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梦世枕 » 0006 长社

0006 长社

    半日之后,李长歌兄妹两终于看到了长社城墙,长社不是郡城,但确是豫州门户,背后是颍川郡良田沃野数百里,西南官道直通颍川郡郡城阳翟,再向西攻宛城后至武关,兵临可震慑司隶,断弘农郡西去道路。东边是兖州、徐州皆是平原富庶之地,无险可守。但是有些重要的城池不能绕过,必须拿下,因为古代战争,后勤靠的是人力运输,绕过城池等同于把粮草送给敌人。或者你前线和敌人厮杀,突然后面你丢下不打的城池倾巢而出,给你来个包饺子,一样是歇菜。

    “虽然不及邺城高大雄壮,但也算是防卫森严了。”李长歌和李瑛轻声说道。李瑛哪里知道这些,只是看着不少难民往城门汇聚,城门口两队身着官甲,头顶鹖羽(1)在维持秩序,疏导难民进入城内,有马车行近也会盘查。兄妹两随着难民的队伍缓步前行。

    “站住!你们俩交入城税!”一名官军冲着李长歌兄妹俩喊道。入城税?李长歌快速的回忆了一下,想起来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昏聩,迷恋钱财,除了原有的田地税、人头税,又增加很多其他匪夷所思的税,入城税、牛马税等,普通百姓耕种所得,官七农三,搞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地方官员各种盘剥加重,这才有了张角三兄弟一呼百应的黄巾起义。还有更高笑的捐官钱,有钱,三公都可以捐一个当当。

    “为啥只有我们交?”李瑛看着其他难民都已经进城了,唯独他俩和后面来的一辆马车被拦下了,小姑娘以前在家不谈大富大贵,但也是富家闺秀,平时根本接触不到这些,所以也不懂这些门门道道。

    “左中郎将黄埔将军已告示,难民入城不交入城税,但战事吃紧,轻壮须以力抵税,协助守城。”官军并没有过分趾高气扬,指指告示牌,解释道。李长歌走过去看看,确实如此,黄埔将军还是爱民的。这入城税是皇帝设置的,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马车已经交了钱进去了,李长歌想想说道“这位将军,我兄妹俩从冀州邺城逃难过来,途中被贼寇追上,幸得双亲拼死得以脱生,但已无余钱在身,且小子兄妹南下途中见右中郎将朱儁率官军与贼军波才部厮杀,某有军情向左中郎将黄埔将军通报,劳烦将军行个方便。”

    “黄口小娃哪里懂军情!”另一位官军突然接话到。这名官军头盔上是两根鹖羽,刚才那个只有一根,这可能是官。

    “将军不要小看人,小子虽年芳15,但是家父行商多年,见识小子还是有的。”李长歌不卑不亢。军官走过来细细打量了兄妹俩一番,他没有过多的嘲笑,因为李长歌准确说出了右中郎将朱儁的战事,这是真的,他知道,迎战的贼军是波才部这小子也没说错,应该还是有点见识的。但是他不知道这些情报是李长歌根据2000年以后的历史说出来的。

    李长歌虽然表面镇定自若,其实内心慌的一批。情报错不错他不担心,这是后世历史早就公布的。他担心这个军官不把他当回事,不把他引到黄埔嵩面前。在黄巾起义阶段,他想凭自己的知识闯荡天下只能靠官府的力量,特别是军功,否则他一个一穷二白,没地,没钱,没粮,没人口空有一脑袋知识的少年,想要逐鹿天下简直痴人说梦。所以他在赌黄埔嵩的治军严谨。

    军官看着李长歌,没有说话。他在犹豫,李长歌刚才说那番话后半段确实让他警惕了。但是仅仅这些就把这小子带到黄埔将军面前,万一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岂不是被他坑了?“有什么军情先说给我听听!”

    “不出三日,必有败报!”李长歌想,不说点震撼的镇不住你,索性豁出去了,他记得历史上朱儁就是4月初败退长社和黄埔嵩据守的,本想说一日,但是又怕时间不准就说了三日,估计应该差不多。赌了。

    将官闻言,双目圆睁“你说右中郎将会败?”右手不自觉的握紧长戟。其他兵士听闻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除了旁边难民队伍麻木的在行进,气氛突然变得诡异紧张。李瑛不晓得自家哥哥为什么这么说,但是感到气氛的紧张,小手不安的抓紧了哥哥的手臂,不自觉的靠近了一些。

    “正是,小子恳求将军行个方便引荐黄埔将军,将情报详细通报,好让黄埔建军早做准备。”说罢拱手一礼。

    军官心中不敢相信这些,但是看李长歌的镇定,加上之前说出的信息都很准确,他又不敢冒险,万一真的败了而长社城毫无防备,自己岂不是罪该万死?军官静思了片刻,对着手下吩咐到“尔等按部就班,所听之言不得妄传。”转头对着兄妹俩说道“你们俩跟我来。”扭身向城内走去,他决定了,不冒这个险,错了大不了挨顿骂,对了他也是有功的。李长歌兄妹俩赶紧跟上。

    城内此时人头攒动,难民不时向各个街边巷口分流,寻找可以暂时安身的角落。稍有点积蓄在路边摊贩购买果腹之食。“请问将军大名?”李长歌在军官身边问道。“某名季启,不是将军,是城门尉麾下的一名什长(2)”季启这会儿不再犹豫了,索性也放开了心思和李长歌交谈,军人洒脱直接让人很有好感。“城中大量难民涌入,粮食怎么解决啊?”农民永远都是战争的牺牲品,李长歌毕竟刚从现代过来,圣母情怀有感而发。

    “黄埔将军已经命令衙门开仓救民,各处都有布施米汤。除了必备的军粮,剩余的粮食只能保证大部分百姓饿不死,但是也吃不饱。”季启无奈的样子不是作假。虽然是东汉末年的乱世,从军的也有不少想为天下太平努力的壮年。何况黄埔嵩率领的是吃皇粮的御林军,虽然高傲,但是并不全是军痞。只有后来李焉提出州牧制之后,各地诸侯拥兵自重才造成了军队的唯利是图,那个时候从军就是为吃饱饭,为军功,为荣华富贵,除了诸侯想一统天下,军队有几个是为了黎名百姓?打败了,投降,只要君主不是嗜杀之人,他们依然可以活下去。哪像现代咱国家的军人,有自己的信仰,自己想要付出生命都要保护家国和平。

    一路小声交谈着,走到了城府衙门,现在是官军的中军大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