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贞观从冒牌驿官到国师 » 005章 吉祥三宝(菩萨蛮、昆仑奴、新罗婢)

005章 吉祥三宝(菩萨蛮、昆仑奴、新罗婢)

    韩司马和小六子各怀心思的来到县城西南处的奴隶市场。

    这里各种各样的声音特别嘈杂。

    这不,不远处有着七八名短打打扮的汉子正在围殴一名男子。

    那挨打的汉子也硬气,只是用双手护头,蜷缩着身体,保护自己身体的脆弱部位。

    小六子也是及擅长察言观色的人,看到贵人的眼神停留在那个挨打的汉子上身,连忙上前一步解说道:“贵人,这人原是长安的游侠儿叫司楠。喜好打抱不平,经常会惹出一些麻烦。你看到他脸上、胳膊上的疤痕、手上的老茧。听说祖上是军将,有着一套小有名气的刀术。因为他出刀必杀人,所以他一旦得罪了一些权贵就会只挨打不还手。”

    韩司马的眼神微微的眯起,他起了一些兴趣。他本身的身体素质不错,一身的腱子肉,对外号称肌肉金轮大司马。

    但,事实上别说杀人术,就是格斗技巧都只停留在街头斗殴的水准,也就是王八拳。

    小六子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叫司楠的游侠走运了,因为贵人对他有了兴趣。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的小六子怎会不明白,这底层想翻身,要么够狠,要么跟随贵人。

    心思活泛的小六子试探的说道:“贵人要是不嫌弃小人笨嘴笨舌,小人愿意去说服这司楠为贵人效死命。”

    韩司马有些诧异这小六子为甚么会这样说,难道是因为刚才自己在当铺典当得来的巨款?心里转了几道弯,那些年就因为自己识人不明,太过容易相信别人,很傻很天真,所以导致背负三十几个W的巨额债务。

    略微装一下深沉缓缓的吐字道:“我去刘记茶馆喝杯茶,你带着司楠一起来茶馆。”

    韩司马并没有问着小六子打算用什么手段,而是从结果导向看能力的角度出发,想试试这小六子的能耐。

    小六子颇为自信的一笑,调整下衣冠便朝殴打的那群人走去。

    刘记茶馆炮制的茶汤不能说是普通,只能说能喝,有些过于腻味。,

    韩司马并没有在茶馆里待太久,约莫也就是2盏茶的时间过去。

    小六子和司楠便一同出现在茶馆里。

    韩司马看向一身破烂并且散发些许汗臭的司南。

    司楠也在上下打量着小六子口里说的贵人。

    小六子事实上和司楠算是蒙学同窗,一起念过半年的私塾。后遭逢巨变,小六子和司楠都来到这泾阳县讨生活。两人事实上也没有一起说过几句话,只能算是不熟悉彼此的熟人。

    司楠听小六子说这贵人有通天的财力,自己老母亲身上的恶疾难治,花费蜜多。但小六子说这些花费,对于贵人来说也就是举手之劳。但自己只会杀人和惹麻烦,

    这贵人能收留自己么?

    一想到贵人可能拒收自己,一向心志坚毅的司楠开始患得患失起来。话到嘴边确说成:“额只会杀人,不会做事。”。说完话,司楠便开始忐忑的等待对方判决。

    韩司马闻言顿时眼睛一亮道:“有人对我亮刀,你能杀否?”

    司楠顿时效法说书人的桥段,半跪在地表忠心道:“凡敢于亮刀者,必死。”

    韩司马并没有直接回复,而是拿眼睛瞧向一边的小六子。

    小六子也半跪在地道:“王六子叩拜老爷。”

    韩司马满意的点头道:“叫老爷把我叫的折寿,你们就都叫我少公子吧。”

    之所以不用少爷这名称,是因为来自现代的韩司马,太容易产生不太好的联想;老板(BOSS)也不用,是因源自鹰酱的文字,显得自己崇洋媚外。

    让大唐成为日不落帝国,全球插满唐旗,让那些鹰酱的娃娃们从小苦逼的学唐语,这个方世界才美好。

    “是,少公子。”小六子,和司楠齐声回复。

    ......

    ---分割线---

    菩萨蛮、昆仑奴、新罗婢是大唐贵族炫富的吉祥三宝。

    菩萨蛮典型的西域美人,大概类似现代乌克兰区域盛产美人,身段妖娆性感,而且能歌善舞,善吹箫。

    昆仑奴自然是调教过后的大块头苦力,吃的少,还特能干活。

    新罗婢自然是典型的身娇、体柔、性情温顺易推倒。

    韩司马发现自己的思想有些变质,看着身后的一个菩萨蛮取名叫“小娜-娜塔莎”,一新罗婢取名叫“允儿”,一个昆仑奴取名叫“卤蛋”。

    权利并不是一纸公文赋予的职位,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在多大程度控制和影响他人。例如这三个新买的奴隶,它们连自己叫什么名字的权利都被剥夺。

    是的,权利对于一个男人,那是最好的保健品。让人迷醉,让人年轻,让人欲罢不能。

    ......

    都城长安,例行的小朝会。

    太极殿一旁的偏殿叫养心殿,李二一大早便召集一些心腹臣子们仪事。

    李二在明黄色的卧榻上正襟危坐,其余大臣也根据品级在两旁矮己列坐(跪坐的一种)。书吏官在一侧拿着特制的笔进行速记,他们需要真实的记录这里发生的一切,给后世的人考古用。

    这些大臣比较常见的面容有房、杜、长孙胖子、程魔王、魏铁头等等。

    初唐的士人可不是自宋后自我阉割的软弱书生,他们都是上马治军,下马安民的“知识分子”。

    去岁在渭水河畔,签订白马之盟。事实上这些原隶属天策府的文人和将领个个憋屈。他们跟着李二从太原起兵几乎打遍全唐的疆域,自诩征战无双。现如今被突厥外族抽冷子耍弄一番,那口气根本顺不上来。从龙之功绩,赏赐的高官厚禄都不香了。

    从实质来讲,当前的国库几乎被突厥搬空,老鼠都没有了踪迹,饿的逃离皇宫,逃离李二陛下所属的内库和所有的国库。

    华原、关中三原、以及众人忌讳不提的泾阳一带去岁被突厥人霍霍,不但庄稼遭灾,还掳掠了不少平民。

    前几天负责国家气象和农历以及国运综合业务部门,钦天监上书节气突变,接下来几年将会大旱或者水涝。

    在坐的众人本来担心今年会大旱,哪知这春雨下个不停,春雨是贵如油,但你这不停的浇灌,闹呢?

    都城长安已经陆陆续续的接待数千的灾民,随着时间推移还有渐渐增加的趋势,要是不采取的措施,指不定要出什么祸事。

    针对旱情通常都是挖渠打井来缓解旱情。大都是尽人事,听天命。在天地气象的大势面前,人力十分有限。

    而今天李二陛下把心腹臣子招来,就是商议的是如何防止可能发生的水涝。

    御案后的李二,沉声询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据钦天监推测的范围这水涝可能波及关内道、河南道等地。”

    大殿里跪坐的大臣都是当代人杰,知晓这李二陛下要的不是平常稳妥的治水办法。面对浩瀚的天灾,人力有穷尽,而且现在国库空空如也,老鼠都嫌弃。有历史可以参考的良策,那也是执行不了,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