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贞观从冒牌驿官到国师 » 002章 麻了!麻了!槟榔没带进来。

002章 麻了!麻了!槟榔没带进来。

    他从紧身束腰腰带里抽出备用的旱烟枪,熟稔的从烟壶里取出一小捏的旱烟丝,用防风打火机点着火后,深深的吸了一口。

    ......

    第N次尝试后,韩司马的心凉了大半。

    奶白色的烟圈扩散开来,看着烟圈里呈现出的现代世界影像他就是穿不回去了。仿佛有层膜,他始终捅不破,憋屈的很。

    明明看到的场景,诸如自己的出租房室内、隔壁小区的草坪、再远一些的废弃的工地都能似乎触手摸到。

    但......

    这算啥?反向保护措施?

    稳住,不能自乱阵脚,韩司马的大脑在疯狂的运行,甚至脑门上隐约可见丝丝的白色雾气上浮。

    一个片段记忆图片化的细节引起了韩司马的重视,出租房内的那一抹红色,就是地板上随意丢弃的那一小包红色枸杞味道的槟榔包装纸。

    握草了!

    难道?莫非?

    韩司马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怪不得穿不回去,闹了半天是“法力”不够。

    这......

    又是一番在记忆里搜索查阅,最终一个课外读物的记忆片段被韩司马提炼出来。

    槟榔,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分布地区广东、云南、菲律宾、印度及印度尼西亚等地。

    毒性:无毒。

    炮制方法:

    1、槟榔: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阴干。

    2、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主治: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

    ---分割线---

    理科不错的韩司马,不自觉的用出心算推敲。

    计算需要有参数。

    韩司马之前从身边恶吏的身上搜出一封信件、一方私印,一方官印、一小包黝黑的银锭子、若干铜钱和银豆子。

    信封上面写着繁体楷书“泾阳县云家庄卯道驿官韩金龙收,署名:泾阳县库司上官徒寄。”

    繁体字的阅读对于韩司马没有丝毫的障碍。

    换成鹰酱国的鸟语他确实不行,高考那会150的满分,他没有超过60分。不过家居中原腹地,读写一些繁体字是基本素养。

    就算中原高考是地狱级的难度,高考时鹰酱科目他只要能及格,那他的成绩妥妥的985或者211。

    韩司马脑补出H国的地理地图,通过比例尺算出,他现在位置在泾阳县也就是长安附近,距离广东的直线距离约1600公里,开车需要20小时左右,飞机也就2个小时多点。

    到云南的直线距离也差不多1500公里。排除山路太难走,还是走广东要便捷一些。

    其实,从之前他在小巷子里狂奔看到城墙上插的旗子就大概知道,他当前所在的时空是类似唐古国,只是不知皇帝是谁。

    痛定思痛,自己还是疏忽了细节。

    韩司马知晓自己短时间回不去,索性就开始仔细地搜刮那具已经渐渐冰冷的尸身。定睛翻找期间,他觉得这官吏的面容自己好生熟悉。

    好像,好像在照镜子。

    经过一阵对比,他敏感的发现这人的相貌特征、身高和他有八成的相似。最为关键的是,这官吏悄咪咪的挂掉,截至目前没有人知道。

    通过信件的内容大概知晓这官吏叫韩金龙,这从他随身携带的小印可以印证。

    还有一串古朴的钥匙。

    另外这官吏是个空降兵,也就是在本地几乎没有根基,他是靠贩卖家业行贿泾阳县库司上官徒得到的不入流的官职。

    ---分割线---

    但毫无疑问这韩金龙是个狠人,上任才一周不到,利用手里现成的一堆烂账契约,雇佣打手榨取劳苦大众最后的一滴油水。

    驿站是古代社会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者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由于当地财政对馆驿的支出安排费用有限,但事实上馆驿的实际消耗巨大,为保证正常运转,唐时的驿站都由政府指定当地的富户主持,称为驿将辅佐驿官管理。

    驿官除了必要的接待、通信以及官邸报的送达外,还承接对驿丁的培训管理、馆舍的修葺、甚至还要利用交通便利从事一定量的私人信件和包裹的送递。

    个别精英级的驿官甚至能实现“以商补亏,有利可图。“

    这个已经挂掉的韩金龙驿官脑子不灵光,明显是走赚取灰色收入,手段低级。

    这烂账契约就是通过泾阳县库司上官徒购买的。名为购买,实为买官行贿。要烂账必榨取油水,必然要用一些特殊手段,搞的本地民众民怨沸腾的事情,身为本地乡绅豪强的官面代言人例如上官徒之流,是不能亲自下场的。

    俗话说“七品芝麻官”,驿官是比芝麻还要小的官,最多相当于正科级。几乎相当于吏。

    ---分割线---

    韩司马看着已经躺尸的韩金龙,双手交叉在胸前,用一只手掌托着下巴略微思量,一个刺激的想法如同点燃了火药桶在他脑海炸开。

    自己为什么不能假扮他?

    然后利用职务的便利,委托“同事”从云南或者广东给自己运输槟榔。

    这古代山贼和强盗横行,自己奔波千里去云南和广东就太扯淡了,说不定没有走多远就被类似孙二娘的那种黑店给用蒙汗药麻倒,就地做成人肉包子,甚至不过夜直接上笼屉给蒸熟。

    有着官印、私印、银两,还怕玩不转?

    再说一个“空降官吏”,糊弄不熟悉“他”行为作息的周围人还不是小菜一碟。

    在快J、豆Y的直播平台上,他可是看了不少老戏骨的作品。

    说干就干,从腰间解下便携式迷你工兵铲,先把这不幸的官吏给临时掩埋了,安顿好之后,再找机会把它火化就神不知鬼不觉。

    烧成灰,谁来辨认都不好使,真以为这古时有DNA辩证技术么?

    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内。

    一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大唐的公务员,韩司马那一丝暂时回不去现代世界的不安感,被强压了下去。

    一番辛苦劳作之后......

    韩司马用防风打火机点燃枯干的树枝,用明火烘烤着浆洗干净驿官的常服。他已经用袜子做好了临时的发套,同时运用各种手段编制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假长发。

    最后,打扫完最后一点痕迹,韩司马拿出手机拍摄下周遭的照片,免得到时候找错地方。又用手机自带的前置摄像头观察自己的装扮,确认没有明显的疏漏后,便起身往城内走去。

    不算路迷的他,暂时不打算回驿站,再说他也不知道确切的位置。

    不远处就是一座低矮的城池,也就是破落的县城。他现在所处的位置该是县城东北一角。没办法见惯了现代各种高楼大厦,在回头再着夯土建成的土城,只能用低矮形容。

    天空中还下着小雨,身披蓑衣的行人也不多见。此时还是白天,他漫步走在数千年前的夯土泥路上。

    现实世界生活的并不容易,对于穿越这种事情,韩司马并不排斥。他36岁了,没有妻儿,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70多岁高龄的父亲。若是个孤儿,也许他也就在大唐咸鱼的过下去了。

    不得不说现代人活在红旗下,那种众生平等的气质就像哈士奇在狼窝里一样出众。

    几名身穿唐时战袄,腰胯制式唐横刀的士兵看到韩司马略微诧异了下,不过因为不熟,只是见过几面而已,都客气的打了打招呼。

    韩司马也依葫芦画瓢,滥竽充数的糊弄了过去。心里不断的给自己暗示论演员的基本素养,胆子要大,心要细,把控细节。

    韩司马从现代携带的物品都是小巧便携型的,掩饰在宽大的常服里,几乎没有任何破绽。

    看着这些士兵不断的打量自己脚下的靴子。

    韩司马故作轻松(心里慌得一比)的从他们地注目礼中走开。

    自己的靴子并不是唐时常见的皮靴,而是做工精美合脚的越野登山靴。

    不是老毛病,百密一疏。

    而是怪韩司马有些许洁癖,那个它穿的皮靴太臭,他实在克服不了心理的那种反胃感,愣是硬着头皮没有更换。

    现在看来问题不大,那些士兵的眼神满满的都是艳羡。韩司马的一身行头,可比他们这些苦哈哈的大兵多人加起来都要贵重。

    路引这玩意,在韩司马想来是不用的。他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本地官员。甚至有可能,他还能倒腾这玩意。

    生财之路又多了一条。

    再走近些,韩司马看清了城门攥写的大字---泾阳县北城门。

    之前是慌不择路的奔跑,并没有细看小城里面的构造和布局。

    此刻看来,这县城的中心位置街道竟然铺的是青石板。街道的两旁如同现代逛的老街庙会一般,挂着各种招牌。

    茶肆、药铺、医馆、菜市场、典当行...眼神好的韩司马竟然还看到了青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韩司马对于古泾阳县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中历史描写的玄武门之变之后的李二陛下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公元626年,突厥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京师震动。

    总结一句话就是:唐武德九年,李二称帝志得意满之际被突厥抽冷子南下,在渭水河畔被对方滋了一脸。

    关内道雍州泾阳县如同蝎子的粑粑独一份一般,出彩了。

    ---分割线---

    恶少加狗腿子,韩司马暂时没有见识到。可能是现在的节气多雨有关。这些恶少门正窝在被窝内呢。

    搞钱的路子,韩司马不缺,看了那么多穿越的小说,这点手段还是有些的。

    不过市场还是要实地考察,考察的。在不缺盐的地方,你倒腾盐不是瞎折腾么。

    去当铺典当那就是一锤子买卖,不能长期搞,只能应急,一旦被人盯上就是解不开的麻烦甚至是祸事。

    之前摸尸捡的钱袋里约有一小包黝黑的银锭子、若干铜钱和银豆子。

    约有10多两白银,一个小银锭子3两左右,这在隋唐时期100两银子,按照现在来说,差不多相当于30万的软妹币。

    10多两也就是大约3万多软妹币的购买力。眼下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要是能带回现代,一两等于五十克,一克白银现在的国际汇率是4.894软妹币。也就是这么一小袋白银,现代价值10*50*4.894=2447多软妹币,扣除品相到手也就2400不到。

    在古代赚白银回现代,财富可就缩水了大半,让人心尖尖的肉痛。

    而且古代有严苛的礼法限制衣着的颜色,家宅的规格。普通人的家叫民宅,勋贵叫府宅。

    “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又叫抱鼓石。

    “户对”,中国传统建筑构建之一。“户对”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

    在古代,文官和武官的户对是不一样的,纯圆柱形的户对是文官,方柱形的户对是武官才有。

    户对也有实用性:家中操办红白喜事,便是专门用来悬挂灯笼。

    通过门户一眼就能知晓古时大概的家庭背景。

    搞到钱,换成黄金带回古代才是合算。

    韩司马看着不远街道处的一个当铺,寻思着自己2元店购买的人造玛瑙貔貅手串能不能典当一些钱财。

    这自己想要云南和广东那边的槟榔,可是不下千里的距离。打点上下,这10银子怕是只够做敲门砖。自己还有很多后续的谋划,都需要钱财支撑。

    先去青楼转转,学点本地方言的发音,加上自己空降吏官非本地人,结合一点陕北古语就能顺利过言语的第一关。

    在加上青楼人员混杂,有好多信息可以从中获知。

    别问韩司马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影视剧和小说里都这么写的。根据美女财富的虹吸效应论,哪里美女多,哪里的信息就是最新、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