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梦世枕 » 0030 王佐之才

0030 王佐之才

    李长歌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面带微笑风文儒雅的男人。来带汉末不过两个月,他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什么在牵引他的未来,先是徐庶,后世曹操,长社大火,广宗阻敌都被他赶上了而且还利用到了,今天找到貂蝉他就觉得自己赚大发了,怎么连王佐之才都出现在眼前了,前世买彩票怎么就没这么好运气?

    “王佐之才,荀文若?在下颍川徐庶徐元直,这是我兄弟李武李长歌,久仰大名。”徐庶也惊讶到了,他本是颍川郡人,当然听过王佐之才的名头。

    “原来是智破黄巾的两位英雄才俊,这场文宴总算不虚此行。”荀彧再次举杯共饮,李长歌二人赶紧碰杯一饮而尽,眼前之人可不是那群只懂风雅不懂家国之人能比的。

    一杯酒拉近三人的距离,李长歌也从震惊回神,“文若兄为何在洛阳啊,是朝廷征辟?”李长歌记得荀彧这个时期应该还在颍川,包括那两位大才,这三位应该都是灵帝死后才崭露头角,荀彧怎么这时候来洛阳了,难道是蝴蝶效应?

    “前些日子司徒袁滂、大将军何进联名征辟慈明叔父。叔父自觉年事已高加之身体抱恙不能应命,特命我携礼拜会朝廷上下,以免落人口实。”荀彧的事情已经办完了,如果不是这文宴之邀,他也准备返回颍川了。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朝廷征辟理所当然,只可惜晚了一些。”李长歌恍然,还以为蝴蝶效应,荀彧提前出仕了。

    “是啊,荀家之才多如鸿毛,如果朝廷能够早些重用,天下百姓或许不会如此疾苦。”徐庶也看好荀家,他恨士族尸位素餐,但他不否认,士族之中亦有大才,荀家便是其中之一。

    “两位谬赞了,天下之疾不是一家之力能左右的,需得群策群力,一心为公才行。”荀彧给三人倒上酒说道。

    “文若兄所言不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缺一不可。国好比一棵树,朝廷是树干,百姓就是树根,当权者明,百姓安康则茁壮成长,当权者昏,百姓疾苦则根死树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李长歌大脑里的知识派上用场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妙,长歌兄大才!”荀彧真的被这句话惊艳到了,竟然起身拜礼。

    “哎,哎,文若兄别折煞小弟了,小弟才十五呢,哪能当的了大才之名,快坐下喝酒。”荀彧这一下把李长歌闹了个花脸赶忙招呼荀彧坐下,徐庶在旁边轻笑,为这个兄弟自豪。

    三人坐下继续喝酒,男人就是这么奇怪,只要趣味相投,志同道合,哪怕刚见面就能谈到一起去。

    天色渐暗,蔡府婢女侍从开始掌灯,宴会的主角出场了。

    “劳烦诸位青年才俊前来蔡府参加小女文姬的宴会,老夫拜谢。请诸位入座,宴会这就开始。”蔡邕出来说几句开场白就宴会交给蔡文姬处理,毕竟这个宴会都是年轻人的交流,他这样的大才在场不合适。

    “各位才士能够赏脸参加小女子的文宴,小女子心甚感激,蔡家不日将迁回陈留老家,或许这是在帝都举办的最后一次文宴,望各位才士不吝才学,多出佳作,小女子必用心记录在册,永世流传。”站在主位前的女子,声音清脆悦耳,肤白貌美,唇红齿白,身着白色襦裙难掩曼妙的身姿,胸前高耸,形状圆润,整体看这美艳有知书达理。蔡文姬名不虚传。

    在大家都在欣赏美人如画之时,有一个人却上前结果侍从手中的酒壶,自来熟的说道“文姬,大家久候多时了,还是以往的规矩,一首诗词一杯酒,文姬你看诗词,我帮你斟酒。”

    “仲道哥说笑了,小妹还指望仲道哥的佳作呢,再说能为在场诸位才俊斟酒是小妹的荣幸,仲道哥不许和我抢。”蔡文姬婉拒道。

    “好好,哥哥不和妹妹争,那哥哥先去入座了。”蔡文姬说话如沐春风,卫仲道都生不出气,笑着就回到座位,一点没觉得自己尴尬。

    宴会正式开始,像曹操那种有官职的,其他那些文才比较出名的都在前面,李长歌他们三个就没动,原来就坐在末端,李长歌左边是荀彧,右边是徐庶。曹操倒是招手让他们坐到前面和他一起,李长歌直接摆手,意思你坐吧,无所谓。曹操身边有几个器宇轩昂的人,说不定就有袁本初袁公路之类的人物,李长歌不是很期待和这些人见面,别看他现在年纪小,汉末他看的起就那些大才。

    宴会开始即高潮,前面几个有官职的一人一首诗词,引得满堂喝彩,当然,是真情还是假意就不得而知了,蔡文姬真的就是一个座位一个座位走着,等诗词做好便倒上一杯酒,饮下美人斟酒便有些飘飘然,蔡文姬随后朗读出声,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连荀彧也不断点头被这些华丽的诗词惊艳到。

    参加宴会的一共二十几人,每个人都要十分钟左右,近两个时辰终于到了荀彧这里,一旁自斟自饮的李长歌笑容玩味的看着思量中的荀彧出声道“文若兄,我就从来不会像你这般瞻前顾后,不就赋诗一首嘛,信手捏来,何必苦恼?”

    荀彧苦笑一声便也提笔一蹴而就,行云流水。蔡文姬倒上美酒便拿起诗词,不禁眼前一亮,清脆悦耳的声音再次响起“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1)

    诗句里满是及时行乐的浮夸言辞,可是最后两句隐喻讽刺之意,使得全诗变了味道,这是讽刺士族只知享乐不懂百姓疾苦呢。

    “哈哈,文若兄到底是王佐之才,来日必有建功立业之时。”李长歌喝的有点多,同时也听懂了荀彧的隐晦之意,放浪形骸笑出声来,让不少人明白了这首诗的隐喻,同时也震惊了在场不少人,这就是王佐之才?

    蔡文姬深深的看了几眼荀彧便移步到李长歌的座前,李长歌不看眼前优雅的美人直接说道“蔡小姐,我与兄长初来乍到,文才不高,是粗人,赋诗一首聊表心意,请蔡小姐不要耻笑。”说完便提笔书写,旁边却传来一声明显不友好的责问“恕在下眼拙,不知阁下高姓大名?”卫仲道一直注意李长歌呢,见他做到末端席位,肯定不是什么大族子弟,这时候出声就是要他下不了台。

    “无名小卒,不足挂齿。”李长歌头也不抬,继续书写。

    “智破黄巾的新任方正,李武李长歌公子怎会是无名小卒。”请帖是蔡文姬发出去的,她怎么会不知道这是谁呢。

    众人在次震惊,卫仲道也沉默起来不再发难,虽然不是士族大家之子,可也是皇帝封赏,战功赫赫的才俊,他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当众羞辱。就在这安静的环境下李长歌写完了这首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蔡文姬清脆悦耳的声音读完这首诗,满场寂静无声,开始听到农夫犹饿死之时还有人面露轻蔑及愤怒,这是赤裸裸的说着农民疾苦,说士族不仁,可是后面说到被逼无奈上战场杀敌之后,他们就不再觉得优越了,血性男儿不禁心中悲凉,徐庶曹操更是痛饮三杯才让内心舒服了一些,他们真的见过这样的百姓。

    李长歌喝下蔡文姬倒的酒,说道“蔡小姐,宴会已临近尾声,恕在下不胜酒力,恕在下告辞。”便起身离开,徐庶荀彧也跟着起身,出门之后连曹操都追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