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帝是我后代 » 第十一章册立典礼,繁琐而显庄重

第十一章册立典礼,繁琐而显庄重

    通往章台殿的广场两侧,不多不少,每相隔五步,站立一名禁卫军。

    旁边的旗仗迎风飘扬,使得呼呼作响,展现出完整的图案。

    乐队奏起的乐曲,在无形中,多了一股子的庄严。

    “踏。”

    身着深红色,始于周朝的绛纱袍,即直领纱袍。

    嬴策迈动步伐,行走在这一片广场。

    “最近两代人里,楚系没机会,轮到我们受老秦系的压制,不甘心。”

    昔日打压降临头顶,楚系大臣不可避免的低沉。

    “等册立典礼结束,本君和他们说一说,该放手了。”

    “再不放手,容易生出事端。”

    一直支持自己,嬴柱要阻止他们出事。

    “到底是王上嫡孙,悼太子的嫡子,看不出半点军伍的迹象。”

    那道身影穿着绛纱袍,毫不违和,步入吕礼他们的视线。

    倘若不知晓定远君,长时间待在军队,他们一度以为就是翩翩公子,像安国君那种。

    “重要的一刻来了,定远君即将册立为太孙。”

    依礼在章台殿的殿外等待,老秦系文武振奋不已。

    “臣等见过定远君。”

    “诸位。”

    没正式册立,百官对嬴策的称呼不变。

    “入殿。”

    嬴策走前面,百官跟在后面,一同步入章台殿。

    “臣见过君祖父。”

    “臣等见过王上。”

    儿臣的自称尚未出现,统称为臣,众人停下。

    “诸位且入座。”

    先一步在殿内的嬴稷,出声道。

    “唯。”

    百官对应平时的位置,嬴策在提前设立好的位次,君王的右下方,唯独一人。

    “宣诏。”

    嬴稷望着下方的孙儿,贴近文雅之风,心情不错。

    看见策儿,仿佛看见去世多年的长子。

    “定远君嬴策,寡人之孙,悼太子之子,素有才干…”

    “今立为太孙,正位东宫,百司所奏之事,皆启太孙决之。”

    范睢当殿宣读册立的诏令。

    “臣谢君祖父的册立。”

    嬴策起身接过诏令。

    “一册立,王上完全放权给太孙,列代先王未曾有过,换成安国君就好了。”

    名为麃,人称麃公的武将,不甘心越发强烈。

    论名望论能力,安国君不差,还是太孙的长辈。

    尚未继位,太孙的权力这么大,老秦系这群家伙,非把他们踩脚下。

    “太孙。”

    范睢代君王向太孙,授东宫玺印,相应的绶带。

    这样子,可以合法招揽自己的文武,驻守东宫的守卫。

    “范卿。”

    在接过诏令的一刻,嬴策有权力这么叫对方了。

    “需要臣协助的,太孙一定要说。”

    范睢释放自己的善意。

    这位,以后是新的君王,少不了打交道,先熟悉熟悉。

    以前继承人不明朗,不好随便站队。

    “会的,范卿的经验多。”

    嬴策接受了善意。

    有才干,不触及根本底线,小人不小人的,他照样任用。

    不会一继位,马上安插自己的人,顶替丞相的位置。

    “皆是王上他下诏,臣照办。”

    不另眼相待,对范睢是够了。

    “太孙接触军事多,接触的政务少。”

    给的权力大了些,吕礼不奇怪。

    尽管太孙治理过巴蜀,但是,比起耀眼的军事成就,看不出什么。

    而且,君王的年纪大了,唯有让太孙尽快熟悉政务。

    “臣带文武百官,见过君祖父。”

    依照礼仪,成为为太孙的嬴策,要带百官重新面见。

    这和刚刚的面见,象征的意义不同。

    “臣等随太孙见过王上。”

    太孙带领下,百官再度参见。

    “大争之世不可自满,不可短视,当自省,大秦依旧。”

    “为君王者要知政治,不限军事,听臣纳谏。”

    嬴稷照例给予勉励的话语。

    当然了,没有千篇一律,针对孙儿自身,大秦的情况而定。

    “唯,臣谨记在心。”

    嬴策拱起双手。

    “回咸阳宫。”

    “王上有令,回咸阳宫。”

    勉励完,嬴稷起驾回咸阳宫。

    又不是朝会,册立典礼可以先离开,留众人继续完成。

    “臣等见过太孙。”

    接着范睢带百官,轮到他们正式行礼,高呼太孙。

    “诸卿。”

    站立上方的嬴策,转过身。

    “贺喜太孙,今天册立典礼已成。”

    “国不可无储君,相隔多年,大秦内部更稳定。”

    “太孙的册立,让我大秦,出了一位马上君王,哈哈。”

    “接下来,带领臣等打遍天下,继续覆灭六国的大业。”

    “说起来,这还是大秦的首位太孙。”

    “关键在于,那是太孙的能力强,才能被王上选中。”

    百官纷纷道贺。

    “当与诸卿共图大事。”

    说是道贺,其实是君臣混个熟脸,相互认识一下。

    “我大秦会越来越好。”

    众星捧月的侄子,几乎看不出自满,嬴柱也笑了。

    “太孙,百官一同到太庙。”

    祝贺完,下一步是告知太庙,大秦的列代先祖。

    “繁琐归繁琐,不过,老祖宗的礼仪不能丢。”

    册立过程漫长,嬴策从中感受到神圣。

    对继承人,未来君王的庄重,对社稷的严肃。

    “起,到太庙。”

    随即,众人前往太庙,一起拜谒大秦的列代君王,君主。

    向他们说明,子孙后代嬴策,今天册立为太孙。

    册立典礼结束,一个早上就这么过去。

    “来者何意!”

    读着书的小嬴政,听闻府外动静,一看是不少禁卫军。

    “定远君于今日,册立为太孙,奉命接夫人和小公子到东宫。”

    担任禁卫军副将的王陵,属老秦系。

    不用君王吩咐,依规定的礼数,来接太孙的一家,到章台宫旁边的东宫。

    “可有信物?”

    小嬴政保持警觉。

    阿父到宫里去,禁卫军突然到府上,总不能傻乎乎跟着去。

    “还是太孙想得周到,以为用不着。”王陵翻身下马,“这是信物。”

    “阿母,我们去东宫。”

    小嬴政拿过玉佩,确定是阿父他,平时佩戴的。

    “不用等你阿父来吗?”

    见不到策郎的人,赵姬心里没谱。

    毕竟这么多年,习惯了策郎安排的事,陪她时的心安。

    “没事的。”

    小嬴政把玉佩拿给阿母。

    “确实是策郎的。”

    枕边人的赵姬,对有关嬴策的一切,最是熟悉不过。

    “有劳将军,诸位将士,接吾和夫人到东宫。”

    小嬴政举止大方。

    这和从小的启蒙,自己父亲上心的教导,分不开的因素。

    “小公子客气,这是臣的职责。”

    王陵一怔,记得小公子就五岁吧,很是难得。

    一想也是,太孙的后代,资质差不到哪去,大有潜力。

    他们老秦人,要重回巅峰了!

    “臣下等见过小公子。”

    意外五岁孩童的礼数,来的禁卫军没敷衍,认真对待。

    “请上车驾。”

    给母子俩准备登上的车驾,用的是,四匹马齐拉的规格。

    因为一人是太孙的正室,一人是太孙的嫡子,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