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锦鲤小福女旺翻全家 » 第215章 正式拜师

第215章 正式拜师

    第二天拜师礼的时候,乔秀芬和李大根是一起跟着去了秦宅的。

    这种大事父母在的话是要在场的。

    就算是安小胖和秦三郎父母不在方集镇,也是有哥哥做代表的。

    也就秦毅和安逸波私下里嘀咕过不知道京城里的人知不知道老爷子真的要收两个孙辈当徒弟。

    不过他们也只敢私下嘀咕,真的告密还是不敢的。

    在秦家,老爷子真正决定的事情,谁反对也没用。

    别看老爷子老了退下来了,可是在冠军侯府还是有绝对的掌控权的。

    这点已经长大的秦毅和安逸波都十分清楚。

    平时闹归闹,正事上,没人敢不听一家之主的。

    再次踏入秦宅,乔秀芬和李大根淡定多了。

    而且和秦家的这帮人也算是见过很多次了,算得上熟悉。

    再说了,秦老爷子都跑到桃花村去建宅子了。

    四舍五入,他们都是同村的人了,更是不用见外了。

    只是等到了布置好的会客厅,被这气氛还是带的忍不住变严肃。

    只见秦老爷子今天穿的十分正式,乔秀芬不认识那是什么布料,但是用她有限的见识来看,只觉得十分好看,光线下还有暗纹闪过的。

    就连两个小公子也是难得穿的如此贵气,此刻她忍不住庆幸,今天给小闺女穿了新做的衣服。

    而且还是之前秦老爷子送的布料,看起来倒也像模像样的。

    时辰都是算好的,一到吉时,李安安和安小胖秦三郎三个人就走到了正中间。

    中间有准备好的蒲团,也是为了体贴他们小孩子的膝盖而准备的。

    由于秦宏也算是无门无派,严格说起来他读书,但也不算是儒家。

    所以也就省了这第一步,拜祖师。

    直接进行第二步,行拜师礼。

    秦宏坐在上首,看着三个小萝卜头跪下,三叩首,心里别提多美了。

    只是面上还很严肃,不能让人看出来。

    但是那一翘一翘的胡子,很难掩饰他的好心情。

    收了三个孩子的拜师礼之后,就是训话时间。

    “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行胜于言,知行合一,不忘初心。”秦宏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没想到,多年后,他看好的这三个孩子真的完全做到了他的这番训诫。

    “诺。”三人异口同声。

    最严肃的环节一过,堂中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起来。

    “哎呀,那我以后是叫外祖父还是叫先生啊?”安小胖后知后觉地想到这个问题。

    李安安想着之前师父已经说了叫先生就行,她完全不用纠结就称呼先生就可以了。

    “课堂上都唤先生,私下里随意。”秦宏是个不拘小节的,这件事上完全不在意。

    就算是在课堂上要求唤先生,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小爱好。

    “秦先生,村里的宅子已经快要完工了。”李大根为了表示尊敬,干脆也随着他们的称呼开始喊先生了。

    殊不知,这正中秦宏下怀。

    喊先生可比秦老爷子好听多了。

    只是他又不能主动和人说:哎,别喊我秦老爷子,听着太老了。

    这可把他憋屈的。

    现在他们知道改口直接叫先生,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哎哟,那敢情好啊,今年夏天可以去避暑了。”秦宏其实也知道宅子快好了,老罗也经常会去村里看的。

    只是不是每天都去,现在有人报信,那他当然欣然接受。

    尤其是现在春天还好,等到了夏天,镇上肯定是要比村里热很多的。

    这也算是给自己造了个避暑的别院了。

    说起来,他秦宏现在也算上的是有钱有权,但是从来不曾为了自己做过什么劳民伤财的事情。

    京城里的宅子那是皇帝赏的,也就方集镇这座宅子是他主张建的,算是从他这一代开始的祖宅。

    现在又建个别院,也不算大,还是在村里。

    就是秦毅都私下和安逸波说过,祖父太简朴了。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听到村子里的房子快要可以住了他就挺乐呵的。

    “先生,等到你们住到村里,我天天给你做好吃的。”李安安也高兴,她这个年纪还是很贪睡的,早上那是一点都不想起来。

    “行啊,那我可等着安安的手艺。”秦宏也高兴。

    这也算是其乐融融了。

    “先生,下次休沐还来村里吧,我给您做腌笃鲜吃,我听我娘说上山的笋子冒出来啦。”

    “腌笃鲜?”安小胖耳朵这时候最是好使,尤其是这个李安安提过一次但是一直没做过的菜,那他可太有兴趣了。

    “腌笃鲜?我好像听说过这个菜,似乎是南方的。”秦毅想了想,自己好像听说过这道菜。

    倒不是他去过南边或者是吃过,就是在酒楼遇到过南边来的人,一直在说他们那边的腌笃鲜有多么多么好吃,他就记住了。

    没想到来了北方反而又听到了这道菜。

    “对对,我昨天在山上看春笋已经冒出来了,咱们这边吃这东西的还是挺少的,要不是安安说原本我们家也是不吃的。”乔秀芬是昨天上山的时候看到的。

    这竹子还是他们家特意种的,不多,也就一小片。

    李老大木匠活做的好,手巧,也能做一些竹编,没少哄孩子用。

    反正山上那么大,竹子也好活,他们就种了一点。

    村子里要是有人要用,只管去砍就是了。

    只是一般人家没有那个巧手也很少用的到竹子。

    还是李安安告诉他们可以砍竹筒出来装水,李老大一点就通,直接做成了竹筒的杯子,平时带着还挺方便的。

    后来基本上村里爱出门的人家就都人手一个了。

    讲究点的会拿个鸡蛋来找李老大帮忙做一下,不太讲究的也就自己在家砍了一截对付用了。

    李安安还在家里张罗过一次竹筒饭,那时候她还小,还是杨芳华从她的言语中猜测自己摸索着做的。

    就做了那一次,李大郎到现在都还记得呢。

    只是现在明显没人愿意费劲做那个了。

    后来李安安说竹笋能吃,老李家的人虽然不确定,但是本着对小福星的相信,也做过几次。

    这才开始吃竹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