觉性,一切众生,只要彻底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恢复自性圆满的智慧德相,都可以称之为佛。”

    “不错!”

    法海点了点头,兰若寺众人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方丈,弟子有一问?”

    少林寺有弟子站了出来,遂问道,“佛既非人非圣,那求佛莫不是求一个心安理得?”

    “佛乃觉性,若人人都有觉性,那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就是佛?”

    此问一出,众弟子顿时议论纷纷。

    “可有弟子解其问?”

    法海的声音响起。

    “方丈,我来为师兄解惑。”

    若兰寺又有弟子站了出来,“佛有万相,求佛亦求自己。”

    少林弟子发问,“自己如何求佛?”

    若兰寺弟子回,“心中有佛便为佛。”

    “何为心中有佛?”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求佛如是,可需守戒?心中有佛,犯荤戒如何,犯杀戒又如何?”

    少林弟子的这一问,问倒了兰若寺众弟子。

    一时间,兰若寺一方无人上前言论。

    法海看着众弟子,心中叹了一口气,兰若弟子的表现让他有些失望。

    就在这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传入了大殿。

    “若我为佛,何须守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