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智子开始转动磁场 » 第54章 力与利

第54章 力与利

    听了是司法长的解释,所有人也都是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

    只见司法长继续说道:“其实不止我们第三支部,你们近期大可以关注一下其他支部,乃至其他辖区的动向。他们得到的命令与我们也不会有多大的差别。”

    随着司法长的再三保证,157号等一众询问员也算是彻底放下了戒心。

    同时在话的最后,这位司法长还意味深长的又补充了一句。

    “这次上头的命令这针对全体司法机关的,所以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日子里,大家大可放下心来,放手去干。”

    会议室里的众人也是瞬间明白了司法长话里的意思——这意味着,以前那种被各种严苛的司法审核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即使不会彻底废除,但压力和强度肯定会比以前降下不少。

    司法审核制度,作为今年来出台的一项监查制度,虽然十分有效的杜绝了司法机构中的违规行为,大大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你却让他们这些底层员工过得苦不堪言,因为司法审核制度的真正实行起来就一个字“查”。

    定期检查,随机检查,突击抽查,天天都查,人人都查,可以说十分简单粗暴。

    并且得意与三体人高效的交流方式,这项制度实行起来反而效率不低。

    但如果仅仅查贿赂这重重大违规行为就算了,问题就在这玩意查的实在是太细了。

    从操作违规,到思想态度不端正,事无巨细,整得跟大考一样。谁能一天天这么受折磨?

    而现在不一样了,不仅以后的工作可以轻松许多。并且这一条命令下来是真的做到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想到这儿,甚至有不少人已经露出了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要真如司法长那么说,那他们会议室里的这群人,接下来的工作中简直就是“奉旨违规”。

    毕竟是上头要他们放水的,但命令走的又是灰色地带。到实际实行在这个“放水”的度模糊不清的情况下,最后的把控权还不是在他们手上。

    见此司法长也没再在多说什么,有交代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便结束了会议。

    所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会议室,甚至有不少人开始想着过几天要怎么“大展拳脚”。

    只是唯独夹杂在其间的157号确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像是在担忧什么。

    见此一旁与其相熟的123号也是快点快语。

    直接就朝着157号问到:“想什么呢?还拉着个脸?审查松了最高兴的应该是你小子才对吧?”

    123号自认是157号为数不多的朋友,对方作为一个“作弊者”,平日工作里会遇到的各种难处,他也是略知一二。

    想比周边同事冷嘲热讽,整整另157号头疼的还是那不定期的思维审查。

    正常来说,相较于会被问到各种冷门刁钻的问题的技术审查,仅仅是考核个人思维模型的思维审查肯定要轻松不少。

    毕竟思维模型这玩意儿,只要你当初入职的时候是合格的,只要不经历什么重大变故,基本上一辈子都不会这么变的。

    可问题是157号一开始思维审核就不合格,当时靠堆量通过的应试学习法也就只能解一时之许。

    因此,在别人那里轻轻松松的思维审核,到了157号这里直接就成了地狱难度。

    所以123号才说,司法审核制度宽松之后,最高兴的应该是157的才对。

    而面对123号的问题,157号一时也说不出个大概。只说他觉得司法长给的解释有些奇怪,但却又想不通到底奇怪在哪里。

    “冒着司法制度倒退的风险,只为牵制一个区区的‘温和派’,这也太不划算了吧?”

    157号说道,显然在他看来,先前司法长在会议上的解释,多少有些牵强。

    而另一边的123号却劝他别想那么多。

    “上头的想法那是我们能猜到的。安啦,想不通才是正常的。你要是真能猜出来上头想干嘛,还用在这儿当询问员干嘛?直接去竞选执行官不就香吗?”

    面对123号那像是在损自己一样的安慰,157号也是一阵苦笑。

    “也许,大概是我多想了吧……”

    说罢,157号便加快了脚步,径直想着自己房间所在的宿舍区走去。

    独留123号一个人站在原地,看着他渐渐消失的背影……

    回到宿舍,157号躺在自己狭窄的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先前向123号提出的疑惑,回荡在157号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上头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后患无穷的做法呢?”

    官方故意降低审查强度,短期来看,虽然确实可以起到帮助大量温和派从回政坛作用,但这么做是为了更好控制温和派这一点就有点扯了。

    明面用严厉的审查制度作为温和派头上的达摩斯之剑,暗地中却放低标准,也保证有足够多的温和派能回归政坛。

    看似两头通吃,实际上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双标,而司法制度最忌讳的就是双标。

    一旦没有了统一明确的标准,在实际的执行程序中必然会诞生大量无法控制的灰色地带。

    就好想帮别人办事,以前有明确规定必须出九分力,不能多也不能少。

    因为有审查制度悬在头上,大家也不敢违规,要求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

    但现在规定变了,审查也松了,想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若对方看着顺眼办事能出十分力,要对方看着不行就出个三四分力的应付一下,他拿你也没办法。

    这三分力到十分力之间,就成了灰色地带,而这中间七分“力”的差距,就变成了对方能具体给多少的“利”。

    即使明令禁止贿赂,你没那个胆子受贿,这个“利”也会转换成其他东西。

    对方言行是否得体?是否与你谈得来?是否让你感到备受尊重?是让你感到亲近还是厌恶?

    这一切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觉得喜欢就多帮一点,觉得厌恶就少做一些,就算这些小小的偏颇看似都在规则之内。

    但‘偏颇’多了就成了‘人情’。‘人情’大了就又会开始牵动利益。

    而一但形成了足够长的利益链条,那链条将出现一种每个政治实体都不愿看到的景象——结党营私