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贞观从冒牌驿官到国师 » 007章 “符纸”+“简陋炭素笔”

007章 “符纸”+“简陋炭素笔”

    穿越者没有金手指傍身会很惨,也许绝大多数还没有《神话》里的高要混的好。

    韩司马较为幸运,第一时间搞了一套官身,冒名顶替,现在也扯上了李二陛下的大旗。有着这些灾民的先入为主,再裹挟一些民意,就算他的冒牌货,将来穿帮。

    这些灾民就是韩司马的护身符。

    因为实实在在给李二陛下刷一些名声,到时候谁敢说这韩司马不是李二陛下的臣子?这第一个着急的必然是李二。

    其实在这些灾民里有个浪子文人,叫马周。

    这马周从小就是个孤儿,家境贫寒不说,还好高骛远,不愿意踏踏实实的务农,反而喜好舞枪弄棒,好学不倦。为了读书,他坑蒙拐骗偷。被家乡的族长驱逐后,所性离开家乡前往长安都城谋生。

    自诩颇有些才气的他,想就是成为一些贵人的门客,也好过在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蹉跎岁月。

    此时的马周混的极惨,贞观元年,他的年纪都二十四五,依然是光棍汉。一路蹭吃蹭喝抵达泾阳县郊外时,他已经身无分文,衣衫破烂,堪称乞丐周。

    马周并非一些酸儒僵生,乃是及注重学为实用,极其务实。尽管在生活上邋遢一些,甚至一塌糊涂,但学问还是不错的。

    然并卵,此时的他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若不是今日又领到一木碗香浓的鸡汤米粥,他可能要饥不择食了。

    在前往长安的路上长虫、金蝉、老鼠肉等等,他都吃过。无师自通野外求生“贝爷”的能力,那是只要能蹦达的,未必不能食。

    吃饱了,有了精神,马周才有多余的精力观察这个驿官。

    他无法想象这小小驿官凭什么能养活这些灾民。尽管这个驿官看起来富有,拥有吉祥三宝。

    但要知道这些灾民路过沿途富庶一些的县城,那些知县、大户都不敢吱一声,都躲得远远的,最多也就拿出一些清澈见底的米粥让这些灾民勉强混个肚子涨。

    不过这小小的驿官行事颇有章法。这些灾民被他简单的分类分群后,一场无形的事端,就被平息了。就是不知道接下来这年轻的官员,该怎么收场,这么多灾民,就是金山银山都会被吃空。

    韩司马自然不会惯着这些灾民,他深知无事必然生非。

    在他一道道指令下,几乎动员了所有人一起做事,做好鸡汤粥后便就地喝粥。这些具体行径在马周的眼里就是行事颇有章法。

    在通过小六子传达韩司马需要一些读书人后,马周等人便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他那套几乎成碎步条的青色文士衫,就是能代表他曾经的身份。

    就着清水洗洗脸后,马周又把乱蓬蓬如同油毡子的头发梳理梳理,这便能稍微看出他曾经是读书人。

    小六子就引领着马周和一众约5人的读书人小队,来拜见韩司马。

    马周看见韩司马此时坐在一个怪模怪样的椅子(太师椅)上,这椅子有靠背和扶手,看来坐到上面颇为舒适。观察其外表俊朗,气质出尘。

    从气质看多像道士,而不像一个驿官。

    马周凝神屏气偷偷对韩司马使用相面秘传的望气术,“轰”的一下,马周的脑海略微有些晕眩,他竟然发现眼前这小官竟然气运通天,贵不可言。

    但,这没有道理啊。一般拥有这种气运的不是皇族,就是世家大族的士子,但这小子明明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驿官。九品不入流的官员,比芝麻还小。

    ---分割线---

    5人小队的读书人在见到韩司马后纷纷上前拱手行了文士礼,同时开口唱诺:“见过韩驿官,但有吩咐,吾等从之。”

    韩司马也颇为好奇的上下打量这些文士,并没有赐座,而是他压根就没有准备那么多的椅子。他那两辆牛车上大都是一些粮食和一些工具等杂物。

    韩司马并没有考校这些读书人的学问,而是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对于这些灾民的安排,这小六子善于和人打交道,但让他一个人忙,还不跑断他的腿。

    马周的姓名并未引起韩司马的惊异。

    是因为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和少数的一些唐朝美女,韩司马对于唐朝的其他人印象真不深。

    对于韩司马而言,这马周就是一个穷困的灾民书生。

    马周因为还颇为擅长算学,便让他领头组织这些落魄书生一起去统计这些个不同区域在灾民的人数几何?擅长不同技艺的具体种类?等等

    对于决策而言,手下门搜集的数据精确详尽,那么决策的成本就越低。

    起初马周对于韩司马绘制的统计报表还有些迷糊,但韩司马耐心的解释几遍后,他便知晓这些统计报表不简单。马周自己也对于数字比较敏感,他觉得他似乎被打开了一扇门。

    一扇关于数字具体实战应用的门。

    马周随后便带领着自己的统计小组,穿梭在灾民分类的甲、乙、丙..区域。

    从清晨朝阳初升,再到下午的暖阳高悬,这马周才堪堪统计个大概。

    下午众灾民的伙食,依然是鸡汤粥的熬煮供应。

    众灾民也在小六子等人的宣传下知晓,这久饿不宜吃的太多,当以流食为主。不然会出现撑死人的现象。

    这些灾民中也有老而为精的老人,他们也纷纷起来支持,他们亲身经历过身边人在战乱中饿的不行,后来一顿饱饭后,再也醒不来了。

    因为有韩司马传授的阿拉伯数字取代不宜书写的繁体数字,所以这马周的统计效率才出奇的高。本来预期是旁晚才能统计好,哪知在下午就完成了必要的统计工作。

    顺带着马周等人也渐渐喜欢上了便于书写的简陋炭笔。

    这些灾民中不缺乏一些木匠、铁匠、烧炭翁、裱糊匠等手艺人,在韩司马提供建议后,这些人没费多大劲就弄出了几十根的简陋炭笔。

    因为工具和工艺问题,这些根炭笔事实上要比现代的铅笔粗很多。不过,勉强能书写就行。

    纸张自然用的是比宣纸差些的黄纸(符纸),事实上是在道观和城内的福寿店买的。

    因为制造工艺的限制,这些黄纸(符纸)的尺寸不大,用毛笔书写那是写不了几个字的。

    这黄纸(符纸)的制造工艺,是道观用蛋壳、稻草杆子一起磨碎加上蛋白混合制作而成。

    其实,这些纸张韩司马是买来如厕用的,手感和现代的卫生纸类似。那宣纸真的贵,用宣纸如厕,韩司马还真拉不下脸,太腐败了。

    马周等读书人却在暗喜,原来这符纸配合硬炭笔,也能书写。而且,笔迹相对清晰,制作材料也不难寻找。

    ---分割线---

    韩司马收到马周等人统计好的表格纸张后,便从怀里的口袋掏出派克黑金钢笔,在这些表格纸上上画画写写,作着各种批解和注释。

    在一帮侍候的马周等人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书写笔,而且是罕见的硬笔。不知道什么原理,这笔书写留得油墨痕迹还有淡淡的油墨香气。

    对于读书人来说,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那是缺一不可。如同军人都爱刀枪,文人也爱笔墨。

    所以一看到韩司马用的是他们做梦到想象不到的书写笔,他们几乎要吞咽口水了。

    韩司马书写的速度很快,一个个漂亮的钢笔行书跳跃在纸张上。没用多久,就把各个事项的安排批注好。

    管理就是加减法,抓住核心,很多事不需要亲力亲为。

    考量到当下没有PPT,所以韩司马用比较笨的方法,拿起这些纸张,让马周等人靠的近些,开始讲解他的意图,并让他们也提出自己的意见查漏补缺。

    毕竟生搬硬套来自后世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适合当下。

    最终讨论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孤儿寡母合计32户,共计70人。可以跟随车队回到云家庄卯道驿馆,由驿馆负责生计。

    久病在身,年老体弱者合计20多人,由灾民推荐的乡贤许仙领取一些钱财在城内找地方落脚医治,待康复后或者自寻出路,或者来到云家庄卯道驿馆给予新的安排。

    青壮年约合30多人,可以给与一些必要的路费资助,让他们自谋生路。

    有一技之长约20人,可以给予一定的中介资助,让他们能第一时间找到雇主,然后托人把资助的钱财归还到云家庄卯道驿馆,自此两清。

    其余拖家带口的约40户,共计146人,可以由韩司马出面担保在云家庄租赁一块地皮,雇佣云家庄的汉子门搭建临时房舍,让这些人临时居住,直到找到谋生的活计,并积攒一些钱财,将来好返还家乡。

    愿意追随韩司马,韩司马也同意收留的约有10人,其中5人是以马周为首的读书人,剩下的1人是铁匠,1人是木匠,1人是烧炭翁,1人是烧砖老师傅,1人是厨娘。

    ......

    ---分割线---

    云家庄卯道驿馆距离泾阳县县城并不算太远,也就15公里的样子,对于现在有车一族来说也就一脚油门的事。但,在牛马算是主流交通工具的初唐,这怎么点的距离,众人一直走到天色近黄昏才走到。

    此时依附韩司马的灾民不下百人。原先的七八人小车队,拥有这些灾民加入后,便显得浩浩荡荡。

    人上一百,行行色色。

    这些个灾民尤其是孤儿寡母门,眼神中掩饰不住的闪烁出名叫希望的光芒。甚是连孩子门的调皮,这些母亲门也不再只是打骂训斥,而是开心的看着孩子们玩闹。

    马周等人也踌躇满志,跟着这贵公子不怕没有出头之日。

    待众人满怀希翼来到驿馆时,不由的都呆住了。

    这时贵人所居住的驿馆么?简直就是一座废弃的土城。

    ---分割线---

    这唐时的驿馆,算是一个个小型的军事哨岗加仓储中转。可以看成一个个迷你的土城。

    云家庄卯道驿馆占地面积约有现代的乡下小学那么大。从评级上算是三等驿,养30匹马。

    驿站养的马叫“官马“,马身上有印,在头上有一“驿“字,并印明机关名及岁数。每一驿站均有驿田,养一匹马,给40亩田(宋代则为一匹马25亩田),田里种苜蓿,用以喂马。

    驿站之马每三年一换,老瘦换壮健的,山坡高地、低湿地则用蜀马(即小马)。

    官吏可供给驿马,供给驿马的数量按职位高低而定,一品官可取用8匹马,二品官6匹,三、四品官5匹,五、六品官3匹,七品官以下的2匹。

    另有“传马“,是驾车辆的,用来载货,可随后慢行。传马也按官级高低而分配数量:一品官10匹,二品官9匹,三品官8匹,四、五品官5匹,六、七品官3匹,八、九品官1匹。

    凡官吏家属过往,只供给传马。

    唐代驿站还有两厅,分别是东厅(别厅)、西厅(上厅)。此外尚有楼。如李商隐有诗云“猿上驿楼啼“。

    驿站内也有花园,正如杜甫《秦州杂诗》诗云:“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丛篁(指细竹)低地碧,高柳半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