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新贵 » 第二十八章【编户齐民】

第二十八章【编户齐民】

    见杨墙夫骂李长贵二人,李荆忙道:“杨老勿怪,这名是小辈自己取得,与阿耶无关。而且晚辈取名时,阿耶也曾告诫过晚辈,这个名不好。”

    “哦?”杨墙夫闻言好奇问道李荆:“既然你阿耶告诉过你,那你为何还取这名?”

    李荆只得将取名缘由再次给杨墙夫道来道:“皆因此名,有困厄之意,晚辈取此名,在于时刻警醒晚辈,莫忘阿耶在晚辈困厄之际对晚辈的恩情,且荆者,亦是美玉之意,亦在鞭策晚辈,光耀门楣。”

    “那这荆,可了不得。”杨墙夫看着李荆道:“荆楚之玉,未经雕琢,便名秦楚,秦得之,以定国邦,看来你这后生,志存高远,就是不知,有几分底蕴,敢以荆玉为志。”

    李荆还未搭话,一旁的门房进来道:“老爷,赵游缴来了。”

    杨墙夫闻言,也不在和李长贵三人交谈,吩咐门房道:“让他进来吧!”

    说着又对李长贵三人道:“你们坐下。”

    三人闻言,往一旁依次落座,等着赵游缴进来。

    几人刚分别落座,赵游缴便在门房带领下走了进来。

    游缴,专司捕盗、治安、巡查以及协助县里捉拿罪犯等职责,因此多是军中退伍的老卒担任。

    赵游缴进来,李荆稍微打量对方,就只这位年轻时,当是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士

    如今虽年过五十,和杨墙夫一般白发苍苍,脸上皱纹如同沟壑般曲折纵横,但一身壮硕的身躯,向人宣示着其主人仍然孔武有力。

    其身穿一副皮甲,应该是野猪皮或者牛皮硝制而成。腰间挂着一柄朴刀,长约三四十厘米,属于短刃,这是乡三老里,唯一允许配备的兵刃。

    毕竟游缴需要捉拿盗贼、匪寇之流,没有兵刃不行。

    其进客厅前,在门前住足,将短刃解下,交给门房,才踏入客厅给杨墙夫见礼,随后和李长贵二人打招呼。

    杨墙夫见其见完礼,吩咐其到李长贵三人对面落座。

    赵游缴显然是个急躁的人,刚落座,便看着李荆开口道:“赵骁已经告知我今日何事,就是给这位小郎君落户吧?”

    李长贵看一眼对方,扭头对李荆道:“这位是你姨父堂哥,你称呼姨夫便是。”

    李荆闻言,立即起身恭敬拱手拜倒:“荆见过姨夫。”

    赵游缴点点头,算是接受了李荆这礼,示意李荆坐会去,扭头看着杨墙夫道:“杨老,今日县里放粮,我得时刻巡视乡里,谨防小人犯事,不能在这里耽搁。左右就是报备登册,也不是什么大事,有长贵和长文做保,我们不若和他们行个方便,您老看如何?”

    正慢慢品茶的杨墙夫闻言,看看李长贵三人,又看看伸头建议的赵游缴,放下茶杯笑道:“既然赵游缴都这样说,那老夫要是不同意的话,岂不是做了恶人?”

    说着,也没和三人多谈,对一旁服侍你门房道:“李伯,去取乡籍来。”

    门房闻言,低头拱手一礼,便去了内院,不一会儿,拿着一本书册走了进来,交给了杨墙夫。

    杨墙夫翻着书册,翻到李家村的地方,开始磨墨问道:“小郎君是叫李荆是吧?李长贵义子?”

    “回杨老,正是李荆。”

    杨墙夫点点头,在李长贵名字后面添上李荆名字,又问道:“今年几岁啊?”

    “这……”李荆闻言,也不知自己该报多少年龄。

    好在这时,李长贵开口替李荆回到:“他连名字都忘了,那里记得自己几岁,看身型,杨老就记十四吧。”

    杨墙夫闻言,瞪一言开口的李长贵道:“年龄那能这样敷衍?这可关乎徭役赋税。”

    说着,招呼李荆道:“你上前来。”

    李荆闻言,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走到杨墙夫面前。

    杨墙夫放下笔道:“头低下靠过来。”

    李荆闻言照做,杨墙夫双手就在李荆脸上摸来摸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停下,让李荆坐会去后,对李长贵三人道:“骨龄大概在十五六左右,记十五,没问题吧?”

    李长贵三人相识一眼,皆点头同意道:“那就记十五吧。”

    杨墙夫见此,这才提笔写下李荆年龄,又询问起是否与李长贵同住,有无房地。

    杨墙夫记完,将书册传阅李长贵三人,趁空隙对李荆道:“看来你阿耶很看好你这后生,你这才落户李家村,就敢把李家村的自税地交给你打理,还替你落实了住房,以后可得好好孝顺你阿耶。”

    李荆闻言,看看正低头查看书册的李长贵,显然对方正在听着杨墙夫和自己对话,心思根本没在书册上,但李荆还是发自肺腑回道:“阿耶之恩,荆三世难报,孝顺阿耶是荆必须尽的责任义务,若荆有不孝之举,天人共戮。”

    李长贵闻言,不满道:“你这孩子,发此誓作甚?”

    但其脸上笑意,很是自得。

    李长贵并不关心李荆誓言,但李荆的话,让他在赵游缴和杨墙夫面前长足了面子。

    以前自己无子,这二人可没少以此调笑自己。

    如今有了李荆,虽不是亲生,但日后二人再拿自己无子说事,就再无可能了。

    要是李荆日后有了出息,就该自己调笑二人了。

    赵游缴看完登记书册,见无差错,便告辞几人,匆匆离去。

    杨墙夫则开口道:“左右是孩子孝心,虽不知言行是否如一,但看现在,你到是收了个好义子。”

    说着对李荆道:“可识字?”

    李荆闻言,不知杨墙夫何意,还是老实回到:“回杨老,识得一些简单的。”

    杨墙夫摸摸那雪白的胡须,点点头道:“既然识得一些,你这年纪还是多学文的好。”

    说着,杨墙夫对门房道:“杨伯,将《开蒙要训》取来。”

    门房应声而去,杨墙夫这才对李荆道:“看你身子骨,不像舞刀弄棒的料子,这《开蒙要训》虽是启蒙读物,但正适合你这识字不多的情况。书中文字简易,你阿耶和堂叔也识得其中文字,闲暇时多读读,不认识的就问问他二人,等你将字认全了,可来乡学进读。”

    李荆闻言,忙拜倒:“多谢杨老提携。”

    杨墙夫扶起李荆,黑着脸道:“礼也要学学。”说着对李长贵和李长文道:“这方面,你二人要多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